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卫视《漂亮的房子》节目怎么样?

核心提示《漂亮的房子》立意十分新鲜,如果较真讲全国首创都可以。同类型的《交换空间》《全能改造王》《梦想改造家》都是室内空间的改造与装修,一般最吸睛看点是空间的整合利用,而漂亮的房子突出的是整个建筑,包含自然风光、传统建筑、审美构成、材料技法等等等等

《漂亮的房子》立意十分新鲜,如果较真讲全国首创都可以。同类型的《交换空间》《全能改造王》《梦想改造家》都是室内空间的改造与装修,一般最吸睛看点是空间的整合利用,而漂亮的房子突出的是整个建筑,包含自然风光、传统建筑、审美构成、材料技法等等等等,做成清新科普向是顺水推舟的,一反尬笑尬聊,说不定还能成为综艺里的一股清流。

科普向的户外综艺,不用像芒果台爱撕逼,也不用像央视爸爸搞说教爱煽情,不类比运动综艺拼体力,只讲建筑情怀表达一种认真的工作态度就赢了!比如孝利家民宿里的音乐态度和生活方式,但是现在的国内综艺大多为了博君一笑不过脑子,自甘流于平庸也不要标新立异。真想问问那些真人秀导演,难道做一档低分弃剧的综艺就是你们的追求吗?

个人觉得当下中国最缺少的是审美,而建筑的审美是诠释生活一个很好的媒介。地产黄金十年已经过去,追求小体量建筑的审美逐渐成为国内建筑业发展的主流,尤其广大的乡村自建别墅,审美仍然处于不土不洋风格混乱的阶段。很多良好的命题都可以通过漂亮的房子这个节目表达出来,什么刷爆朋友圈的网红乡村美宅到底可行不可行?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什么样的村容村貌?老祖宗流下来的传统风格怎样才能被现代继承?当然,这档节目对建筑行业深深浅浅的描述也会对小朋友塑造职业观有很好的帮助。

好看!毫不夸张的说《梦想改造家》和《改造空间》之间差了一百个《wow新家》!这个节目不仅能看到真正设计师超高的技术和审美,和他们对自身职业的热爱,还有在改造家中体现出的满满人文关怀。从2014年第一季播出到现在,基本也保持着超高的水准。但温馨提示,一不要轻易看太多集,否则抬头看看身处的出租屋都会觉得凄凉。

(五季平均分在9分之上)

市面上的家装改造节目层出不穷,但是为什么《梦想改造家》在连播五季之后仍然能收获不少家装综艺迷的热爱呢?一是因为《梦想改造家》的设计师专业性,几乎每一位设计师都是在业内拥有响当当的名号,不少设计师拥有着“教科书般”的设计作品,这就有别于过完的家装节目里,设计师总是带着“公司宣传”的任务的既视感;二来是未必每位设计师都是作为室内设计的科班出身,但他们身上却充满着对自己所选职业的热爱和尊敬;最后一点也是我觉得最重要的一点,便是节目组对于改造家的选择——很多的家装节目为了降低难度也为了增加趣味性,习惯选择一些户型问题不大,不过是因为业主对家装没太上心,房间看着简陋,改造后自然显得华丽,但仔细一想就会发现其实没什么技术含量。

(《交换空间》正是这类节目的典型代表。参加的家庭大多是富裕的。)

但是《梦想改造家》并没有这种“通病”。节目播出五年,至今为止为六十多个家庭改造了六十多间的房子,几乎每一间都是出于”需要“为目的,而不是为了”炫技“。就拿第三季的”网红“日本设计师本间贵史来说,他改造了上海的一间仅有43㎡的五口之家,他不仅利用空间差让全家都能坐在一起吃饭,甚至考虑到了小孩子未来的长大之后的床位,空间收纳的改造术到了令人瞠目结舌的程度。而且最重要的是他为了方便这家人日后的使用,居然洋洋洒洒写了整整20页改造后的使用说明。

(不得不说,日本设计师对于细节的处理确实更出色一些。本间贵史最可贵的是他的设计更多是以人出发,细节之中体现着设计师本人的匠心)

《梦想改造家》有很多令人感到惊艳的改造作品——比如第一期史南桥对三代人居于14平的改造;第二季的王平仲改造的奇葩户型简直是”妙手回春“。第四期的孙建亚执着地为了一家人算是“重建”了这间房子。

但是最让人觉得惊艳的作品反而是这之中最平凡的一间房子。就是第三季的孙华峰改造的四口之家。

这个家庭父亲即将失明,女儿们早早就出门打工挣钱的生活。设计师的改造看似普通,但大到父亲失明后所用的常用家电都换成声控的外,两个女儿外出归来时放行李的收纳柜,小到父亲煮饭时的半自动调味器,家中流水型的把手,甚至是晾衣服的滴水问题都处理的妥妥当当。

这一集充分体现了一个家装节目应有的基调,生活看上去总是困苦多难得,但那些细小的幸福也藏在这日子中等待发现。好的家装节目,正是要展现那些用心投入的好设计,如何让住户和观众看到了生活的美和光。而《梦想改造家》确实是这么一档好节目。

 
友情链接
鄂ICP备19019357号-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