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荣耀老板赵明
5月21日,荣耀手机发言人赵明宣称,在6月底荣耀手机的芯片会实现全面供应,这对荣耀来说确实不容易。
大家都知道荣耀和华为在两个月前就分割了,独立的荣耀手机怎么在脱离华为后拥有自己的供应链,确实是个不小的挑战,不过,荣耀目前给出的供应合作伙伴质量都很不错,包括高通,三星,微软等等知名的品牌。
高通作为荣耀手机和其他国产手机的芯片供应商,也是在5月19日推出了一款新的骁龙处理器,这一款骁龙芯片支持5g,而且是高通研究出的第一颗6纳米5g芯片。
图为荣耀手机
荣耀手机之前出什么问题了?
2020年,华为手机使用联发芯片,妄图剔除美国的技术和产品,甚至在部分产品中,美国的技术已经降低到了2%。
当时网友一度认为华为可能要成为国产手机的代言人了,不过美国感受到了威胁,马上采取了措施,那就是只要使用了美国的产品或者技术你就会受到限制,哪怕这个份额不足10%。
这一下子,把华为手机的供应链给打断了,在美国的强势干预下,华为不得不把荣耀拆分出来,因为国内的供应链满足不到公司对手机芯片的需求。
拆分出来的荣耀手机,看上去和华为一点关系也没有,它自己的科研团队也很强大,公司注册显示有3个亿的注册资本。说明荣耀手机这个牌子本身就具有强大的价值。
图为荣耀手机发布会
荣耀手机的未来一片光明?
之前华为手机遭遇到的仅仅是供应链的问题,现在荣耀手机有了自己独立的公司,虽然有了高通公司的合同作为后盾,不过一个新剥离出来的公司,拥有了核心的芯片供应,还需要销售,市场,售后等等一系列环节使得荣耀手机形成一个完美的闭环,这对一个新公司是一个挑战。
在6月份恢复供应链之后,荣耀手机因为芯片的问题失去的市场份额能恢复多少?毕竟脱离了华为的荣耀手机和华为可一点关系也没有了。
华为成熟的手机运营服务和设施对荣耀手机来说都不能再使用,这些都需要重新去构建,不仅如此,华为手机和荣耀手机在手机市场上不再是兄弟关系,不再是互相依存,而是你死我活地竞争,这些现实问题对荣耀手机和华为手机都是残酷的。
荣耀手机和华为手机两个品牌的号召力也不同,华为手机是国产的代名词,而荣耀手机,很多人都知道是华为旗下的品牌而已,市场接受度相对比较低。
不过解决了芯片供应问题的荣耀手机,未来的市场占有份额可能更大一些,这也是当时剥离出来的初衷,只要荣耀手机发展得好,才不会辜负华为的一片苦心。
采用联发科5G芯片后的华为,还能维持手机业务的高增长吗?
你好,华为假如每一样芯片还能坚持多久,未来自己造芯片的路还有多远,我觉得华为肯定是有希望的,华为作为我们的民族品牌,自身有顽强的生命力和生存下去的能力。如今华为虽然受到了一些困难,缺少芯片,但是未来自己制造芯片也是完全有可能的,这个相信在三五年之后可以完成。三五年也只是在目前的情况下的,如果遇到机遇那可能会两三年内完成自己造芯,这希望还是很大的。
华为目前的芯片还是有库存的,能用多久这个要看接下来的情况了,如果能继续找到替代品,或另外找到合作商,那就不用担心熬不过去,因为现在的芯片还够用一年以上。到时随着关系的变化,美国公司有可能继续为华为提供芯片,或放松一些限制,所以完全不用过于担心。华为现在5G技术的领先地位,可以为公司创造很大的生产环境,国内的5G市场也是很大的,拿下我们自己的市场就相当于拿下来半壁江山。
华为一直在芯片方面深有研究,虽然在制造方面缺少光刻机的技术,然而华为从今年起已经开始在筹划这方面的人才和设备,这意味着打算要自己生产芯片了。但是大家都知道,这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因为我们在这一领域的研究,还是处于一个比较新的阶段,不仅缺少专业人才,还缺少技术。但是绝不是我们放弃的理由,因为在困难面前我们从来不退缩过。华为在3G时候落后,在4G开始追平,在5G开始实现弯道超车,这都说明了华为的科研能力,那么相信用上三五年的时间一定可以自己造芯片的。
相信自己是成功的关键,所以这时候我们是要充满希望的。希望即是一种自信,也是一种动力,我们不能忘记使命,就一定要带着希望在路上,所以华为是有希望的。这也缺少不了我们的支持,有了我们的支持民族科技才能更好,民族企业才能发展壮大。
