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大于1,说明很有弹性,这时价格下降会使销量大幅增加,厂商总收入也会增加;若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小于1,说明商品缺乏弹性,价格下降并不会使得销量大幅增加,这时厂商收入会出现下降;若需求价格弹性等于1,商品价格变化对总收入不产生影响。
1先看一下公式:假设Q为某个商品的需求,P为该商品的价格,则计算需求的价格弹性Ed为,Ed=-(Delta Q / Q)/(Delta P / P)当Ed小于1时,为无弹性或缺乏弹性。
2 价格上涨引起需求量的减少,但总收益增加。 是指价格上涨后销量下降,但价格上涨的幅度大于需求量减少的幅度,说明提价有效,总收益增加。举例说明:
某商品原价格为10元,月均销量为100台,现将价格调高为20元,月均销量下降到80台,但是总收益还是增加的,原来为1000元,现为1600元。
3价格下降引起需求量的增加,但总收益减少。是指价格下降后,销量增加,但价格下降的幅度大于需求量增加的幅度,所以总收益减少。举例说明:某商品原价格为10元,月均销量为100台,现将价格调为5元,月均销量增加到120台,但是总收益是下降的,原来为1000元,现为600元。
在需求的价格弹性小于1的条件下,卖者适当(提高)价格能增加总收益。收益曲线与需求价格弹性的关系图,在需求弹性小于1的情况下,此时边际效益小于0,且价格降低还会引起TR的减少。这个得考虑弹性与边际收益之间的关系:边际收益MR=增加一单位产品的销售所增加的收益=dTR/dQ=dPQ/dQ=P+QdP/dQ=P{1+(Q/P)(dP/dQ)}=P(1+1/Ep)=P(1-1/|Ep|)上式中TR=PQ是总收益Ep是价格弹性,一般来说其总是负值,|Ep|是Ep的绝对值。
根据总收益TR与边际收益的关系可以知道,当MR小于0时,总收益是递减的,因此厂商肯定不会在这个 产量下生产,当MR大于0时,总收益是递增的,增加产量,厂商收益会增加。所以有MR=P(1-1/|Ep|)>0,得到|Ep|>1,即在需求曲线富有有弹性的范围生产。此外还得考虑边际成本MC。
如何理解需求价格弹性
需求的价格弹性是指价格变动的比率所引起的需求量变动的比率,即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在需求的价格弹性中,假设价格是自变量P,需求量是因变量Q,则需求的函数可以写成:Q=f(P)。需求的价格弹性是指需求量Q的变化的百分比与价格P的变化的百分比的比值。
其计算公式为:价格弹性=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价格变化的百分比即E=(ΔQ/Q)/(ΔP/P)该公式表明,当价格每增加1%时,需求量下降的百分比。
扩展资料:
需求价格弹性因素:
1、替代品的数量和相近程度;一种商品若有许多相近的替代品(比如可乐),那么这种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就大。因为一旦这种商品价格上涨,甚至是微小的上涨,消费者往往会舍弃这种商品,而去选购它的替代品,从而引起需求量的变化。
2、商品的重要性;一种商品如果是人们生活基本必需品,即使价格上涨,人们还得照样买(比如食盐),其需求弹性就小或缺乏弹性;而一些比非必需的高档商品,像贵重首饰、高档服装等,只有当消费者购买力提高之后才买得起,其需求弹性就大。
3、商品用途的多少;一般来说,一种商品的用途越多,它的需求弹性就越大,反之就缺乏弹性。任何商品的不同用途都有一定的排列顺序。如果一种商品价格上升,消费者会缩减其需求,把购买力用于重要的用途上,使购买数量减少,随着价格的降低,会增加其购买数量。
-需求价格弹性
供给价格弹性 和 需求价格弹性 的联系是什么
需求价格弹性是指在价格变化的情况下,需求量的变化程度。具体来说,需求价格弹性越大,说明在价格变化时,需求量的变化也越大;需求价格弹性越小,说明在价格变化时,需求量的变化也越小。
具体来讲,需求价格弹性可以分为三种情况:
需求价格弹性大于1:在价格变化的情况下,需求量变化的幅度大于价格变化的幅度。这种情况下,消费者对于价格变化的敏感度较高,需求对价格变化的反应较大。
需求价格弹性等于1:在价格变化的情况下,需求量变化的幅度等于价格变化的幅度。这种情况下,消费者对于价格变化的敏感度中等,需求对价格变化的反应一般。
需求价格弹性小于1:在价格变化的情况下,需求量变化的幅度小于价格变化的幅度。这种情况下,消费者对于价格变化的敏感度较低,需求对价格变化的反应较小。
在实际应用中,需求价格弹性是用来衡量市场需求对价格变化的敏感

如何计算需求价格弹性?
