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梵净山必看地点推荐

核心提示如果你问小编现在有哪些冷门的山比较美,小编一定会向你推荐,梵净山梵净山梵净山!重要的事情要说三遍,梵净山现在已经被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是中国第53个世界遗产了,这个名字够不够?但是仍然只有小部分的人发现了它的美,下面跟着小编来看看梵净山

如果你问小编现在有哪些冷门的山比较美,小编一定会向你推荐,梵净山梵净山梵净山!重要的事情要说三遍,梵净山现在已经被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是中国第53个世界遗产了,这个名字够不够?但是仍然只有小部分的人发现了它的美,下面跟着小编来看看梵净山有什么好玩的吧!

梵净山生态系统保留了大量古老孑遗、珍稀濒危和特有物种,拥有4394种植物和2767种动物,是东方落叶林生物区域中物种最丰富的热点区域之一。同时,梵净山是黔金丝猴和梵净山冷杉唯一的栖息地和分布地,也是水青冈林在亚洲最重要的保护地,是全球裸子植物最丰富的地区,也是东方落叶林生物区域中苔藓植物最丰富的地区!

梵净山的6个看点:

佛光

梵净山体以武陵山脉为主峰,号称“武陵源”、“武陵第一峰”,海拔达到2572米,属于中亚热带山地季风气候,即冬无严寒、夏无酷热、春暖秋凉、水热同季,由于特定的地形与气候,梵净山区还有奇特的“佛光”现象,可与峨眉山的“佛光”

媲美。

云瀑、禅雾、幻影、佛光被誉为梵净山四大天象奇观。

蘑菇石

蘑菇石,是梵净山标志性景点之一,石头形状如一巨大的蘑菇,稳立于山顶、独立撑云,在风霜雨雪中飘摇近十亿年依然屹立不倒。

一山不同的气候和森林

梵净山有着地球上同纬度保存最完好、最典型的原始森林,有四个气候带、五个垂直土类和林带,有常绿暖性针叶林及楠竹林、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落叶阔叶林到针叶、阔叶混交林,山顶形成了粗壮、低矮的矮林。

珍禽异兽

梵净山拥有30余种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动物,有美丽鲜见的白颈长尾雉、红腹锦鸡,有个体特大的“娃娃鱼”,有嘴边长了胡子的“胡子蛙”,若有缘,你有机会在林间溪畔一睹它的芳容。其中白冠长尾雉、白鹭、红脚隼、刁鸡、棕背田鸡、灰山椒鸟、红胁兰尾(西南亚种)等9种仅在梵净山能看见。

梵净山金顶

是武陵山脉的最高峰,又叫红云金顶,因其晨间常见红云瑞气环绕,故得其名。攀登金顶,需由右侧沿从绝壁上凿出的狭窄石蹬,借助铁链,手脚并用才能攀援而上,倘若不慎,便会坠入万丈深渊。

云舍村

被誉为中国土家第一村,座落于神秘的梵净山脚下,风光如画的太平河畔。依山傍水,美境如画,环行似迷宫。云舍至今属于中国土家族民居经典的古寨,四百余户宅舍依山傍水、高低错落,蜿蜒起伏、崎岖而狭窄的青石板道路、幽深的巷道,诸多明清古建民舍、祠堂,犹如走进那已逝去的岁月。

云舍村有一个神奇的神龙潭,之所以说神奇是因为:一是深不可测;二是能预报天气;三是不定期的泉水倒流。

梵净山有哪些景点梵净山有什么好玩的

 导语:梵净山(Mount Fanjing),原名"三山谷",位于贵州省铜仁市,得名于"梵天净土"。梵净山曾荣膺2008年度和2009年度的"中国十大避暑名山",与山西五台山、浙江普陀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华山齐名的中国第五大佛教名山。梵净山周边有什么好玩的景点?

