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知常:“高参” 、“军师” 、“顾问”一肩挑
对于学术界,潘知常是位著名的美学家、传播学家。同样对于媒体和南京市民来说对他也该是再熟悉不过的,长期以来,他在地区形象、政府形象、旅游形象、企业形象方面完成了许多成功的策划,是著名的政府高参、企业军师。而且,他还是媒介顾问,媒介策划是他的强项。蜚声全国的民生新闻 —— 《南京零距离》、《直播南京》、《1860新闻眼》都是他直接参与策划的品牌栏目。目前,他还担任了海南广播电视总台业务顾问、海口广播电视总台业务顾问、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新闻中心业务顾问等等,奔波于北京、上海、天津、海南、合肥等地。当被问及媒介策划的奥秘,他淡淡一笑,说:讲“好故事”与“讲好”故事!这,是他所关注的,亦是他在教学中所要求于学生的。 做客厅新闻

潘知常教授经常对学生说:要一手抓学术,一手抓业务。而且两“手”都要硬。他自己也是如此。在“业务”方面,连多年从事媒介的人对他都很佩服。这个业务,就是“媒介策划”,在这个方面,他应该说是颇具盛名。他所参与的一系列关于民生新闻的成功策划,让南京这座城市在新闻传播业界很是红火了一阵。当谈到这些成功的媒介策划时,潘知常教授显得很坦然,他说,“我当初的想法是要把节目做成架桥式的,最好是个立交桥,而不要做砌墙式的节目。是想让电视媒体成为‘信息的绿色通道’,做南京人真正关心的信息……是客厅新闻,做到讲‘好故事’与‘讲好’故事……”,他的这个简单而单纯的想法正是后来在南京家喻户晓的《南京零距离》、《直播南京》、《1860新闻眼》等品牌栏目的雏形。现在,这些栏目真的成为了南京的新闻“立交桥”,也真正成为了百姓所喜爱的“信息的绿色通道”。
在潘知常教授的眼中,民生新闻的真正成功不仅仅在于做到了“三贴近”,而更在于媒介说话方式改变。有别于之前的写论文式的新闻播报方式,民生新闻带来的是一种讲故事式的新闻播报方式。民生新闻的出现真正体现了百姓的知情权这一新闻根本要求。对于如何做好在电视上“讲故事”,潘知常教授举了一个形象的例子:城东与城西同时发生车祸,作为报道的地方媒体,倘若只是简单的报道说是发生两起车祸,一个在城东,一个在城西,这样是无法吸引人的。报道者要在两起车祸中找到不同点,两起车祸中或许城东的是因为醉酒驾车,而城西的是因为违章驾驶,这些内在的特殊点是人们所关注的,从这个特殊点出发,就可以找到民生新闻所需要的故事了。而南京的民生新闻的品牌栏目有着如此高的收视率,也证实了讲故事式的新闻播报方式的魅力。
对于潘知常教授策划成功的几个品牌栏目,潘教授笑着说,“在这方面,我也没有做出多少成绩,只是其中的许多人中的一个,而且尽力而已。……我参加了江苏、南京的许多媒介栏目的策划。重要的如江苏电视台的《南京零距离》,这个栏目被称之为‘中国社会新闻节目的革命的发起者’,也是‘民生新闻’的始作俑者。在节目策划之初,我也是应邀参与的策划者之一。后来南京市委宣传部的部长和南京电视台的台长也希望我帮助他们策划一档类似的节目。这样,我和其他几个专家又参加了南京电视台的《直播南京》的策划。现在,这两个节目在江苏的收视率都是最高。在这以后,我又参与了江苏卫视的《1860新闻眼》等节目的策划。”他的这番真实而坦然的谈话,多少让我们明白,这些让南京人耳熟能详的栏目,潘知常教授的策划都是必不可少的。 全国示范的典型
不仅仅是南京媒体,潘知常教授还为政府形象的塑造做过众多很成功的策划。南京市民们非常熟悉南京的市民精神:“开明开放、诚朴诚信、博爱博雅、创业创新”;还有2003年非典时期南京市民抗击非典时非常熟悉的著名口号:“非典终将倒下,城市精神永存”;以及2003年的“万朵鲜花送雷锋”活动等。这些,其实都是出自潘知常教授之手。