两者没有必然联系。
需求弹性跟这个商品是是奢侈品还是必需品,(奢侈品弹性大,必须品弹性小)以及是否有很好的替代品等有关(有很好的替代品的弹性大)。
供给弹性跟调整产量的难易程度,以及生产周期相关(越难调整产量,以及生产周期越长,越没有弹性)。
供给价格弹性是指供给量相对价格变化作出的反应程度,即某种商品价格上升或下降百分之一时,对该商品供给量增加或减少的百分比。供给量变化率对商品自身价格变化率反应程度的一种度量,等于供给变化率除以价格变化率。
供给价格弹性曲线弹性的概念对于供给和对于需求来说是同样重要的。正式的定义一样,供给价格弹性等于供给量变化的百分比除以价格变化的百分比。根据供给曲线,价格和数量是同向变化的,这反映了要想吸引供应商提供更大的销售量就要出更高的价格。如果供给量变化的百分比大于价格变化的百分比,供给就是相对有弹性的;如果供给量变化的百分比小于价格变化的百分比,供给就是相对缺乏弹性的。
把完全无弹性的需求曲线归于天方夜谭——这是一个不存在的现象。完全无弹性的供给曲线则是另一回事了。尽管当商品价格上涨时,需求量立刻就会变少,但是供给量却需要过一段时间才会变大。潜在的供应商们会重新组织他们掌握的资源,最终会针对较高的价格提供更大的供给量。
为了生产某种特定的商品,如果不需要付出更高的成本就能得到额外的生产资料,这种商品的供给曲线就是接近完全弹性的。在这种情况下,价格的轻微上涨会使供应商增加大量供给。
描绘的志愿兵的供给曲线是一种中间情形。价格弹性在线上不断变化,从7000美元和9000美元之间的20下降到23000美元和25000美元之间的12。
需求价格弹性是指市场商品需求量对于价格变动做出反应的敏感程度。通常用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对价格变动的百分比比值,即以需求价格弹性系数来表示。计算公式分为点弹性公式和弧弹性公式。影响产品需求弹性大小的因素主要有:
(1) 产品对人民生活重要程度。通常是生活必需品需求弹性小,奢侈品需求弹性大。
(2) 商品的替代性。难于替代的商品需求弹性小,易于替代的商品需求弹性大。
(3) 产品用途的多少。用途单一的需求弹性小,用途广泛的需求弹性大。
(4) 产品的普及程度。社会已普及、饱和的产品需求弹性小,普及低的产品需求弹性大。
(5) 产品单价大小。单价小的日用小商品需求弹性小,单价大的高档消费品需求弹性大。
(6)需求影响价格
需求价格弹性公式
(1)需求弹性 = 015÷005=3
(2)250X130%=325(万件);325X95=30875(元)
计算公式:
需求弹性 = 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价格变化的百分比。
即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除以价格变化的百分比。
需求的价格弹性实际上是负数;也就是说,由于需求规律的作用,价格和需求量是呈相反方向变化的,价格下跌,需求量增加;
价格上升,需求量减少。因此,需求量和价格的相对变化量符号相反,所以需求价格弹性系数总是负数。由于他的符号始终不变,为了简单起见,习惯上将需求看做为一个正数,因为我们知道它是个负数。
影响产品需求弹性大小的因素主要有:
(1) 产品对人民生活重要程度。通常是生活必需品需求弹性小,奢侈品需求弹性大。
(2) 商品的替代性。难于替代的商品需求弹性小,易于替代的商品需求弹性大。
(3) 产品用途的多少。用途单一的需求弹性小,用途广泛的需求弹性大。
(4) 产品的普及程度。社会已普及、饱和的产品需求弹性小,普及低的产品需求弹性大。
(5) 产品单价大小。单价小的日用小商品需求弹性小,单价大的高档消费品需求弹性大。
(6)需求影响价格。
需求价格弹性(Price elasticity of demand),简称为价格弹性或需求弹性,需求价格弹性:是指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除以价格变化的百分比。
需求量变化率对商品自身价格变化率反应程度的一种度量,等于需求变化率除以价格变化率。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除以价格变化的百分比。
