罗非鱼怎么养殖,我是保定的

核心提示池塘养殖1.池塘条件养殖场所宜选在避风向阳、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无污染、安静且交通便利的地方,池塘面积3亩~5亩,水深为1.5~2米,池塘底泥厚度为20~30厘米。每口池塘配备1台1.5千瓦的叶轮式增氧机。2.清塘施肥在鱼种放养前,要清塘消

池塘养殖

1.池塘条件

养殖场所宜选在避风向阳、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无污染、安静且交通便利的地方,池塘面积3亩~5亩,水深为1.5~2米,池塘底泥厚度为20~30厘米。每口池塘配备1台1.5千瓦的叶轮式增氧机。

2.清塘施肥

在鱼种放养前,要清塘消毒。一般在4月上中旬,每亩用生石灰75~100公斤清塘,7天后加水至1米深,然后每亩施腐熟的粪肥300~400公斤,可放入少量的绿萍或红萍。

3.鱼种放养

每年春季当水温回升,稳定在15℃以上时,开始放养冬苗。池塘主养一般每亩放养鱼种1500~3000尾,同时混养鲢、鳙鱼种各40~70尾,以控制水质;与其他鱼混养时每亩可放养200~500尾。

4.饵料投喂

罗非鱼进入养殖水面后2天~3天便可开始投喂。罗非鱼的食性很广,在人工饲养的条件下,可以投喂各种饲料,如小麦、玉米、饼粕等均是它的优质饲料。饲料中蛋白质含量开始应为32%~35%,每天投饲量为鱼体总重量的3%~5%。当个体规格长至200克左右,投饲量可调至鱼体总重的2%,并保证饲料中蛋白质含量在27%~29%。当其个体达到300克左右时,罗非鱼进入生长最快的时期,日投饲量保持在鱼体重的1%~2%,饲料中蛋白质含量在35%以上。每天投喂2次,时间分别在上午8~9时和下午3~4时。

5.日常管理要注意日夜巡塘

(1)每天早、中、晚测量水温、气温,每周测1次pH值,测2次透明度。清晨、夜晚各巡塘1次。

(2)鱼种下塘后,要保持池水呈茶褐色,透明度为25~30厘米。一般每周施肥1次,每次每亩施畜粪肥150~200公斤。在天气晴朗、水体透明度大于30厘米时可适当增加施肥量;水质过肥时,应减少或停止施肥,并注入新水。在高温季节,一般每周换水1~2次,每次换去池水的20%~30%。

(3)坚持健康养殖,按规程操作,预防鱼病。苗种下池前用5%的食盐水或每升0.1毫克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洗鱼体10~15分钟。每隔10~15天,每亩用15~20公斤的生石灰化水全池泼洒,调节池水pH值呈微碱性,用生物制剂改善池塘微生物结构,改良水质。当溶氧低、鱼有轻度浮头时开增氧机。

稻田养殖

鱼、稻共生,能获得双丰收。稻田套养罗非鱼时,应注意科学饲养。

1.放养准备

稻田田间工程结束后,放养前2周,每亩用75~100公斤生石灰化水泼洒在鱼沟及田块中消毒,次日将沟及田底耙1遍,使石灰浆与淤泥充分混合。放苗前1周施入发酵过的畜粪肥进行肥水,每亩用量200公斤,以培育水中天然饵料。

2.放养时间

一般在水稻插秧后5天左右,待秧苗返青时放养。有的地方为了增加鱼类生长期,在5月中旬便将鱼种放入鱼沟中饲养,待秧苗返青后再打通鱼沟放鱼入田,也是行之有效的好办法。

放养方法

鱼种宜选择体质健壮、活动力强、无伤病、规格整齐的鱼种。放养密度要合理,一般每亩可放规格为5~6厘米的罗非鱼鱼种200~300尾,搭配草鱼、鲤鱼等150~200尾。具体的放养量可根据稻田条件、水质环境、排灌条件及管理水平灵活掌握。

4.放养操作

鱼种入池前要进行消毒,一般用3%~5%的食盐水浸浴鱼体5~10分钟。放鱼时间应选在晴天的上午或傍晚,切忌在雨天或晴天正午放鱼。

5.投饵施肥

稻田养殖罗非一般不投饵,全靠摄取天然饵料生长。但稻田中天然饵料有限,适宜投喂一部分饵料能加速其生长,提高产量。每天投饵2次,投喂量可掌握在饵料2小时吃完为宜。养鱼的稻田对施基肥和农家肥无特殊要求。用尿素、硫酸铵等追肥,则应少量多次,一次施半块田,切忌直接在鱼沟中施肥。