2003年的“万朵鲜花送雷锋“的活动就是其中最成功的范例,并且成为了全国学雷锋活动的一个典型。宣传部门每年都要组织“学雷锋”,但是效果都不是很好,潘教授建议他们“在精神文明建设中要计算投入产出”,要尽量少做或者不做“劳民伤财”的事情。宣传部门的领导很开明,就让潘教授负责策划,他就出了“万朵鲜花送雷锋”这么一个主意。具体来说就是,在全市宣布,从2003年3月2号到4月2日,在每个区的“文明办”都设二十四小时开通的热线电话,任何人只要你见到了身边的好人好事,都可以打电话推荐,经过核实后,如果事实属实的,就马上派香车美女给对方送鲜花。宣传部从厂家搞了几辆赞助的车,装成花车,找了几个漂亮女孩,天天去送花。结果,送了一个月,南京人都很欢迎。市民最大的感受,就是觉得生活变得可爱了,南京变得可爱了。这正是潘教授所要的效果,因为他在讲美学时经常强调,审美不是牛虻,而是蜜蜂,审美就是在生活里发现可爱的东西。潘知常教授经常讲,“确实,在生活中‘不如意事常八九’,但是我们却一定要‘常念一二’。社会上固然有很多不好的地方,但是总还有‘一二’好的地方,因此我们要‘常念一二’,并且要将它‘储蓄’起来,要储蓄爱、储蓄美、储蓄光明,并且把它们发扬光大”。后来,这个策划被中央“文明办”作为成功策划以文件附件的形式下发到全国,要求各地学习。
不仅如此,潘知常教授还参与了南京的第一届“世界历史名城博览会”的策划,使得“世界历史名城博览会”成为树立南京形象的一项重大活动。2004年潘知常教授又提出了一个新的建议,要把南京建设为“和平南京”,指出南京要左右开弓,要打两张牌,一张牌是:“文化”,一张牌是:“和平”。现在,经过他和其他人的共同努力,“文化南京”、“和平南京”,已经成为全市的共识。 数目庞大无法细数
除了成功的媒介策划和政府策划,潘知常教授的地区形象的策划同样做的很成功。例如,南京仙林大学城的文化特色策划,南京河西新区的文化特色策划,南京白下区的形象策划,南京市的城市形象策划,江苏文化大省建设的策划,苏州沿江旅游形象的策划以及淮安、连云港等地的旅游形象策划等等,还有一些较小的策划,由于数目很多以至于潘知常教授都无法一一细数。直接点说,在南京大学潘知常教授绝对是最繁忙的教授之一,各种不同的策划活动使得他经常一刻不停地奔波于全国各地。而在南京大学的新闻传播学院,潘教授的科研项目也是最多的。这让我们联想到:他曾经以自己的智慧为多少地方雪中送炭,或者锦上添花啊?!
正如所有了解潘知常的人说的那样,潘教授的话会让人眼前一亮,他在谈话间会在不自觉间就紧紧吸引了对方的注意,他往往从一点出发,但是又发散出去,左右逢源,再加上一流的口才和记忆力,总是能把一场哪怕是话题枯燥的谈话也变得多姿多彩。对于潘知常的采访结束也是在这样的生动交谈中进行,而且,也是在这样的快乐中结束的,带着潘知常教授一贯的自信与睿智……
(原文载《江苏科技报》2007年1月13日,记者:施颉婧)
购买软文靠谱吗?
1.河南大学.生娶同学妈妈
刊播时间2017年1月2日
“新闻”1月2日,中.国青年网刊发新闻《大学.生娶同学妈妈 背后隐藏的真.相竟是这样》,新闻来源显示是宁夏在线,文中称:一位21岁的帅气大学.生迎娶一位比自己大了34岁离.婚中年大妈,然而这位大妈竟然是自己大学同学的亲生.母亲。人.民网、中.国日报网、网易等纷纷转载。
真.相1月3日,河南省公.安厅官方微博“平安中原”辟谣称,类似谣言已在多地传播数年。经警方调.查发现,早在2013年类似的消息就曾出现,涉及广东广州、江苏无锡、福建平潭等不同地方。这些消息内容雷同,所用的配图也几乎一致,并都提及某种保养品或美.容项目,涉嫌恶意营销。
点评这条“新闻”除了猎奇之外,看不到有何社.会价值。对这样没有明确时间、地点、人物等要素的稿件,一看就会对它心生狐疑。本刊微信公号曾刊文对这条新闻的传播链条做过梳理,过去几年其多次改头换面出现在各种网络媒体上,此次假新闻的源头指向一个叫“宁夏在线”的网站,但是原始页面已找不到,各媒体不负责任地“抓取”转发,引起新一轮的热炒。警方的通报表明,这些“谣言”的背后有商业动机,发布者故意炮制虚假新闻以牟利,媒体则在客观上成了这种恶意造.假者的帮凶。
2.“姚方案”因被认为不合国情全遭否决
刊播时间2017年2月28日
“新闻”2月28日,广州日报刊发.报道称:国内知名篮球媒体人杨.毅在其公.众号中爆料,封闭进行的中.国篮球代.表大.会上,此前刚刚接任篮协主.席的姚明提出了联赛改.革方案,包括延长联赛,联赛实行南北分区;缩短国.家队的集训时间,采取美国“梦之队”式的邀请制.度;取消亚洲外援,实行四节四人次方案,结果全部遭否决。之后此消息被各大新媒体平台热传。
真.相3月1日,中.国篮协举行例行通气会,篮管中心副主.任、篮协秘.书长白喜林辟谣称:“最近,网上自媒体登出‘姚明改.革提案不符合国情被全部否决”的消息,事实是从23号换届大.会以来,根本没有这样的情况发生。甚至有人描述我们是‘封闭的中.国篮球大.会’,但这个代.表大.会不是封闭的,是公开的、透.明的。我们没有进行任何提案议案的活动,这和网上说的完全不一致。”