参考资料:
需求的价格弹性公式正确,具体解释需要吗是指价格变动的比率所引起的需求量变动的比率,即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在需求的价格弹性中,假设价格是自变量P,需求量是因变量Q,则需求的函数可以写成:Q=f(P)。需求的价格弹性是指需求量Q的变化的百分比与价格P的变化的百分比的比值,其计算公式为: 价格弹性=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价格变化的百分比 即E=(ΔQ/Q)/(ΔP/P) 该公式表明,当价格每增加1%时,需求量下降的百分比。从上面的计算公式可以看出,需求的价格弹性的结果有三种情况: 1价格弹性(E)大于1时,说明该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比较大,如果价格有比较小的变化,其需求数量就会发生比较大的变化,一般把这种情况下的产品为有弹性产品; 2当价格弹性(E)小于1时,说明该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比较小,既使价格发生很大的变化,其需求数量的变化也不会很大,一般我们把这种情况称为该产品的需求对价格无弹性,把这种产品称为无弹性产品; 3当价格弹性(E)等于1时,说明该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与其需求数量的变化相同,这种情况称为该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等于1。 对于需求对价格有弹性的产品,价格是调整需求数量的主要因素,在适当的时候,可以采取降价的方法增加需求数量,也可以提高产品的价格以减少市场对产品的需求。这类产品主要是指非人民生活必须品,例如服装;对于需求对价格无弹性的产品,由于市场对这类产品的需求数量不决定于产品价格的高低,企业可以采取提高价格的方法增加企业的利润。这类产品主要是指人民生活必须品,例如粮食;对于需求对价格的弹性等于1的产品,因其价格变化与数量变化同步,在制订价格政策时,一般不会采取什么措施。12 需求价格弹性及其应用商品的需求量大小是受各种因素影响的,影响因素发生变动,商品需求量也会随之发生变动商品种类不同,对各种影响因素变动反映的程度也各不相同商品需求量变动对影响因素变动的反应程度可以通过商品需求弹性来加以分析和说明商品需求弹性主要有:需求价格弹性,需求收入弹性和需求交叉弹性,它们所说明的问题和实际经济学意义各有不同,具体用途也各不相同一,需求价格弹性的含义及其计算弹性原是物理学名词,指一种物体对外部力量的反应程度在经济学中,弹性是指经济变量之间存在函数关系时,因变量对自变量变化的反应程度弹性的大小可用弹性系数来表示弹性系数是因变量Y变动的比率与自变量X变动的比率的比值,用E来表示,公式为:需求价格弹性是指商品价格变动所引起的需求量变动的比率,它反映了商品需求量变动对其价格变动反应的敏感程度不同商品需求量变动对价格变动反应的敏感程度不同,需求价格弹性就不同,一般用需求价格弹性系数来表示其弹性的大小,以Ed来表示,Q代表需求量,ΔQ代表需求量的变动量,P代表价格,ΔP代表价格的变动量,则需求价格弹性系数可用下列公式表示:由于商品需求量与其价格之间成反方向变动,因而需求价格弹性系数为负值,在实际运用中,为方便起见,一般将负号省略如Ed=18,其含义是价格每上升1%,会引起需求量下降18%,或是价格每下降1%,会引起需求量上升18%需求价格弹性的计算,一般包括点弹性和弧弹性两种需求点弹性是指某商品需求曲线上某一点的需求价格弹性,它衡量在需求曲线某一点上的需求量的无穷小的变动率对于价格的无穷小的变动率的反应程度例如,某商品价格从1000元降至999元,需求量从10000增加到10003,即P1=1000,P2=999,Q1=10000,Q2=10003,则该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为:如果知道了需求曲线的函数形式,可以用微分法来计算点弹性公式为:例如,某商品的