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莒南个人如何申请规模化畜禽养殖?

核心提示1:土地审批:国土局受理-现场勘查-审核组织上报材料-提交会审-交费-局长审批-发证;2:养殖小区主要建设模式1、“加工企业+小区+农户”型。由龙头加工企业建设小区,吸引农民入驻,按标准要求养殖,企业回收产品。2、“养殖企业+小区+农户”型

1:土地审批:国土局受理-现场勘查-审核组织上报材料-提交会审-交费-局长审批-发证;

2:养殖小区主要建设模式

1、“加工企业+小区+农户”型。由龙头加工企业建设小区,吸引农民入驻,按标准要求养殖,企业回收产品。

2、“养殖企业+小区+农户”型。由养殖企业建设小区,实行统一建设,分户经营;养殖企业提供畜禽种苗、饲料等,并负责回收产品。

3、“养殖大户+小区”型。由养殖大户按小区标准自建自养,发展规模养殖。

4、“村集体+小区+农户”型。由村集体统一建设小区,出租给农户养殖。

5、“联户+小区”型。农户本着自愿结合的原则,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标准要求、统一技术服务的原则,自行建设,自主经营。

四、养殖小区选址与建设标准

养殖小区应建在地势高、排水好、环境燥、向阳、通风、有利于防疫的地方,并且远离居民区、养殖区、工矿学校、水源保护区、风景名胜区500米以上,距交通干线200米以上。

要按照畜禽特点和生产生活需要,科学合理地布局管理区、生产区、排污区,并建设绿化带和隔离带。大门口必须建有消毒池和进出人员消毒室;畜禽圈舍要冬天保暖、夏季通风凉爽,便于科学饲养,便于清洗消毒,并配套建设粪便、污水无害化处理设施,实现“建设标准化、喂养科学化、粪便处理无害化”。有条件的可推行种植-养殖-青贮-沼气-有机肥料生态产业链发展模式,走循环经济的路子。原有的养殖小区,可按上述标准改造提升为标准化养殖小区。

五、养殖要求

要以养殖小区为载体,大力推进“五化”建设,积极发展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畜牧业。

(一)品种优良化。建立健全良种繁育推广体系,加大人工授精、胚胎移植、肉羊鲜精大倍稀释等适用技术的推广应用,大力发展高产奶牛、夏洛来杂交肉牛、西门塔尔杂交肉牛、皮埃蒙特杂交肉牛、波尔杂交山羊、无角陶赛特杂交绵羊、德克塞尔杂交绵羊、杜泊杂交绵羊、外三元杂交猪、沂蒙巨型长毛兔、本地草鸡等优质高效畜禽良种,并做到良种良法配套,不断提高科学养殖水平。

(二)生产规模化。要围绕春园等龙头企业建设养殖基地,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专业化、标准化饲养村,围绕百村帮扶工作建设规模化养殖小区,促使散养向养殖小区集中,实行规模养殖,提高集约化水平。

(三)管理标准化。要按照无公害畜产品的要求组织生产,严格控制疫病和药残,要依法建立养殖档案,实行标识管理。畜牧部门对每个养殖场和养殖小区要派驻一名兽医实行全程监管。

(四)防疫规范化。建立健全防疫机构,层层签订责任状,落实防疫责任。全面落实畜禽免疫计划,做好免疫、检疫、疫情监测、环境消毒工作,确保小区内畜禽免疫率达到100%、产地检疫率100%、病畜扑杀和无害化处理率100%、环境消毒灭源率100%

(五)结构合理化。根据国内外市场需求和当地资源优势,及时调整优化养殖结构,着力提高生猪、家禽生产水平,大力发展肉牛、奶牛、肉羊、家兔等草食畜禽生产,积极发展貂等特种养殖。各乡镇要按照因地制宜、合理布局、专业化、区域化的原则,科学选择养殖品种,提倡“一村或多村一品、一乡或多乡一业”。

六、保障措施

(一)科学制定优惠扶持政策。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加大支持力度,出台扶持政策,鼓励龙头企业、养殖企业和农户改建、新建标准化养殖小区。要妥善解决好畜禽养殖用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和畜牧合作经济组织建设的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按农业用地管理;规模养殖场、养殖小区用水用电执行农业生产用水用电价格;支农贷款要向养殖小区倾斜,并按照有关规定,在信贷规模、利率等方面给予适当照顾。要将标准化养殖小区建设纳入“百万农户致富工程”,享受有关部门的优惠政策。要放开生猪等活畜禽流通,不准乱收费,各级、各有关部门要采取“先干后补、以奖代补、财政贴息”等形式,推进标准化畜禽养殖小区建设。

(二)大力发展畜牧合作经济组织。各标准化养殖小区都要成立畜牧合作经济组织,在分户经营的基础上搞好统一供种、统一防疫、统一技术规程、统一购销等服务,形成小规模、大群体,提高规模效益。积极鼓励支持养殖大户、加工企业等本着自愿、民主、公平、诚信的原则建立合作组织,提供系列化服务,提高市场竞争力。

(三)积极发展产业化龙头企业。要巩固提高现有龙头企业,加快培植新的有发展潜力的龙头企业,带动标准化畜禽养殖小区建设。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努力建设高标准、现代化的肉牛、肉羊、肉兔等产业加工企业。要认真开展无公害畜产品质量认证活动,以过硬的质量品牌占领市场。同时,努力促进龙头企业与养殖小区的有效对接,实现企业与养殖户共赢。

(四)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把加快发展标准化畜禽养殖小区作为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措施摆上重要议事日程,认真研究制定发展规划,积极培育典型,创新发展模式,并落实相关政策,确保标准化养殖小区建设顺利开展。县里将成立莒南县加快标准化畜禽养殖小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标准化畜禽养殖小区建设的规划制定、组织协调、督导考核等工作。各乡镇也要成立相应的领导组织,加快推进标准化养殖小区建设。要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明确责任,严格考核。

二00六年十月二十日

农业部印发的《全国生猪生产发展规划(2016-2020年)》,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席个生猪生产发展规划,也是“十三五”期间生猪生产发展的指导性文件。那么,这对于从事养殖的朋友来说,有哪些利好?未来几年,养殖业又将呈现出什么样的趋势呢?