华为采用高通芯片,利好还是利空?或只是一次无奈的选择
7月17日消息,在近日的台积电二季度业绩说明会上,台积电发言人表示,台积电没有计划在9月14日之后给华为继续供货,台积电将遵守美国此前颁布的相关规定。
美国于此前的5月15日发布了新的规定,新规将在9月15日正式生效。当时美国方面给出了120天的缓冲期,在此期间,华为的供应商可以继续给华为供货,台积电方面表示,公司已经向美国提交了意见书,争取在缓冲期结束后继续向华为供货,不过目前来看,即使有在美建厂等一系列筹码,台积电的意见书也没有获得美国的认可。
从去年以来,美国方面曾多次给华为进行延期,最近的一次临时许可证的到期时间是8月15日,结合刚刚美国宣布对华为公司员工进行制裁等措施,预计这次的延期到期后将不会续期。
对于华为来说,失去了台积电这个重要的供应商之后,业务将会受到很大的影响,而台积电也不例外。
手机业务增长可能受阻
根据此前华为公布的2020年上半年经营业绩显示,2020年上半年,华为实现销售收入454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1%, 净利润率92 %。其中,运营商业务收入为1596亿元人民币,企业业务收入为363亿元人民币,消费者业务收入为2558亿元人民币。
从营收结构来看,消费者业务的营收占比进一步提高,达到了5634%,而这也凸显了华为消费者业务已经成为了华为的第一大业务。
根据GfK公布的数据显示,目前华为(28%)+荣耀(14%)整体市场份额已达到42%,华为实现了单品牌市场份额第一的目标,手机业务已经成为了华为增长的最主要动力。
台积电已宣布9月14 日之后不再给华为供货,首先影响的就是华为的旗下的海思芯片部门,目前华为旗下智能手机搭载海思芯片的比例高达80%,大部分都是10nm以下的先进制程,台积电的退出将导致海思的先进制程芯片出货受阻。
即使目前华为已经紧急向台积电下单了足够使用到明年上半年的手机芯片,若明年美国的相关措施没有变化,华为手机芯片的缺口也将存在。无论是台积电不再给华为代工,还是谷歌不再向华为提供认证,对华为手机的业务影响都是非常大的。
最佳备胎——联发科
消息显示,华为今年向联发科采购的芯片数量相比以往大涨300%。
华为积极的采购联发科芯片说明其内部政策已经开始向联发科倾斜,供应链的消息显示,随着华为采购联发科5G芯片的数量上涨,预计最快到今年下半年,将取代海思成为最大的芯片供应商。
华为采购联发科的5G芯片,在海思受到限制的情况下,将是最好的办法。联发科方面也在近日表示,联发科将一如既往的为华为提供5G芯片,不存在外界所说的断供。
今年联发科5G芯片的崛起,也是华为选择联发科的一个重要原因。今年以来,联发科相继发布了多款5G芯片,包括定位在旗舰级别的天玑1000系列和次旗舰的天玑800系列,在市场上收获了很好的反响。在下一代的先进芯片上,联发科已经向台积电提交了5nm的芯片订单。
对于联发科芯片的熟悉也是华为大胆选择联发科5G芯片的主要原因,此前华为及荣耀有大量机型采用联发科的芯片,在联发科芯片的底层优化上有着很好的经验。
唯一的变数在于,华为的海思麒麟芯片近年来已经成为了华为手机的核心竞争力,消费者对海思芯片的认同也助力华为手机的出货量屡创新高,未来即使是华为采用联发科的5G芯片来替代海思,能否获得市场的认可也是未知数。
依靠中芯国际还为 时尚 早
7月16日是中芯国际在科创板上市的第一天,开盘报95元,涨幅近246%,市值一度达到6000亿人民币,尽管出现震荡,但股价依然稳定在80元每股左右,与发行价27元每股相比,足以说明了市场对其的看好。
中芯国际作为大陆地区拥有最先进芯片工艺的厂商,被外界寄望为芯片国产化的希望,特别是在去年顺利量产14nm工艺后,迅速的导入了海思芯片订单,今年以来,华为已经发布了多款搭载中芯国际生产的麒麟710A产品。
即使如此,中芯国际目前的技术依然满足不了目前华为的需求,与台积电相比,中线国际目前在工艺制程上落后其2-3代,业界估计保守追赶时间也需要10年以上。
目前华为手机搭载的海思芯片主要分布在6nm、7nm及8nm三个节点,而中芯国际的N+1、N+2代工艺还在继续研发中,根据中芯国际公布的数据显示,N+1工艺和14nm相比,性能提升了20%,功耗降低了57%,逻辑面积缩小了63%,SoC面积减少了55%,可以确定为7nm级别的工艺,而N+2可以看作是高性能的7nm工艺,至于EUV光刻工艺,还要等阿斯麦交付EUV光刻机后才能开展。