需求函数为Q=18-2P,导出点弹性的表达式,并计算价格为3和4时的点弹性根据上述公式,可得需求点弹性表达式如下:当P=3时,Q=18-2×3=12,Ed=2×(3/12)=05当P=4时,Q=18-2×4=10,Ed=2×(4/10)=08从此例可以看出,当商品价格从3上涨到4时与价格从4下降到3时,需求价格点弹性系数并不相同,为了避免这种情况,价格和需求量可以采用平均值,即用弧弹性计算方式需求弧弹性是指商品需求曲线上两个价格/数量点之间所具有的平均弹性其公式如下:应用此公式,上例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计算如下:价格从3上涨到4时,P1=3,P2=4,Q1=12,Q2=10价格从4下降到3时,P1=4,P2=3,Q1=10,Q2=12应用弧弹性计算公式,消除了价格上升与下降时所计算的弹性系数的差别二,需求价格弹性的种类根据需求价格弹性的大小,可将其分为五类,每类商品需求量随价格变动的反应情况如表1-3所示:1需求完全无弹性需求完全无弹性的商品,Ed=0需求曲线是一条与横轴垂直的线,表示无论价格如何变动,需求量都不改变例如,一些特殊的药品象胰岛素,对于一些糖尿病人至关重要,无论价格如何上升或下降,他们都不会改变购买量2需求完全无弹性需求缺乏弹性的商品,Ed1需求曲线是一条比较平坦的线,表示需求量变化幅度大于价格变化幅度例如,空调,汽车等高档生活用品,旅游和专业服务等5需求有无限弹性需求有无限弹性的商品,Ed→∞需求曲线是一条与横轴平行的线,表示价格既定时,需求量是无限的,或者说对于价格的微小变动,需求量出现了无限大的反应例如,两台相邻饮料机中的同种同质软饮料,在价格相同的情况下,都会拥有一批消费者,而当一台机器中的软饮料价格上涨时,即使量很小,人们也不会购买,而是购买另一机器的饮料表1-3 不同商品需求价格弹性分类表分 类含 义实 例数 值图 形完全无弹性无论价格如何变化,需求量都不变胰岛素等Ed=0缺乏弹性需求量变化幅度小于价格变化的幅度食物;衣服;农产品;住房;饮料;保险等;Ed1完全有弹性当价格为既定时,需求量无限货币等Ed→∞三,商品需求价格弹性的影响因素不同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不同,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主要是以下几种因素:第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需求程度像粮食,油,盐,酱,醋等生活必需品,需求程度大而稳定,因而需求价格弹性就小而奢侈品,高档消费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就较大第二,商品的可替代程度某种商品的可替代品越多,可替代程度越高,需求价格弹性则越大;反之则越小因为商品价格上升时,消费者会购买其替代品,而价格下降时,消费者会多购买该商品而取代其替代品第三,商品消费支出占消费者收入的比重如果商品消费支出占消费者收入的比重小,商品价格变动对需求的影响就小,需求价格弹性就小,象毛巾,香皂,火柴之类的商品反之,消费支出占消费者收入比重大的商品,象空调,珠宝之类的商品,价格变动对需求的影响大,其需求弹性也大第四,商品本身用途的广泛性一般来讲,用途比较广的商品,当其价格上涨时,消费者就会只买较少的数量用于其最重要的用途上,而当其价格下降时,消费者的购买量就会逐渐增加,将商品越来越多地用于其他用途,因而其需求价格弹性就大;相反,用途较窄的商品,其需求价格弹性就小四,需求价格弹性理论的应用:需求价格弹性与收益关系的分析总收益也可以称为总收入,指厂商出售一定量商品所得到的全部收入,也就是销售量与价格的乘积,如果以TR代表总收益,Q为销售量,P为价格,总收益的计算公式为:我们假设需求量也就是销售量,不同商品的需求弹性不同,价格变动引起的销售量(需求量)的变动不同,从而总收益的变动也就不同下面我们主要分析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与需求缺乏弹性的商品需求价格弹性与总收益之间的关系(一)