 梵净山周边有什么好玩的景点

 镇远古城

 镇远古镇位于舞阳河畔,四周皆山。是座拥有2000多年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至今仍遗存有楼、阁、殿、宇、寺、庙、祠、馆等古建筑50余座,古民宅33座,古码头12个,古巷道8条,古驿道5条。

 河水蜿蜒,以“S”形穿城而过,北岸为旧府城,南岸为旧卫城,远观颇似太极图。两城池皆为明代所建,现尚存部分城墙和城门。城内外古建筑、传统民居、历史码头数量颇多。城东的青龙洞,是一组规模极其宏大的明清宗教建筑群,其间既有佛教寺庙,又有道教宫观和儒家祠庙,三教合一,蔚为壮观。此外,沿舞阳河畔还有天后宫、吴王洞、石屏山、铁溪等旅游景点。

 来到镇远,站在舞阳河对岸远眺山上的青龙洞古建筑群,像是一幅巨大的风景画高悬于山水、天地之间。碧透的江水从山下静静流过,天幕上飘浮着朵朵白云,翠绿的山崖上镶嵌着一个烟雨楼阁的庞大建筑群,还有一座七孔的石桥将两岸连通。

 舞阳河

 舞阳河流经镇远段44公里,舞阳河下游最美的景色集中在诸葛峡、龙王峡、西峡,统称“舞阳三峡”。游船从支流相见河驶入舞阳河只游览其中18公里,往返约需75分钟。沿途有唐僧师徒峰、五老峰、三叠水瀑布、大象吸水、孔雀开屏等景观。镇远的灵魂是舞阳河,而舞阳河的灵魂就是其标志“孔雀开屏”峰。它是舞阳河很多胜景奇观的代表和象征。

 舞阳河水依水深、地势、温度、光照不同而呈现出浅绿、翠绿、碧绿、墨绿等各种颜色,总的说来,应该是水光美过山色;途中还有一孤村,藏于舞阳河畔的一座山背后,只能靠舟楫出入,以舞阳河捕鱼为生

 青龙洞古建筑群

 青龙洞位于中河山山崖南段,历史上也称“真武观”、“玄妙观”或“青龙寺”,为古建筑群中的道教文化圣地,实为佛道结合,道观为主。青龙洞现有山门、吕祖殿、观音殿、玉皇阁、望江楼、正乙宫、斗姥宫和察房、厨房等建筑物。

 凤凰古城

 凤凰古城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东至虹桥、南至岩脑坡、西至池塘坪、北至沱江,是凤凰县的“心脏”所在。

 凤凰古城分为新旧两个城区,老城依山傍水,清浅的沱江穿城而过,红色砂岩砌成的'城墙伫立在岸边,南华山衬着古老的城楼,城楼还是清朝年间的,锈迹斑斑的铁门,还看得出当年威武的模样。北城门下宽宽的河面上横着一条窄窄的木桥,以石为墩,两人对面都要侧身而过,这里曾是当年出城的唯一通道。

 城内青石板街道,江边木结构吊脚楼,以及朝阳宫、古城博物馆、杨家祠堂、沈从文故居、熊希龄故居、天王庙、大成殿、万寿宫等建筑,无不具古城特色。凤凰古城以回龙阁古街为中轴,连接无数小巷,沟通全城。回龙阁古街是一条纵向随势成线、横向交错铺砌的青石板路,自古以来便是热闹的集市,如今更加生机勃勃。

 九龙洞国家级风景区(距离梵净山60分钟车程)九龙洞口,沿途观赏漫山翠竹、绿意盎然,;九龙洞洞长约2284米,宽100多米,已开发出四厅八室,洞内游石笋、石柱、石帘、石曼、石花、石针、石猴、石狮、海螺、定海神针等景色,

 苗王城

 苗王城距离梵净山100公里,距离凤凰39公里。

 苗王城是西南地区苗族留存至今唯一一座保存得较好的集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和建筑为一体的古苗寨。它占地面积10 平方公里,依据山形水势,前后筑有六个古兵寨。古寨内有11 条巷道,巷道内有 11 道寨门,巷道以石墙作为屏障并跟各家的院墙连成一体, 而且有专门迷惑敌人的“直角巷道”,可以引诱敌人进入死胡同而歼灭。形成了有效的军事防御系统。古寨外墙高 3 米 ,宽 80 厘米 ,士兵可在城墙上来回巡逻。寨内的吊脚楼为典型苗家特色,歪门邪道是古寨独树一帜的建筑风格。通过几十代苗王的经营,苗王城在明朝时期就有一定规模。

