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料:羊杂300克。
辅料:香菜1根、大蒜4瓣、花生酱(芝麻酱)适量、盐少许、白胡椒粉少许、鸡粉少许、辣椒油少许。
步骤:
1、羊肝、羊肚、羊肠、羊肺等羊杂准备好;用现成的材料包,也可以买散装的自己配,用清水冲洗干净。
2、小料准备好:香菜、大蒜、辣椒油,用芝麻酱更香,但我没有存货,就用了自制的花生酱;这几样哪个都不能少,缺了谁,都觉得味儿不够。
3、将羊杂入小锅中,水多放一些;如果有羊骨头汤最好,没有就用清水代替,可放一点儿鸡精提味,再加适量盐、白胡椒粉同煮。
4、煮羊杂时将小料备齐:香菜切段,大蒜拍扁砸碎,放几小勺凉开水调成蒜汁,花生酱加适量凉开水澥开,辣椒油如果用现炸的会更香。
5、将羊杂和汤盛入碗中。
6、撒上香菜段,浇上蒜汁、辣椒油、花生酱,边吃边搅拌。
把肥肠用筷子里外翻一个个儿,这样才能洗干净肠子。
羊杂碎
羊杂碎
第二步:先用凉水洗净肚子内的赃物,再用开水烫肚子,趁热把肚渣用刀剥下来扔掉。接着拿一个大盆,把水肚洗干净,再把花肚洗净,最后把细肚也洗干净。
第三步:把羊头用夹子夹住,慢慢放入火炉,用火把毛烧焦。把四只羊蹄也用夹子夹住慢慢放入火炉,把毛烧焦。用刀把烧焦的毛刮掉。
第四步:把羊蹄的壳用刀撬下来。
第五步:再把羊头、羊蹄放进火炉里烧一遍,成为黑焦壳,再用开水烫一遍。然后用铁丝球把残毛、黑焦壳刷一遍,露出没有毛的羊头、羊蹄儿。
第六步:用斧头把羊下巴切成两半,用刀割下烧焦的肉。
第七步:把羊耳朵割一半,用刀把羊耳朵根部割成两半。
第八步:用凉水把羊内脏、羊头和羊的四肢蹄子泡一遍,泡完后,用开水煮两个小时。
第九步:把羊内脏、羊头、羊蹄、土豆、葱、姜切成小块煮进开水锅,再加些盐。
第十步:把煮熟的羊杂碎盛入碗中,加上香菜末,羊杂碎就做好了。
烩羊杂,又叫羊杂碎、羊下水,是大西北地区常见的传统风味汤类小吃。 自古以来,在农牧和北方草原地区,牛羊成群,品质优良,每当人们宰杀羊后,剩余的羊下水,如羊的血、肠、心、肝、肚、头、肺、尾、蹄等,统统收拾干净,去除杂物,将各部分内脏反复清洗。一
羊杂
羊杂
副肠肚往往洗上十多遍,尤其是对羊肺处理得特别精细,然后在清水中浸泡一夜,最后放入有各种调料的锅内分别煮熟。羊杂碎西北人一般作为早餐,羊杂碎店一般营业到13点就关门了。羊杂碎含有多种营养素,深受各地群众的青睐,羊杂碎符合中医营养学中“以脏补脏”的理论,主要成分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钙、磷、铁、维生素B、C、烟酸、肝素等多种营养素,有益精壮阳、健脾和胃、养肝明目、补气养血的功效,在气候偏冷的北方和西部地区,羊杂即可果腹充肌,又可为人们逐寒御冷,历来是一种经济实惠的大众化风味小吃。
羊杂割编辑
以羊骨熬汤,羊杂碎切成小片放汤内煮熟,加佐料而食。味鲜美,浓香,热量高,营养丰富,为冬令小吃。
铁板羊杂编辑
泡椒味,选用无污染的高山羊杂,配上莴笋、芹菜、泡椒等,加入秘制泡椒在铁板中烹制而成,极具地方风味特色。
红焖羊杂编辑
主料: 羊肚,羊肠等共2斤。
配料: 萝卜1斤,豆酱、生姜适量。
做法: 将羊肚、羊肠切块,炒酒去腥味,加配料用文火焖。
火爆羊杂编辑
羊杂、青椒、红海椒、姜丝等一起炒,把准备工作做好,在锅内炒的时间只需1分钟就可装盘上桌了。
烤羊杂瓤羊肚编辑
原料:羊肚1只(约1200克),羊肺200克,羊肝1000克,葱头500克,大米饭200克,鸡蛋250克,生菜叶500克,牛奶750克。
调料:猪油150克,精盐、胡椒粉、红酒适量。
烹饪方法:将羊肚洗净光面为里;羊肺、羊肝洗净切小丁;葱头洗净切末,生菜叶洗净;备用。把锅烧热后放入猪油,待溶化后放入葱头末炒至微黄,放入羊肺炒熟,烹上红酒,加盐、胡椒粉,大米饭拌匀调好成馅,装入羊肚内用线将口缝牢,放进烤盘进烤箱烤至上色时,浇上适量清汤改用中火烤熟。将盐、鸡蛋、牛奶放在一起调匀成蛋奶汁,浇1/3蛋奶汁在烤熟的羊肚上,再放入烤箱烤至上色时,再浇1/3蛋奶汁,并不断转动羊肚,再烤片刻再浇1/3蛋奶汁,烧至**,起菜时配上生菜叶即可。
特点:清香鲜美,独具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