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需求价格弹性与总收益之间的关系1,商品价格下降对销售者的总收益变动的影响如果某种商品的需求是富有弹性的,那么该商品的价格下降时,需求量(销售量)增加的比率大于价格下降的比率,销售者的总收益会增加例:假定某种家用电器的需求是富有弹性的,Ed=2当价格为500元时,销售量为100台,若其价格下降10%,也就是价格降到450元时,会使销售者总收益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解:因为Ed=2,当价格下降10%时,销售量增加20%,即Q2=120台这表明,由于这种电器价格下降,总收益增加了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商品价格下降导致商品需求量增加,商品需求量增加的比率大于价格下降的比率,价格下降而总收益增加,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对于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可以实行"薄利多销"的原因所在2,商品价格上升对销售者总收益变动的影响如果某种商品的需求是富有弹性的,那么当该商品的价格上升时,需求量(销售量)减少的比率大于价格上升的比率,销售者的总收益会减少如上例中,现假设该种电器的价格上升10%,即P2=550元时,销售者的总收益又将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因为Ed=2,当价格上升10%,即价格上升到550元时,销售量将减少20%,即Q2=80台,此时总收益TR2为:表明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价格上升,总收益反而减少了,说明了对于此类商品如果向上调价不当,不但不能增加销售者的总收益,反而会带来损失具体地说,对于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厂商在销售时减价会增收,涨价会减收(二)需求缺乏弹性的商品需求价格弹性与总收益的关系1,商品价格下降对销售者总收益变动的影响对需求缺乏弹性的商品,当该商品价格下降时,需求量增加的比率小于价格下降的比率,销售者的总收益会减少例:面粉是需求缺乏弹性的商品,当Ed=05,价格为200元时,销售量为100kg,若价格下降10%,即P2=180元时,销售者的总收益将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解:因为Ed=05,当价格下降10%时,需求量增加5%,即因为:这表明,由于面粉价格下降,总收益减少了对于需求缺乏弹性的商品,价格下降会使销售者的总收益减少中国有句古语叫"谷贱伤农",意思是说,粮食丰收了,由于粮价下跌,农民的收入减少了其原因在于粮食是人们的生活必需品,需求缺乏弹性由于粮食丰收使粮食供给量增加,造成粮价下跌,价格下降导致需求增加并不会使农民的收入同比例增加,从而农民的总收益减少,农民反而受损失2,商品价格上升对销售者总收益的影响如果某商品的需求是缺乏弹性的,那么当该商品的价格上升时,需求量减少的比率小于价格上升的比率,销售者的总收益增加例:根据上例的资料,若面粉的价格上升10%,即P2=220元,销售者的总收益又将如何变化 因为价格上升10%,Ed=05,则需求量将下降5%,即:这表明由于面粉价格上升,总收益增加了综上所述,对于需求缺乏弹性的商品,销售者减价会减收,涨价会增收教学参考书:1,孙建锋:《经济学基础》,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2,徐颂陶:《经济学基础知识》,中国人事出版社,2004复习思考题:梁小民:《西方经济学教学指导书》,中国统计出版社,2002
以上就是关于如何判断需求价格弹性的大小全部的内容,包括:如何判断需求价格弹性的大小、什么是需求价格弹性、如何理解需求价格弹性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