 梵净山景点介绍

 1.梵净山四大皇庵

 据史志记载,唐代佛教传入贵州梵净山地区,宋代黔东北地区颇具规模的寺院有沿河沿丰寺、印江西岩寺、大圣墩铁瓦寺、思南华严寺等,明清佛教在梵净山地区兴盛,形成了四大皇庵、四十八脚庵的盛况。梵净山历史上之四大皇庵:护国寺、天庆寺、承恩寺、朝天寺。

 2.护国禅寺

 护国寺位于梵净山西北麓的永义乡大园址村。始建年代待考(大约唐末宋初),竖于明万历四十六年的《敕赐碑》和竖于清康熙二十六年的《海阔慧惺和尚墓碑》都称为“天池院”,清初重建后更名为护国寺。护国禅寺背靠棉絮岭,面向肖家河,两侧有大小狮子岩拱护,地处西上梵净山要冲,是梵净山四大皇庵之首。

 3.天庆寺

 天庆寺,又名天庆堂。位于梵净山东北麓印江木黄镇金星村九台山腰,距金顶40公里。天庆寺始建年代待考。天庆寺庙宇规模宏大,号称“九重堂”,计有殿堂45间,建筑宏伟壮观。最为奇特的是大佛殿下的天井,由巨石板铺就,最大的石板长3米,宽2.4米,厚12厘米,阶沿石最大的长6米,宽50厘米,厚40厘米。这样的巨石在过去工具简陋、山野菁林、道路崎岖的条件下是如何运抵的,留下了一道谜。

 天庆寺现存遗址内有木屋5间,深持和尚、大方和尚等石墓塔4座,藏经楼遗址,石院坝天井,对研究梵净山佛教文化有很高的价值。

 4.承恩寺

 承恩寺位于梵净山新老金顶之间,是梵净山顶寺庙群的主体建筑,梵净山四大皇庵之一。承恩寺下为镇国寺,俗称下茶殿,始建于明代,清光绪六年隆参和尚重建,建国前复毁,仅存遗址,占地面积为1100平方米,1988年僧释通灵募化重修,改石屋为砖混结构,有正殿3间,两侧厢房,正门及耳房,1998年竣工,举行开光典礼。

 5.朝天寺

 朝天寺,原名冲天寺,位于梵净山东北麓的三角桩,有梵净山南天门之称,始建于明代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贵州宗教概览》第5页)。据《下茶殿碑》载,咸同年间赵子龙、刘满作乱,庙宇被毁,清道光六年后由隆参和尚募化再修,光绪五年(1879年)又毁于兵燹。朝天寺地处东北线上梵净山要冲,历来为“兵来匪去,匪去兵来”之要隘。

 6.万米睡佛

 棉絮岭,西上梵净山的汽车终点站、西线徒步起点,海拔2000米,正前方新金顶、老金顶、凤凰山一览无余。在此可以看到梵净山一大奇观——万米睡佛、又为佛中佛,佛头三个、座佛两尊,寓意“五福临门”,且长达万米,为世界之最,极像大肚弥勒,千百年来当地百姓把梵净山称作“大佛山”,山即是一尊佛、佛即是一座山。

 棉絮岭距离印江县城约50公里,车行约1.5小时,是西线登梵净山巅的起点,是大型停车场,同时也是观看万米睡佛的绝佳处。

 7.敕赐碑

 敕赐碑——明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奉神宗皇帝圣旨而建,当时的户部郎中李芝彦撰写,对梵净山的地理位置、山形地貌、名胜古迹、历史传说、佛教兴衰等都作了记载。碑文写到梵净山是“古佛道场”,是“天下众名岳之宗”,是“上之穹隆接天、下之厚重住地”、“崔巍不减五岳、灵异足播千秋”,是名震南京、北京,倾动十三地方行省,吸引王公大臣、黎民百姓纷纷涌来朝拜的“极乐天宫”,为贵州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8.黔山第一石

 黔山第一石——西线上梵净山,到达山顶草甸层后,立于山头的一尊奇石,像赞美人而伸出的大拇指:你是第一!。据说清朝大书法家严寅亮(书写颐和园匾额)书写“黔山第一”也来自它的灵感!