 养猪区域如何划分?

 农业部的生猪生产发展规划严厉落实国家环境保护法的请求,合理划定了限养和禁养区域:

 重点发展区

 河北、山东、河南、重庆、广西、四川、海南。

 该区域养殖总量大、调出量大,在满意本区域需求的同时,还要供应上海、江苏、浙江和广东等沿海省份。预计养殖总量年均增长1%左右,将成为稳定我国猪肉供赠的核心区域。

 拘束发展区

 北京、天津、上海等大城市和江苏、浙江、福建、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广东等南方水网地区。

 该区域受资源环境条件限制,生猪生产发展空间受限,未来区域养殖总量将保持稳定。

 潜力增长区

 东北4省(辽宁、吉林、黑龙江和内蒙古)和云南、贵州2省。

 该区域发展环境好,增长潜力大,一批龙头企业在此建立了生产和加工基地,在满意本区域需求的同时可重点满意京津等大中城市供赠。预计年均增长1%-2%,将成为我国猪肉产量增添的主要区域。

 养猪有啥补贴政策?

 “十三五”规划中,生猪产业重点工程与政策包括:良种工程项目、废弃物综合利用工程项目、良种补贴政策、调出大县奖励政策、标准化养殖项目、生猪育种补助政策、生猪养殖保险政策、监测预警体系建设等。

 以标准化养殖项目为例,要是是规模养殖场、农民合作社,证件齐全且存栏量在05万头至5万头的,就可向畜牧局申报。补助资金额度在25万元至100万元之间。

 1、良种工程项目与相关补贴

 良种工程项目,属于贾伢重点工程与政策之一。项目准备突出“育、保、测、繁”四大环节,着力提升育种创新、种质资源保护、品种测定和制种能力,改善育种科研、生产设施、疫病防控、种业监管等基础设施条件。在尽成该项目的同时,农业部还准备实行良种补贴政策,在天津、河北等省市和黑龙江农垦、广东农垦实施生猪良种补贴政策,中央财政对使用优良种猪精液进行品种改良的养殖场户赠予补贴,每头能繁母猪按照每年使用4份精液进行补贴。

 2、调出大县奖励政策与相关补贴

 生猪调出大县维持“引导生产、多调多奖、直拨到县、专项使用”的原则,主要以统计系统公开辟布的分县分年数据为基础,对统计数据达到规定标准的县予以奖励。统计数据主要涉及生猪调出量、存栏量和出栏量,奖励资金由县级有关部门统筹调度用于支持生猪生产和流通发展。

 《生猪调出大县奖励资金管理主意》规定,每个县的奖励资金原则上不少于100万元,主要用于规模化生猪养殖场的猪舍改造、良种引进、粪污管理的支出,养殖大户购买种公猪、母猪、仔猪和饲料等的贷款贴息和保险保费补助支出,生猪防疫服务费用支出等。

 3、标准化养殖项目

 标准化养殖项目准备在生猪主产区采取“以奖代补”方式,支持适度规模生猪养殖场进行标准化改扩建,包括节水设施、节料设备、清粪设施、漏逢地板等改造,实施自动化环境控制等。同时,选择部分省份开展财政促进金融支农创新试点,采用信贷担保、贴息等方式引导和带动金融资本,放大财政资金使用效应。

 标准化畜禽养殖示范场创建成功后,可以获得一定的补贴,每个改建、扩建项目单位补助资金规模在50万元~100万元之间不等。

 4、生猪育种补助政策

 生猪育种补助政策的主要目的是支持国家生猪核心育种场开展联合育种,对生产性能测定、遗传物质交流、遗传评估、大数据平台建设赠予补贴。并设立全基因组选择育种科技专项,支持构建全基因组选择育种参考群体,制定基因组育种综合选择指数,为企业开展全基因组选择育种搭建平台。

 5、生猪养殖保险政策

 早在2007年,国务院就已经印发《关于促进生猪生产发展稳定市场供应的建议》(国发200722号)和《关于进一步搀扶生猪生产稳定市场供应的通知》(国办发明电200753号),在其中明确规划推出多项促进生猪生产发展的政策措施,其中就有一项“母猪政策性保险”。

 在此之后,各地政府绿澍制定了多种生猪保险险种,例如能繁母猪保险、育肥猪保险、生猪价格指数险。这些险种都被纳入政策性农业保险的范围内,作为惠农政策的一部分,帮助参保的养殖户在遭遇疾病、自然灾害、行情剧烈波动时挽归部分损失。

 6、废弃物综合处理项目

 要做大做强生猪废弃物综合利用产业,建立与猪肉产量、废弃物综合利用率和无害化处理率相挂钩的财政补助机制。尽善有机肥生产、使用补贴政策,潞傍实施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试点项目,支持规模养殖场配套建设粪便无害化处理设施设备,引导形成规模适度、农牧结合的废弃物综合利用机制。加强病死猪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落实病死猪无害化处理财政补助政策。

 
友情链接
鄂ICP备19019357号-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