从目前的进度来看,中芯国际想要实现N+2代工艺甚至是EUV工艺,最少也需要三年的时间,而台积电的3nm已经确定将在2022年进行风险量产。
随着中芯国际工艺的不断进步,可以为华为代工部分的中高端芯片,但在旗舰芯片上,短时间内想要绕过台积电的工艺却几乎没有可能。
如果没有记错的话,从五月份开始,就有传闻说华为将在P50系列手机上使用高通骁龙888的芯片,只不过这颗芯片阉割了5G基带,只能用在4G网络上。关于这则流言,华为和高通都保持沉默,没有出来否认,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这则传闻的可信度。而在华为即将召开鸿蒙发布会之前,华为新一代的MatePad Pro又爆出了会采用骁龙870芯片的消息,这次甚至连整个配置方案都泄露了出来,基本算是实锤了。
很多人表示,华为既然能继续和高通合作,那么基本就算渡过了芯片危机,华为的手机甚至是整个消费者业务又有机会东山再起,甚至能加速鸿蒙系统的普及,所以这算是一个好消息。但事实真是如此么?或许高通的确可以向华为重新提供芯片,但要说华为的手机业务就能重新回到巅峰,又能让鸿蒙系统进一步普及,那可能过于乐观了。
这么几年来,虽然华为在拥有自家麒麟芯片的同时,也曾使用过第三方芯片,比如说联发科和高通的芯片,但基本都是放在入门或者低端产品上,特别是这几年高通芯片很难在华为的手机上看到。从旗舰级的P系列以及Mate系列,再到相对定位较高的nova系列,华为都用的是自研发麒麟芯片。
但是这次不但传出P50系列会采用高通的旗舰芯片,甚至MatePad Pro新版都会使用高通骁龙870芯片,这只能说明目前华为自己库存的麒麟9000芯片的确是不足以满足市场的需求了。否则我们很难想象在华为自己的旗舰产品上,会用上第三方的芯片,这只能说明华为已经认识到不采用第三方芯片,已经很难保证自己产品顺利出货了。
说来讽刺,第一季度当华为Mate 40系列爆出销量数百万台的时候,还有人因为这个销售数据表示华为库存的麒麟9000芯片会比想象的高很多,至少可以坚持到明年。但现在不过两三个月,麒麟9000芯片就无法支撑起华为的产品了。就像我们说的那样,支持华为没问题,但盲目乐观甚至在华为处境艰难的时候还无脑吹捧,除了是蹭热度之外,也就是捧杀华为了。
按照目前的环境来看,尽管华为并没有放弃芯片研发,但的确短时间内不会有任何芯片代工厂能为华为提供先进工艺。现在华为开始使用高通芯片,除了实锤麒麟9000芯片库存告急之外,未来我们还能不能看到新的麒麟芯片也是两说。只是要提醒大家,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即使还有华为手机,我们也不见得能见到移动版的麒麟芯片了。
当然,既然能采用第三方芯片,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华为的手机业务就有机会摆脱现在的困境,毕竟有芯片可用,这就意味着华为能继续推出手机。但是要注意的是,能从高通以及其他厂商那里获得芯片,不代表华为的禁令已经有所放松。事实上,很多公司之前都在为向华为供货而申请临时许可证,而现在的情况是,5G相关的产品都不允许提供给华为。换个说法,华为就算可以购买到第三方芯片,但最多也就是4G,而无法支持5G。
现在回过头来看,华为之前一直低调地在市场上推出各种4G手机,包括P40以及Mate系列的4G手机,何尝不是对市场和消费者的一个试探?如果消费者能够大量接受落后于时代的华为4G手机,那么华为采用第三方芯片继续推出4G手机,也算有一些底气。可能在华为心目中,凭借着自己品牌影响力,在加上鸿蒙的系统的热度,尽管没有5G手机,但是新推出的4G手机,应该也有人为之买单。
所以在之前的传闻中,采用高通骁龙888的P50手机,只能支持4G;而采用骁龙870的MatePad Pro更是去掉了移动网络的支持,只能使用WiFi上网,算是最大程度上规避了现在禁令对于向华为供货的限制。但是现在就剩下两个问题:一个是不是麒麟芯片的手机能不能引起大家的兴趣?另一个则是用户当下会不会去购买4G手机?