网箱养殖

罗非鱼在网箱中可单养、主养或搭配养殖。鱼种应以大规格为好,进箱规格一般为尾重10~50克。溶氧量在每升3毫克以上时,放养密度为每立方米3~20公斤。

流水养殖

罗非鱼是流水高密度养殖或“工厂化”养殖的主要对象之一。养殖池不宜过大,养成鱼一般以30~50平方米为宜,维持池水溶氧量在每升3毫克以上。集约化养殖需要投喂营养全面的配合饲料,其饲料的蛋白质含量以30%左右为宜。日投喂5次~6次,投喂量为鱼体重的2.5%~3%。

罗非鱼怎样养

为了充分利用鱼塘水面,提高资金周转次数,使单位面积产最大、收益最高,总结出一套吉富罗非鱼分级养殖模式。即鱼苗标粗、鱼种培育、成鱼养殖分三级养殖,形成紧凑组合。从投放2~3厘米的鱼苗开始计算,到养成700克/尾以上的成鱼,整个周期大约需6~7个月,即鱼苗标粗1个月,鱼种培育2个月,成鱼养殖3个月。这样,一个养殖场的池塘经统筹安排,70%的池塘可进行一年两造养殖,大幅提高产量。具体包括鱼苗标粗、鱼种培育、成鱼养殖三个阶段。

(1)鱼苗标粗

根据养殖场的养殖面积,确定鱼苗标粗池水面的大小。单口鱼塘面积以2~5亩最好,池塘水深1.5米左右即可,标苗时注水深度在0.8~1.0米为好。放苗前要做好清塘消毒工作,进水时一定要用40目以上的细网过滤,放苗前还要肥水培育有机微生物,以利提高种苗的成活率。然后投放2~3厘米的鱼苗,每亩以不超过5万尾为宜,投喂罗非鱼幼鱼粉状配合料或鳗鱼饲料,约1个月可达到5厘米以上。这时就要分塘到下一级养殖了。(2)鱼种培育

鱼种养殖塘总水面以鱼苗标粗塘的3倍大小即可,单口鱼塘以5~15亩为好。水深1.0~1.5米。每亩投放5厘米以上鱼种1万尾左右,同时每亩投放花鲢(大头鱼)15~20尾,其他鱼种最好不要再投放了。投喂罗非鱼种专用配合料(0号至1号料)或甲鱼粉料、鳗鱼粉料,1个半月至2个月即可长到100克以上。在此阶段的饵料投喂比例,前期以6%~8%,后期以3%~5%为宜,要定时、定点投喂。待鱼种养到100克以后,就要分到成鱼养殖塘中。(3)成鱼养殖

以每口10~50亩最理想,至少有5亩以上,水深在2米以上。鱼种养到100克以后分到成鱼养殖塘中,每亩放养密度以每立方米水体1尾鱼为宜,即水深2米的鱼塘每亩投放1000~1200尾即可,不可过密。在此阶段投喂饲料过程中,前期投喂颗粒较小的小鱼饲料,投料比3%左右;待鱼种长到200克以上时改喂成鱼饲料,投料比为2%左右。在成鱼池塘养殖大约3个月,即可达到700克以上。

罗非鱼的养殖需要注意: 食性杂:罗非鱼是以植物为主的杂食性鱼类。池塘中的罗非鱼,消化道内含物大部分是有机碎屑及其他植物性饲料(如水草类、商品饲料等等),其次是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和少量底栖动物。耐低氧:罗非鱼耐低氧能力很强,窒息点为0.07至0.23毫克每升。水中溶氧1.6毫克每升时,罗非鱼仍能生活和繁殖。水中溶氧3毫克每升以上时,生长不受影响。不耐低高温:罗非鱼的生存温度范围为15到35摄氏度。当水温低于15摄氏度时,罗非鱼处于休眠状态。罗非鱼最高临界温度约40到41摄氏度,最适宜生长温度为28到32摄氏度,罗非鱼繁殖温度在20摄氏度以上。繁殖强:罗非鱼性成熟早,产卵周期短,口腔孵育幼鱼,繁殖条件要求不高,大水面积静止水体内自然繁殖。罗非鱼6个月即达性成熟,重200克左右的雌鱼,怀卵量多在1000到1500粒左右。

 
友情链接
鄂ICP备19019357号-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