 9.金顶天桥

 天仙桥凌空飞架,势若长虹。《铜仁府志》载:“一切桥石,皆朝谒善众,背负猱升,非可易得。”有人查桥石质料,果非山顶就地取材。但观此峰,崖陡如削,峡深风厉,凭人力不可为之,故前人意为神工,称此桥为“天生桥”。

 10.宗东碑林

 梵净山山门运用民间工艺精雕细刻而成。过了山门,只见一片斑竹林,铺展在溪边开阔地带。竹林后的梵净山碑林共有50余块,均为国内赵朴初、启功等知名人士及书法大家的杰作,各具风格,尽展风流,把梵天佛地之风光,融进祖国传统精美艺术之中,形成别具一格的梵净山人文景观。碑林处还有一线长年不枯的龙泉,人称“圣水”,入山者必饮一口,清口甘甜,滋润六腑。据说,仅饮一口,可保游客一身正气,出入平安。

 11.薄刀岭

 是梵净山奇观之一的“脊岭横天”地段。这段景观全长约2公里,是由于第四季冰川的侵蚀,两翼斗壁后退所形成的尖背山脊。刃脊破天,流云腾雾,如一把刀刃仰置的长刀,故称“薄刀岭”。薄刀岭是发源于锯齿山下的肖家河和发源于太子石的牛尾河的分水岭中起始一段的脊岭。20多米长的地段,脊岭横空,人如蹈空而行。

 12.黑巷子

 越过薄刀岭,山路又转平缓,蜿蜒进入一片丛林中。路两旁长满黄杨、铁杉等树,由于生长在脊岭上,风急且劲,这些乔木都成了并不高大的小老树;树身筋骨嶙岣,树干古藤绕挂,均披以厚厚的苔藓。路两旁树枝互相纠结缠绕,几乎树树连理,虬结如龙,形成里许荫蔽的天然长廊,故名“黑巷子”。游人盛暑上山,一入此廊,只觉凉荫扑面,暑气全消。但觉万籁俱寂,唯林梢偶尔筛下晴光数点。

 梵净山旅游景点攻略

 梵净山

 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际生物圈成员、亚热带最完整的生物体系,栖息着黔金丝猴、珙桐、紫薇等珍稀动植物;是黄河以南地区10多亿年古老的地质台地;是天下众名岳之宗佛教圣地、全国五大佛教名山之弥勒菩萨道场。

 棉絮岭

 棉絮岭,西上梵净山的汽车终点站、西线徒步起点,海拔2000米,正前方新金顶、老金顶、凤凰山一览无余。

 在此可以看到梵净山一大奇观——万米睡佛、又为佛中佛,佛头三个、座佛两尊,寓意“五福临门”,且长达万米,为世界之最,极像大肚弥勒,千百年来当地百姓把梵净山称作“大佛山”,山即是一尊佛、佛即是一座山。

 赐敕碑

 赐敕碑——明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奉神宗皇帝圣旨而建,当时的户部郎中李芝彦撰写,对梵净山的地理位置、山形地貌、名胜古迹、历史传说、佛教兴衰等都作了记载。碑文写到梵净山是“古佛道场”,是“天下众名岳之宗”,是“上之穹隆接天、下之厚重住地”、“崔巍不减五岳、灵异足播千秋”,是名震南京、北京,倾动十三地方行省,吸引王公大臣、黎民百姓纷纷涌来朝拜的“极乐天宫”,为贵州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红云金顶

 红云金顶——山峰直立高达百米,上半部一分为二,由天桥连接两端。两边各建有一庙,一边供奉释迦佛、一边供奉的是弥勒佛。红云瑞气常绕四周,人称红云金顶,谐“鸿运金顶”。