对于第一个问题的忧虑并非无的放矢,一直以来华为自研发的麒麟芯片,都是自己宣传的重点,很多用户也是因为华为自研发的麒麟芯片而产生了对华为这个品牌的粘性,毕竟在很多人心中,购买坚持使用自主研发芯片的华为手机,就算是表达自己的爱国之心了。虽然我们一直觉得这个想法多少有点偏激,但不得不说,如果未来更多采用海外第三方芯片的华为,特别是采用美国高通公司的芯片,对这部分用户的影响会有多大,现在很难估计。
至于第二个问题就更加实际了。在传出华为手机可能使用高通芯片,并且只支持4G之后,不少网友都表示:没麒麟芯片可以接受,没徕卡问题也不大,但只支持4G那就只能遗憾告辞了。甚至一些网友会发表对华为有偏见的言论……由此可见,在5G时代,华为继续推出4G手机,对于不少用户而言还是有很强的抵制心态,更何况华为的手机的确不便宜。
所以或许对华为来说,有了新的芯片可以继续自己的消费者业务。但是在手机这部分,没有了自研发的麒麟芯片,加上又只能开发4G手机,到底有多少人愿意买单,或许真的不像一些人想得那么乐观。尽管我们觉得现阶段5G除了网速更快,在应用环境上和4G并没有太大区别,但是一个之前表示在5G方面领先全球的公司,却只能推出4G手机,这多少有点尴尬。
当然也有一种说法,现阶段华为最关键的任务是加速普及鸿蒙系统,而目前鸿蒙系统只能适配在华为手机上,而华为如果推出更多手机,无论是5G还是4G,都能让更多用户在购买华为手机后用上鸿蒙系统,从而加速这一系统的普及。
这里我们且不说用户是不是愿意购买华为未来的4G手机和平板电脑,但是对于鸿蒙系统而言,真的要普及,更需要的是有更多第三方终端厂商的加入,而不是loT设备厂商。现阶段用户的使用习惯更多集中在手机、智能手表这样的设备上,所以只有当更多手机厂商去使用鸿蒙,鸿蒙才能真正崛起和其他操作系统一争高下。
但我们真正应该想的是,为什么其他厂商宁可选择安卓也不选择鸿蒙?其实道理很简单,哪怕华为表态鸿蒙也是开源的,但和安卓系统一些核心控制在谷歌手上一样,鸿蒙系统的一些核心功能也是华为自己开发,控制在华为手上。但问题是谷歌自己基本不大规模生产硬件产品,即使有Pixel系列的手机和部分智能产品,但在市场上基本不形成规模,更像是一个标准安卓系统的打样产品,它对其他厂商不会造成竞争压力。更别说对于国内手机厂商而言,谷歌大部分业务都无法进入国内,更不会和他们在任何市场上抢地盘。
但是华为不同,华为自己有着庞大的消费者业务,其产品在市场和用户心中都很有影响力。面对一个直接竞争对手推出的操作系统,其他厂商愿意支持才是真正的有问题。这相当于两个球队踢球,其中一个球队又是裁判,又是组委会,同时还要下场比赛,这对于其他对手显然是不公平的。所以无论出于什么目的,只要华为还在消费者业务上和其他厂商竞争,其他手机厂商是肯定不会使用鸿蒙系统的。
如果要其他厂商使用鸿蒙系统,那么华为就要像谷歌一样,专心做一个系统服务商和方案解决商,彻底从消费者业务中脱离出来,这样其他厂商才能放心使用华为的系统。但现在华为不但要发布鸿蒙系统,同时还要继续使用第三方芯片来持续发展自己的消费者业务,那这对其他厂商显然是无法接受的。就像三星自己的Tizen系统,LG自己的WebOS系统,也没有说谁会使用。所以当华为购买第三方芯片延续自己的消费者业务时,就只能让第三方厂商更为坚决地拒绝鸿蒙。
我们之所以有这样的感想,并不是想给华为泼冷水,而是希望大家能更清楚了解华为现在的局势。尽管可以获得第三方芯片后,华为的确可以缓解自己无芯可用的窘境,但失去了麒麟芯片和5G的支持,一个只能推出第三方芯片4G手机的华为,是不是还像过去那样受欢迎其实很难说。我们始终不认为一个品牌的影响力,能大到让消费者忽视产品的优劣,何况当这个品牌过去最大的优势,基本不能出现在未来的产品上,那么这种影响力是否会延续,也是一个疑问。
很快华为的发布会就要举行了,我们的确期盼着华为能带给我们一些惊喜,无论是鸿蒙系统也好,还是其他产品也好。但是要我们对鸿蒙或者华为即将发布的产品,充满着盲目的乐观,那可能我们还是无法做到。对于华为而言,选择第三方芯片的4G产品,或许是一个无奈的抉择;但是从另一方面来看,面对自己曾经拥有过的巨大市场,华为依然抱有期待和希望,并不打算真正放弃。当然,从这个角度而言,华为想要第三方手机厂商加入鸿蒙系统,也不是那么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