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区别野生和养殖的黄花鱼?

核心提示大黄鱼、小黄鱼和梅童可以说是餐桌上“石首鱼”的三宝了,其中只有大黄鱼有人工养殖,小黄鱼和梅童基本依赖野捕,于是市面上便会同时出现野生和养殖的大黄鱼。由于大黄鱼自然资源严重枯竭,每年野生大黄鱼的产量极其少,物以稀为贵,一条三四斤的野生大黄鱼动

大黄鱼、小黄鱼和梅童可以说是餐桌上“石首鱼”的三宝了,其中只有大黄鱼有人工养殖,小黄鱼和梅童基本依赖野捕,于是市面上便会同时出现野生和养殖的大黄鱼。由于大黄鱼自然资源严重枯竭,每年野生大黄鱼的产量极其少,物以稀为贵,一条三四斤的野生大黄鱼动辄卖到万元以上都是很常见的,而人工养殖大黄鱼技术成熟产量高,价格常年十来块一斤,野生大黄鱼和养殖大黄鱼市场价格可谓天差地别。

对于普通食客就会面临怎么区分野生和养殖大黄鱼的问题,其实吧,野生大黄鱼很少,餐桌上基本都是养殖大黄鱼,如果非要说如何区别,其实并不难,野生大黄鱼和养殖大黄鱼在体型上区别还是比较明显的:

1.野生大黄鱼的尾柄相对细长,养殖大黄鱼的尾柄相对短粗;

2.野生大黄鱼总体体型瘦长侧扁,养殖大黄鱼总体体型胖圆肥厚。

(野生大黄鱼)

这两点基本就能区分出野生和养殖了,体色判断比较复杂也不是很必要。这两点的区别其实很好理解,野生大黄鱼生活水域广阔,捕食、避敌游动较多,因此身形相对修长;而养殖的大黄鱼整天饲料饱腹,养殖网箱空间有限,游动强度弱,自然长成“肥宅”模样,有些养殖大黄鱼膀大腰圆肚子鼓,一眼就能看出来。(少数会拿大个头小黄鱼冒充)

(养殖大黄鱼)

野生大黄鱼和养殖大黄鱼口感还是有区别的,前者生长周期长,运动多肉质紧致,体内氨基酸积累丰富,口感较为醇厚;后者生长周期短,肉质较?,但是风味明显会淡一些。大抵符合野捕和养殖货的总体区别。今年来由于增殖放流,野生大黄鱼产量相对提高,价格也趋于理性。不过,野捕大黄鱼依然对野生种群有不小压力。

1.其实要辨别是否染色黄花鱼并不复杂:真黄花鱼肚子上的**是自然的淡**,腹、鳍部颜色较深,不会掉色;而染上去的颜色很容易掉色,鱼化冻后更加明显。

2.黄鱼和黄花鱼外表相似,最大的区别就是黄花鱼有明显的**,而黄鱼则是蓝灰色。

专家解释:不法商户“偷梁换柱”

但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的海产鱼类专家告诉记者,根据记者的描述,可以判断该市场出售的不是黄花鱼,而是“黄姑鱼”。该专家说,黄花鱼(即大黄鱼)在我国海域的产量非常小,目前已经没有大鱼群,所以价格较贵,不可能在10元以下。所以市场上常有不法商户用黄姑鱼等染上日落黄或柠檬黄等人工颜料,冒充黄花鱼出售。辨别它们很容易:真黄花鱼肚子上的**是自然的淡**,腹、鳍部颜色较深,不会掉色;而染上去的颜料很容易掉色,鱼化冻后更加明显。老尹家海参为您提供

 
友情链接
鄂ICP备19019357号-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