 状若飞天游龙,又似佛手二指禅,更像人类的生命图腾。根据其形而又称“天下第一峰”。

 攀铁索而上,四面悬崖峭壁、一路古庙摩崖,主要有明万历元年的《道院》、清康熙52年的《天桥功德碑》等。中途经过灵官殿、龙头石,到达观音洞。观音洞是绝壁上的一处石穴,依山悬空建成石屋,石屋下面是万丈深谷,供奉观音。观音洞又叫做“打儿洞”,传说长期未生育子女的善男信女向金顶磕三个响头,再带一小石头丢入金顶半腰这个洞中,必得佛赐子女并降成长。观音洞外面凭空伸出一块石头—报恩石,上刻有“无德不报”四个大字。从观音洞往上为“金刀峡”“一线天”。峭壁上有一天然泉眼“定心水”。

 梵净山民族民俗

 土家族在梵净山麓,居住着土家族、苗族、侗族、汉族、羌等各族人民。在这里,可以领略到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体悟到梵净山区丰富深邃的人文文化。其中最值得称道的是书法艺术。

 土家族——自称"毕兹卡",历史上被称为“武陵蛮”或“五溪蛮”,为古代巴人后裔。印江县50%以上人口为土家族。土家歌舞有山歌、哭嫁歌、蓑秧歌、摆手舞、八宝铜铃舞、茅古斯、肉莲花等,并以特有唢呐、木叶、咚咚喹乐器伴奏。

 苗族——其分支繁多复杂、文化丰富多彩,武陵山脉的苗族先民曾被称作“黔中蛮”,史载“逐三苗于三危”,本地苗族为三苗氏后裔。苗族能歌善物,有跳歌、打跳、踩芦笙、四面鼓舞、板凳舞、反排木鼓舞等。

 古佛道场

 古人云:“天下名山僧占多。”大自然造就了梵净山的奇异风光,而佛教徒则扬名了梵净山的灵山秀水。在明朝万历以前,梵净山作为“古佛道场”,早已声名远播。在梵净山的滴水岩附近,有一块奉万历皇帝的诏令而专门竖立的石碑。碑文中写道:“此黔中间之胜地有古佛道场,名曰梵净山者则又是天下众名岳之宗也。”明朝万历皇帝之所以要下诏重建梵净山金顶正殿(寺庙),是鉴于曾经兴盛一时的梵净山“古佛道场”,因长年战乱而日趋衰落破败,即碑文所言:“天哀名山之颓,而赐以钦命僧妙玄重建金顶正殿,足为万圣临銮。”碑文中把盛极之时的梵净山“古佛道场”比作“极乐天宫”,记载梵净山佛教自开辟以来,香火旺盛,信奉朝拜的信徒如云流水涌,连王公大人都十分向往。梵净山的声名早已传入了南京、北京,倾动了十三个行省的地方长官。

焚净山是一个不错的地方,有山有水,也算作是一个旅游胜地了。但是,在焚净山其实也遮住了一个村庄的美,这里是摄影者的宝地。这个地方虽是乡村,但是这一片静谧是城市无法提供的。

在快节奏的时代里,有时候我们对美好生活的定义反倒变得很简单。闲暇之余,远离城市,去乡村呼吸一口新鲜的空气,吃一顿无污染的农家饭菜,听一曲来自大自然的天籁,..........足矣

