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雅文明是中美洲古代印度文明,美洲古代印度文明的杰出代表,以玛雅印第安人命名。主要在墨西哥南部,危地马拉,巴西,伯利兹和洪都拉斯以及萨尔瓦多西部。约在公元前2500年左右形成,早期的奴隶州成立于公元前400年左右。它们从3世纪到9世纪蓬勃发展,在15世纪逐渐衰落,最后被西班牙殖民者摧毁,然后在丛林中久违。
1502年,哥伦布的最后一次航行是在他首次发现新世界后的10年。当船停靠在洪都拉斯海湾时,哥伦布和他的船员们兴奋地在郁郁葱葱,久违的土地上启航。在当地市场上,一个制作精美的陶器吸引了他的目光,卖家告诉他,这个漂亮的陶器出自?玛雅人?。魔术名称第一次被引入欧洲人的耳朵。 1519年,西班牙探险家埃尔南?科尔特斯(Hernan Cortez)带领一支西班牙军队横扫墨西哥,在其文明鼎盛时期征服了阿兹台克三国同盟,?消灭了像过路人一样的文化,将向日葵折了起来。?到这个时候,玛雅文明已经接近尾声,但尤卡坦半岛上仍然有一些玛雅小国。
?1526年,西班牙探险队前往尤加坦,试图通过武力建立西班牙殖民地并强加基督教信仰。不屈不挠的玛雅人发动了超过100年的游击战,直到1697年玛雅城的最后一个州被西班牙大炮火击为灰烬。 18世纪末开始引起学术界的关注,19世纪末发掘了许多重要遗址,开始了玛雅文明的现代考古学研究。自1950年代以来,这项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并形成了一项特殊的玛雅研究,这是世界考古学和历史研究的重要领域。玛雅文明的发展阶段,学者们表示不同。根据美国考古学家N.哈蒙德的划分,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古典前,古典和后古典。
玛雅人为什么一夜间消失在地球上了?
中美洲地区和墨西哥印第安人的一支。又译“马亚人”。公元前约2500年就已定居今墨西哥南部、危地马拉、伯利兹以及萨尔瓦多和洪都拉斯的部分地区。约有200万人。属蒙古人种美洲支。使用玛雅语,属印第安语系玛雅-基切语族。 分布在尤卡坦中部和北部,伯利兹、洪都拉斯南部及塔瓦斯科和恰帕斯的一部分,危地马拉低地和高地及恰帕斯和萨尔瓦多的最南端。 居住在墨西哥南部、瓜地马拉南部以及贝里斯北部这一片几乎相连在一起土地上的中美洲印第安人。21世纪初约有70种马雅语言,有超过500万人在使用,其中大部分能讲双语(西班牙语)。在西班牙征服墨西哥和中美洲之前,马雅人曾拥有过西半球最伟大的文明之一。他们从事农耕、兴建巨大的石头建筑和金字塔神殿、冶炼金和铜,并使用一种现今已大部分能够解读的象形文字。 早在西元前1500年,马雅人便在村落定居,并发展了以玉蜀黍、豆类和南瓜的栽培为基础之原始农业;到了西元600年,也种植木薯。他们开始兴建宗教仪式中心,到了西元200年,这些中心都发展为有神殿、金字塔、宫殿、打球的场地和广场的城市。古代马雅人大量地开采建筑用石材(通常是石灰岩),并使用燧石之类更坚硬的石器来切割这些石材。他们主要实施刀耕火种农业,但他们也用过进步的灌溉和梯田耕作技术。他们还发展了一套象形文字系统和非常精密的历法及天文体系。马雅人使用野生无花果树树皮内层造纸,并将他们的象形文字书写於这种纸做的书籍上。他们也发展出繁复而优美的雕刻和浮雕传统。建筑工程、石头碑铭和浮雕都是目前可用来了解马雅人的主要知识来源。早期的马雅文化显示受到更早期的奥尔梅克文明(Olmec civilization)的影响。 西元250年左右马雅人开始兴起,至西元900年左右的这段时期,考古学家称之为马雅文化的古典时期。马雅文明在极盛时期包括40多个城市,每一城市都有5,000?6?550,000人的人口。主要的城市有蒂卡尔(Tikal)、瓦哈克通(Uaxactun)、科潘(Copan)、波拿帕克(Bonampak)、双柱城(Dos Pilas)、卡拉克穆尔(Calakmul)、帕伦克(Palenque)及里奥贝克(Rio Bec)等。马雅人口最多时曾达200万人,其中大多数居住在今瓜地马拉的低地区。不过,西元900年以後,古典时期的马雅文明却急遽衰落,许多大城市和祭祀中心人烟绝迹而任丛林植被蔓生。这次衰退的原因至今未明;有些学者认为主因是武装冲突和农地耗竭。不过,在21世纪发现的事物让学者假定马雅文明突然衰落的原因可能是与战争有关,战争打断了内河和陆地贸易路线。後古典时期(900?6?51519),犹加敦半岛高地区内的奇琴伊察(Chichen Itza)、乌斯马尔(Uxmal)和马雅潘(Mayapan)等城市,在低地区大城人口减少之後,仍然持续繁荣了好几世纪。到16世纪初西班牙人征服此一地区之时,多数的马雅人都只是定居於村庄的农人,他们遵行祖先流传下来的宗教仪典。 现存的马雅主要城市和主要祭祀中心均以各式各样的金字塔形神殿或宫殿为其特色。这些神殿或宫殿以石灰岩块叠砌,并且装饰有华丽的叙事性、礼仪性和天文学的浮雕及铭文,确定了马雅艺术在美洲原住民文化中的重要地位。