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将死》是美国知名作家希钦斯,记录自己在肿瘤镇度过19个月的真实经历与心情感悟。
很多人,特别是年轻人觉得自己与绝症距离很遥远,不是在忙着打拼事业,就是在忙着恋爱结婚。对自己,对父母的身体健康问题关心甚少。
只有当绝症降临在自己或家人身上,我们才会去关注这方面的问题。
对面这个问题,我们的脑袋通常是一片空白,因为从小到大,没有上过一课教我们如何面对绝症,如何面对死亡。
在《人之将死》这本书里,我看到了很多面对死亡崭新、积极的观点。我很后悔没有早一认识这本书,如果早一点看到,会让我对父亲患癌这件事做出更好的决定。
每个人不能选择自己的出生,但可以选择如何死亡。当时我爸脑癌晚期,医生给出的建议是保密。因为依据我国国情,老一辈心理素质不强,特别是面对患癌这件事。
但这个只是普遍现象,不代表每个人都如此。我们有时候太迷信权威,也不是什么好事。
之前琼瑶抛出安乐死一说,无数人极力反对,那是因为他们大部分人没有经历过被阎王索命的过程。癌症晚期的治疗,病人是十分痛苦的,《人之将死》里面有详细描写,我就不一一赘诉。
安乐死对那些长期接受治疗,痛苦不堪的病人来说,未尝不是一件好事。病人肯定是经过无数次治疗,被安慰过无数次你会好起来,最终无可奈何才会选择去死,这个过程没有尊严可言。
我们总会鼓励病人坚强活下去,但这可能对病人来说是一种负担。
病人接受放化疗,长期打点滴,不停地转院,感觉到自己的身体一点点变得衰弱,渐渐失去五感,都是旁观者不曾体会的痛苦,安乐死不过是为病人提供一种选择。
阎罗王邀你去地狱赴约并不会提前发送邀请函,所以及早立下遗嘱,你才不会留下遗憾。
网上很多知识会告诉我们,癌症有哪些前兆,可以及时预防。但是,这些都是理论上的知识,现实根本不是那么回事。
我爸爸是一个爱运动的人,身体素质一直很好,平时也很少患病,基本是一年做一次体检。可是,当他的病状发生,流口水,身体向左边倾斜,已经被确证为脑癌晚期。
尽早立下遗嘱,才不会让自己留下遗憾。这是爱护自己,也是爱护家人的明智选择。
即使患上了绝症,也不要轻言放弃。患绝症存活下来的例子也不少,我们经常看到新闻说某些人癌症晚期出去旅游,后来恢复健康。
许多病人不是被癌细胞打败,而是被自己的病情吓死。为什么是自己得了癌症?自己又没做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情!通常,人们都会在此时反复问一些没有意义的问题,陷入悲观情绪之中,这样对自己的病情一点帮助也没有。
积极接受治疗,完成自己想做的事情,过好自己的生活,至于结局怎么样,不要多想。
结果好的情况就是多活几年,不好的情况就是少活几年而已。
生老病死本就是每个人的必经之路,没有必要刻意回避死亡。
我们听到过太多关于死亡的不好,只是我们的视角太过狭窄。死亡不过是顺应自然规律,在这本书里我听到了对死亡最深刻的认识:
无穷无尽的生命带来无穷无尽的亲戚。祖父母永生不死,曾祖父母、伯祖母……
一代一代,都健在并提供建议。
儿子永远逃不开父亲的阴影;女儿逃不开母亲的阴影;
没人得到应有的尊重……
这就是永生不死的代价,没有人是完整的,没有人是自由的。
作为学兽医的学生,我感觉虽然杀小鼠是在浪费生命,但是这也许是必要。
第一,科技的进步,医学研发上想要有重大的突破,必须有牺牲,现在的科技水平下,不是小白鼠那就是别的动物,那我们就的只能考虑性价比了。从各方面去比较小白鼠相对于其他动物的优势。基因层次,因为他的基因和人类非常接近,同源率很高,做实验是为了治疗人类疾病,所以必须找和自己相同的动物。可以说小白鼠就是不会说话的人类。而医学研究就是为了拯救生命,那最大减少死亡就是对生命的尊重。而做了小 鼠实验那就可以减少做其他实验来验证,所以个人感觉是必要的。
第二,抉择的不同。任何事情没有对比,就不知道对错。我们感觉如果说杀小鼠是错,停止了实验和发展,那人类生病的时候看就是人的死亡。小白鼠的死亡可以让人活着,那么你还感觉残忍。这个实际上没有绝对的公平和正义,只有相对的对于人而言,人类的抉择问题:在人和动物之中,选择生者,那么我们大多数是选择人为生。
第三 、繁殖能力,在医药发展过程中必须有生命付出,那为了保持生物的多样性,我们选择繁殖力强的才可以减少伤害。其中所有动物中小白鼠的繁殖能力强,并且也好,成本低,我们只能够选择那些相对好的,或者是不残忍的去做实验,所以小白鼠因为繁殖能力强,因此相对于其他动物而言,是没有那么残忍。
第四 动物福利,很多人认为小白鼠生来就注定是死亡是非常残忍的,但是在培育和养小白鼠的时候,是要求非常高的,必须提供最舒适的环境和温度,并且每天要更换饲料和垫料,在实验,过程中也是使用安乐死,因此相对而言没有那么残忍,只是作为旁观者不知道事情的真相而已。所以我感觉是正常不残忍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