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两缸三缸四缸发动机的区别:
1、区别一:缸数不同。

两缸发动机有两个气缸;三缸发动机有三个气缸;四缸发动机有四个气缸。
2、区别二:油耗不同。
缸数越少越省油。发动机少一缸,体积变小、功率密度变大,泵气损失也更小,曲柄连杆机构各零部件之间的摩擦损失、活塞与气缸壁之间的摩擦损失等等变小,散热损失降低。
3、区别三:动力不同。
四缸比二缸三缸更加保障动力输出的连贯性。发动机运行一个完整奥托循环,包括进气——压缩——做功——排气四个阶段,一个循环曲轴转两圈(720°CA)。为保持工作时的平衡,各缸点火间隔角相等。所以,将发动机设计成四缸再合适不过,各缸的点火间隔角为180°CA,曲轴旋转两圈的过程中,每缸做功一次,保证动力输出的连贯性,
省油即王道 CVVD让第五代途胜L打破日系省油神话
1976年。
萨博是由斯堪尼亚汽车公司和瑞典飞机有限公司合并,原飞机公司瑞典文缩写为SAAB,后即作为公司轿车的标志。瑞典萨博(SAAB)汽车公司脱胎于飞机制造企业,并于1947年推出了首部具有领先科技水平的SAAB92型轿车。之后萨博涡轮增压汽车发展历程如下:
1、1976年,Saab萨博成功地将涡轮增压技术首次运用到了Saab 99 Turbo车型上,从而引领了行业风潮。
2、1977年,在法国法兰克福德国国际汽车及配件展上,Saab 99 Turbo涡轮增压汽车引起不小的轰动。
3、1980年,萨博引入了自动性能控制系统,它通过提高或降低涡轮增压,调整引擎在各种级别下工作。
4、1983年,Saab 900 Turbo 165也被称为Aero型汽车,是世界上第一辆采用十六阀涡轮引擎的汽车。
5、1984年,Saab 9000的诞生,标志着萨博已经成功进入高档汽车市场。其中Saab 9000 Turbo涡轮增压汽车由于它的车内空间开阔,便它在美国市场,获得了“大轿车”的美誉。
扩展资料:

最早的涡轮增压器
瑞士工程师Alfred Büchi发明了世界上第一个由废气驱动的涡轮增压器,并于1905年取得该项发明的专利,该增压器最初被应用在了柴油发动机上。随后爆发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涡轮增压技术开始被应用到战机上,主要是为了解决战机在高空中,因空气中含氧量下降所导致的发动机动力下降问题。
参考资料:
相信很多懂车的朋友都应该听说过“本田大法好”、“VTEC is Best”、“买本田发动机送车”等耳熟能详的段子,这些话看似戏谑,但实际上背后也反映出一部分消费者对本田发动机的认可,尤其是对“VTEC”的情有独钟。而VTEC技术是上世纪90年代的产物,至今已经过30多年,虽然曾经一时无两,但随着汽车发动机技术的日新月异,众多车企都将高昂的资金投在发动机技术的研发上,越来越多的新技术应运而生,这也让长期独占鳌头的VTEC遇到了自己的对手。Hyundai Smartstream新一代动力总成技术的加持使发动机燃烧效率最大化,其中可与VTEC相抗衡的CVVD连续可变气门持续期技术,更是保障了北京现代产品在提供澎湃驾驶乐趣的同时,将油耗控制在最理想范围之内。
CVVD的诞生,从宏观角度来看,是品牌将环保理念融入到技术中的一次尝试,该项技术融合了现代汽车兼顾油耗、性能、环保的理念,突破了发动机可变气门控制技术的瓶颈和限制,被认为是可变气门控制技术研发领域中近30年最值得关注的技术之一。
大部分汽车消费者在初次听到CVVD技术的时候,难免会感觉到有些陌生,但是VVT、CVVL、CVVT相信大家都听说过,那么 CVVD与这些技术的区别,是什么呢?
众所周知,当前的燃油发动机都是四冲程发动机,遵循“进气—压缩—做功—排气”四冲程模式循环运动实现能量转换,可以比喻成人类的呼吸,而如何使呼吸更为顺畅自如,以便提升发动机性能,是发动机工程师们重点研发的方向。在发动机技术领域中,CVVT与CVVD都可以做到这一点。
CVVT技术根据发动机的不同工作状态,通过调节气门关闭的时机,从而提高发动机的动力性能,提高燃油经济性。不过,CVVT的“致命伤”在于,它只能针对气门的开启时机进行改变,对气门的开启时长无能为力。
而CVVD与CVVT的区别就在于,既可以控制气门的开启时机,也能控制气门的开启时长。通俗点来解释,就是既可以控制什么时候呼吸换气,也可以控制闭气吸气多久,想象成一位游泳运动员就更加生动形象了。
说了区别,那么CVVD的核心优势是什么?技术价值又高在哪里呢?因为CVVD技术在CVVT优点的基础上做了进一步优化,因此这项技术做到了根据汽车不同的行驶状态控制空燃比,从而实现整套系统的进步,赋予发动机更高的性能。就是说,在CVVD技术的加持下,发动机在输出功率较低的定速行驶情况下,可将进气气门的开启时间持续至压缩冲程的中后期,以此减少压缩时产生的阻力,有效改善油耗。而当车辆加速行驶时,则在发动机压缩冲程初期便关闭吸气气门,以此达到最大限度地增加燃烧所需的空气量,由此提升发动机扭矩,提升加速性能。
有人曾提出质疑,当代发动机循环模式主要分为三种,分别是油耗率优先的阿特金森循环、侧重性能的米勒循环,以及平衡油耗及性能的奥托循环。如果说到降低油耗,采用阿特金森循环技术的发动机不是也能达到类似的效果吗?

实际上不是的,阿特金森循环发动机虽然能够降低发动机的油耗,提升热效率,但由于这种技术降低了发动机的功率密度,在低转速的区间无法改善功率低、扭矩低的缺点,只能配合电动机作为混动车型的动力单元使用,因此,与CVVD相比,其技术价值并不算高。
CVVD技术的价值在于,它突破了单一固定的循环模式,可根据定速行驶、加速行驶等行驶条件,合理控制气门开启持续时间,从而同时发挥出三种循环模式的最优效果。这样一来,不仅为发动机进行了“减负”,还将燃油效率提高了5%,为用户带来了更经济的用车生活,在车辆在动力性、经济性和环保性上做出了完美的平衡。
虽然新能源车型势头正盛,但是众多厂商依旧苦心研发,努力提高传统内燃机技术水平。以北京现代第五代途胜L为例,凭借CVVD技术的加持,第五代途胜L实现了堪比轿车的6.0L/100km的超低油耗,同时,作为一台SUV车型,它并没有舍弃驾驶体验,依旧为消费者提供了强劲的动力感受。
可以说,在环保课题越来越受重视的今天,在大部分产品以牺牲动力为前提节能减排的大环境下,CVVD技术的出现打破了这一僵局,通过过硬技术实现高能低耗,真正实现“鱼和熊掌”兼得的效果。因此,过去有“VTEC is Best”的说法,而现在也应该有“CVVD YYDS”的理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