梵净山,是众所周知的一个知名景点,而在梵净山的山脚下,还藏有一个“美丽乡村”,她依山傍水,美景如画,传说那是仙人居住过的地方。她就是,江口县云舍村

对于铜仁人来说,这个地方并不陌生,但对于外地人而言,她总是因为梵净山的光芒而被忽略。

这座宛若世外桃源的自然村落是一个生态环境良好、气候宜人,风景秀丽的土家族聚居地,素有云中仙舍之称。

与之前推荐的村子不同,随着知名度的提高,来这儿休闲度假的人渐渐多了,村民们的生活也因此而富足。但,即使是这样,云舍村的那份淳朴和简单却丝毫不减。

云舍村是中国土家族民居经典的古寨,四百余户宅舍依山傍水,高低错落,蜿蜒起伏。

一幅幅“村在画中、户在树中、人在绿中”的农家自然村寨景观令人心旷神怡。

崎岖而狭窄的青石板道路,幽深的巷道,都是历史留下的痕迹。

斑驳的青石板小路蜿蜒围绕在家家户户的房前屋后,这些弯弯绕绕的巷道好似迷宫一样,将云舍的每一户人家连接在一起。

如果没有当地人做向导,几乎很难走出去。正因如此,自古以来,云舍从来没有遭遇过土匪的入侵。

云舍的古民居多是以桶子屋、三合院、四合院为主的干栏式建筑。

也有砖瓦木结合的房屋,翘角白沿,廊椽相接,青瓦若鳞,气势辉宏,十分古朴壮观。

诸多明清古建民舍、祠堂,犹如走进那已久远的岁月。

在漫长的岁月中,云舍土家族仍然保留着自身民族的风情习俗。

独特的婚嫁习俗,悠扬动听的山歌、情歌、哭嫁歌。

古朴多姿的摆手舞、金钱杆、茶灯等民间艺术丰富多彩,源远流长。

这里的民族传统节日很多,几乎每个月一天或几天,除过共同的春节、元宵、端午、中秋、重阳等外,他们还有土家特点的“赶年”、“过社”、“六月六”等传统节日丰富多彩。

在丹寨县有苗族特有的古法造纸,在云舍村,竟也可见到“土法造纸坊”。

几根木头柱子上支起一个栅架,顶上盖着茅草便成为造纸操作间。据当地老人说,云舍村的人几乎家家都会造纸,曾经是全民造纸的士家族村寨。

这些作坊,一个个造形相似,内外相同,风格无异,但夺人眼球。古造纸作坊在云舍是一处不同于人们常见的那种远古的“山水画”,而是一处真真切切的实景,是一处“秋水共长天一色”的风景。

虽然手工造纸的时代早已过去,但希望这一技艺能一直传承下去。

云舍村有一个神奇的神龙潭,之所以说他神奇是因为三奇:一是深不可测;二是能预报天气;三是不定期的泉水倒流。

神龙潭又称云舍泉,俗名龙塘、犀牛塘,为下降泉,泉眼极底,是个一暗河出口。

神龙潭泉水水流量大,水质优良、甘甜可口,自古以来就是云舍村土家人生活饮用和农田灌溉的生命之源。

龙潭的神奇还在于有时朗朗晴天潭会水自个潮起潮涌,不时大雨将至,久雨有时潭水落潮,如神龙吸水,不日必见晴天。潭水流出成龙潭河,其小河清澈透亮,流经村寨户前的河流。

云舍就是一个无论你走到哪个角落,都会发现一幅村中美景的地方。

云舍村民们劳作的身影随处可见;

这样的洗衣方式,你多久没见到了呢?

还有无忧无虑的孩童们嬉闹玩耍的美好画面;

夕阳西下,也许你还会遇到放牛回家的人;

雨后的云舍,可以近观眼前山间的云雾缭绕;

或者,静静的坐在河边,悄悄的拍下鸟儿落地休憩的瞬间。

在云舍村可做的事情很简单,就是,穿行于青石板铺就的巷道,漫步在粉墙青瓦的土家四合院,品尝清新爽口的农家饭菜,体验种菜摘果的农事所谓幸福和满足,也就是如此了。

云舍村与凡俗世界总是保持着合适的界距,永葆那份云之外、天之涯仙乡古寨的古朴、纯洁与超然、散淡。

去到江口,美食有哪些呢?

这必然是很多吃货会关心的问题。

位列第一的当属江口米豆腐,提到这个东西,已然流了一地口水,这实在是我的最爱。

江口米豆腐

在江口县的大街小巷都会见到这种小吃,两块钱一块,已切好的小块放在碗里,浇上秘制的辣椒,别提有多美味。

江江夜市生煎包

位于江口县民俗街,专营特色生煎包,白天不营业,只做夜市。用鲜肉做的小包子在平锅文火慢煎,鲜肉与面粉特有的香味在火的作用下,慢慢弥满在整条街的上空。

 
友情链接
鄂ICP备19019357号-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