不过,自西班牙人首次发现马雅古建筑遗址以来已有好几个世纪,学者对於马雅社会的真正性质、象形文字的意义及其历史记载一直毫无所悉。 1830年代首次对马雅遗址作有系统的探勘,而在20世纪初期和中期也解读了马雅文字系统的一小部分。这些发现都有助於了解马雅宗教,这个宗教很明显地是以一个信仰各种自然界神祇的万神庙为基础,包括日神、月神、雨神和玉蜀黍神。祭司阶级负责主持一套复杂的宗教仪式。与马雅宗教密切关联且不可分割的是马雅人在数学上和天文学上令人印象深刻的发展。在数学方面,位置记数法的使用和零的发明代表人类智力成就的一个高峰。马雅人的天文学是复杂历法的基础,其历法包含计算精确的太阳年(18个月,每月20天,另加一个只有5个不祥日的月)、祭祀年(260天,由20个有名称的日循环13周期构成)以及各种更长的周期;其中以长期计日法最长,它以西元前3113年为历元的开始。马雅天文学家编制了有关月球和金星位置的精确图表,并且能够预测日蚀。 据《契兰·巴兰》一书记载,玛雅人历史可分为3个时期:①前古典期(公元前1500~公元292),其特点是中美各群体形成共同文化,农业得到发展,开始过定居生活。②古典期(292~900),开始有象形文字、石碑、庙宇等,中部地区有了大规模发展,出现神权政治,晚期北方文化发展并达到鼎盛时期。 ③后古典期(900~1527),在其前期(900~1250),南部和北部出现了文化变革,托尔特克人到达中部高原并实行政治统治,将其宗教、礼仪、习俗强加于玛雅人,建立玛雅城,由科科梅家族进行统治;在北部地区,玛雅文化和托尔特克文化融合,产生著名的玛雅潘文明。在后期(1250~1527),大的玛雅中心相继被遗弃,政治上解体,出现一些小城镇,相互斗争。1519年西班牙殖民军将领H.科尔特斯征服了尤卡坦和危地马拉,塔亚斯卡尔的伊察人由于地处偏远和反抗西班牙殖民者,长期保持自治,直至1627年整个玛雅地区始被征服。公元前后到16世纪,建立过若干奴隶制城邦,产生了社会等级,分贵族(包括祭司、统治官吏、军事首领和商人)和平民(包括工匠、农民和奴隶)。实行分权治理,酋长管辖几个中心,农村居民组成公社,保存氏族制度(见原始公社制)的许多残余。行自然崇拜,尤其崇拜“太阳神”和“雨神”,以守护神“伊察姆纳”为最高神灵。从事刀耕火种农业,种植玉米(主食)、菜豆、南瓜和块根植物,养火饲鸡和狗。公元初创造象形文字和历法,发明了20进位法。在医学、天文学方面有较大成就。制陶、雕塑、绘画造诣很深。采用拱形建筑术(梯形金字塔、宫殿、拱门等)。古代文明中心有蒂卡尔(在危地马拉佩腾省)、帕伦克(在墨西哥的恰帕斯)和科潘(在洪都拉斯)。现代玛雅人分布很广,具有共同的社会文化特征。西班牙殖民者入侵后,玛雅人受到不同程度的同化,已同他们所在国的居民基本融合。由于所在国历史、社会、文化、经济背景不一,各国玛雅人在社会、经济、文化方面也各具特色。 直到目前为止,几乎整个玛雅文明都笼罩著一层谜.
所谓的“一夜之间”只是形容玛雅人灭亡的神秘蹊跷,并不是说玛雅人真的是一夜之间就不存在了,而这种说法也使得部分人认为玛雅人不是地球人,已经离开了地球。
首先要说的是至今地球上仍然有人坚持以玛雅人后裔自居,而他们生活的地方也的确是当年玛雅人生活的地方,而且仍保持着一些古老的习俗和祭祀活动,但是有关玛雅人的历史他们自身也了解的不是很多,因为玛雅文明断绝了,那些以玛雅人后人自居的人也难以从玛雅石刻中获取足够信息,玛雅人数学、天文等成就也随着灭亡而断绝。
尽管玛雅人灭亡的比较蹊跷,但是从玛雅石刻和周围找到的文明迹象可以知道,玛雅人的文明程度还比较低,多用石器而且尚未发明车轮等,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没有任何高科技的迹象,仍处于石器时代。
而且根据考古发现,玛雅人尽管曾经兴建了很多城邦,但是从未形成像秦、罗马那样的统一的帝国或者王朝,他们的衰落也经历了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约9世纪-16世纪玛雅文明逐渐式微,在周围新兴城市的影响下逐渐消亡,只留下了一个语言、文字、宗教信仰及习俗传统相似的文化圈。
由于玛雅人曾经创造的灿烂文明,玛雅人就那么悄无声息的消失的确令人难以理解,但是其实从几百年前就已经逐渐式微,在14世纪以后就没有新建的城市了,可见玛雅人内部已经有了很多问题,而欧洲人发现新大陆的时候已经是十五世纪的事情了,那个时候留下的已经是衰亡的玛雅文化圈了。
现在研究玛雅历史的更多是欧美的学者,不同文化圈的人去研究几百年前已经逐渐灭亡的玛雅文明,当然会有很多难以理解的地方,造就了玛雅文明的神秘。关于玛雅文明的灭亡,科学家和考古学家们一致认为和其它古老的区域文明灭亡的原因差不多,无非是气候变化、外族入侵、人口爆炸、感染疾病等等。
尽管玛雅文明神秘,但是却并没有超脱现代人的理解,而根据现代的眼光,玛雅人的很多成就还是很小儿科的,天文知识虽然还不错,但是不能指望用肉眼观测星象的古代人能有什么比现代天文观测更高深的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