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168?评测问你一个问题:朋友或者同事向你借手机,你能否毫不犹豫地将自己的手机借出?相信大多数人都有一丝犹豫。因为手机已经渗透进我们的日常生活,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一些不愿意被分享的内容存在于手机当中,可能是一张、可能是一段视频,万一手机借出去被他人有意无意间看到,不论是多么亲密的人,多少都有些尴尬。
这些藏在我们手机当中的隐私应该怎么保护,怎样化解上面的小尴尬?国美GOME K1给了我们一个完善的解决方案,作为首款支持虹膜识别的国产手机,国美GOME K1内建了安全双系统,数据全部隔离于传统系统存储,并以虹膜作为进入的唯一凭证,安全性可想而知,而在真正体验之后,这款手机在安全方面的特殊设计的确令人惊喜。

安全便捷的虹膜识别
目前,虹膜识别是移动端最为安全的生物认证方式。由于虹膜的高度复杂性,提供了至少266个可供捕捉的特征点,远高于主流指纹不到60个的特征点。这就意味着,十亿人当中可能才有一个人会与你的虹膜信息匹配,并且虹膜并不能复制,生物死后直接失效,是证明一个人身份的独有ID,安全性可见一斑。
虹膜如此特殊,获取和识别更需要专业的硬件与技术。国美GOME K1的正面除了常规的前置摄像头外,还额外配备了红外LED以及虹膜识别摄像头。启动虹膜识别时,前置摄像头会率先确定用户的眼睛位置,然后红外LED发射红外线,虹膜识别摄像头透过红外线获取虹膜图案信息,进而与预先设置存储的虹膜新机进行比对。
从体验上来看,依托于先进的算法,国美GOME K1的虹膜识别速度极快,以日常操作手机的姿势,国美GOME K1几乎在检测到虹膜的瞬间可以完成。另外由于配备了专业的红外传感器,使得虹膜识别在夜间也可以正常工作,带来便捷体验的同时,更加安全可靠。
隐蔽的安全双系统
正是由于虹膜识别极高的安全特性,国美GOME K1的安全双系统功能就显得更加贴心可靠。安全系统中可以存放用户的隐私应用、、文档等所有格式的信息,而虹膜作为开启的唯一凭证,相当于为隐私加了一把牢靠的锁,只有自己可以开启。
▲ME Key设计
国美GOME K1的安全系统并没有入口,任意界面长按侧边的ME Key按键就可以进入虹膜认证界面,刷眼不到0.2秒即可识别,识别成功直接进入安全系统,没有任何的拖沓,与正常系统无缝对接。相比于某些安全手机直接设置“隐私空间”入口的此地无银做法,这种设计显然更为安全讨巧。

安全系统内的数据采用安全算法,并加密储存在独立空间中,只有通过安全验证才能进入系统,进而读取其中资料。而虹膜是进入安全系统的唯一凭证,即使被其他人偶然呼出,也不能轻易破解。这与其他手机通过密码加密的方式有着显著不同,毕竟密码可以被试出来,而虹膜只有本人才能开启,安全性显著提升。
总结起来,以虹膜识别的安全性作为支撑,配合系统安全方面的匠心设计,国美GOME K1的安全体验更为完善,直接保护我们的“小秘密”。再回到文章开头的问题:朋友或者同事向你借手机,你能否毫不犹豫地将自己的手机借出?如果您用的是国美GOME K1,相信您会毫不犹豫的借出,因为它足够安全。
使用安全性
虹膜识别无疑具有优势,虹膜是我们眼球的组成部分,其在胎儿发育阶段形成后的整个生命历程中保持不变,和指纹一样,每个人的虹膜都是独一无二的,而且和指纹相比,最大的优点就是使用虹膜识别的时候不会留下任何物理印记,不容易被盗用,另外由于虹膜识别只能检测活体信息,因此拿照片、视频都是无法蒙混过关的,安全性方面占优;
使用范围方面:使用便利性

指纹识别在这项中占优,至于为什么,只要看虹膜识别的过程就知道了,首先需要拿起手机,亮屏,然后把双眼移动至前置摄像头的识别框,等待识别完成,可见过程比起指纹识别来是比较繁琐的,无论是后置还是前置指纹识别,基本在拿起手机时就已经可以同时进行识别并解锁了。
使用范围方面
暂时来看指纹识别具有优势,目前Galaxy
Note7的虹膜识别仅仅只是用于屏幕解锁以及验证三星账户,当前可使用范围并不大,相对于已经高度成熟的指纹识别,虹膜扫描现在才刚刚处于起步阶段,还需要一定的时间进行改善,用户也已经习惯了使用指纹识别功能,在未来虹膜识别能否取代指纹识别还是个未知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