点评事情的起因是篮球评论员杨.毅发表在公号上文章《姚主.席,那么干不行》,经过各大门户网站和自媒体的转载与改写,就变成了姚明提案遭否决,甚至引申出姚明篮协主.席不好当等新闻。事实却是“根本没提案,谈何否决?”中.国篮球的改.革由姚明牵头进行规划,引发关注在所难免。正如红网的评论所指出的,虽然这是一则虚假新闻,但是它反映了“很多人对姚明的期待和对改.革方案施行阻力的隐忧”。在这个关键时刻,杨.毅发表了太有倾向性的公号文章,再经过网站“变形”式的传播,无助于改.革的进行,是添乱而非帮忙。
3.乐天董事长说中.国人没骨气
刊播时间2017年3月5日
“新闻”3月5日,中.华网刊文《辛东彬狂.妄叫嚣:只要乐天打点折 中.国人就屁颠跑来买》称:韩国的《环球新闻眼》采访乐天集.团会长辛东彬,当记者问及当前中.国人抵.制乐天,乐天集.团有何打算时,辛东彬面露笑容说:“不用担心,他们非常市侩,无骨气无血性,我们降价他们就买。根据以往的经验,他们最多抵.制一段时间,像刮阵风。”“他们更关心的是自己的利益,对国.家的责任感似乎很淡,不像我们。”
真.相3月6日,观察者网刊文《乐天董事长辛东彬说中.国人市侩没骨气?这条假新闻是怎么产生的》。文中指出,最早发布这一内容的是一个名为“蓝心阁”的网友。3月3日10点09分,这位网友在某论坛发布一条标为原创的帖子《乐天集.团会长:中.国人市侩,我们降价他们就买》。帖子的消息源为韩国《环球新闻眼》,但观察者网并未查到该媒体。3月6日,乐天发表澄清声明,否认了传言内容,声明表示韩国根本不存在名为《环球新闻眼》的新闻媒体,并且乐天集.团没有接受过任何媒体关于“萨德”与乐天在华业.务的采访。
点评每逢类似与别国有争议的事.件爆发时,就会有一批趁机消费“民.族主.义”情绪的虚假新闻被炮制出来。这起假新闻的源头是一位网友在论坛上的原创帖子,经过一位自称为作家的微博网友的转发而被炒热。我们无从知晓这位发布者和转发者的真.实动机。就此次虚假新闻的传播而言,这些网友自然要负上一定的责任,但真正让它流传开的却是我们的媒体。在将网帖内容搬到自己的网页时有没有怀疑过它的真.实性?有没有去做过必要的求证工作?
4.温州一女生因迟到2分钟被拒进高.考考场
刊播时间2017年6.月7日
“新闻”6.月7日,一则来源于温州晚.报“看温州”客户端的新闻被各媒体转载,题为《温州一女生因迟到2分钟被拒绝进入高.考考场》。文中称:7日上午9点17分,温州华侨中学考点一位考生因为迟到了2分钟,不能参与上午的考.试。现在,考场老.师、学校老.师都在积极协调、稳定考生情绪,并向她解释说明。
真.相6.月7日,浙江省温州市教.育.局在其官方微博发表通报称,温州晚.报报道的“温州一女生因迟到2分钟被拒绝进入高.考考场”为失实报道。经温州市教育考.试院调.查核实,今天上午9点17分,温州华侨职业中等专.业学校考点,温州护.士学校的一位考生迟到17分钟。按照考场规则:开考15分钟后不得进入考点参加当次科目考.试。所以该考生被拒绝进入考场。
点评这起假新闻事.件的起因在于记者受到消息来源的误导。当地教.育.部门的通报则明确指出,所谓的迟到2分钟是迟到后允许进入考场的极限时间,即开考15分钟之外的2分钟,而不是开考.后的2分钟,难怪被拒绝入内。她们希望通.过媒体报道表达自己的不满情绪,却令媒体惨遭“打脸”。虽说虚假新闻的成因并不完全在媒体,但如果在报道时向考场和教.育.局核实一下事.件的经过,就不会出现这样的尴尬了。
5.留守女.童被老.师强.奸,警方不予立案
刊播时间2017年7月5日
“新闻”7月4日,一个网名为“白衣天使茉.莉花”的网友在微博举报称,周口市西华县奉母镇第一中学两名老.师多次强.奸其在校读书的12岁侄.女,他报案后,警方威胁其侄.女,不让说出真.相,并在各项鉴定还没有出来时就出具了不予立案通知书。这条微博在网络上迅速扩散。7月5日,封面新闻以《河南疑被老.师强.奸12岁女生自称遭到威胁,警方至今未公布详细案情》为题报道,闽南网、石家庄传媒网等媒体也纷纷以类似标题报道。
真.相7月27日晚,周口市公.安局通报称,专案组对被举报老.师、同宿舍学.生及相关师生等进行了调.查核实,对被举报的案发现场进行了全面勘查,对提取的物证进行了科学检验,聘请省级医.疗机.构进行了人身医学检.查,以上检.查均未发现强.奸的事实及证据。
7月28日,新华社在《“女.童遭教.师性.侵”的诬.告闹剧是如何编造出来的?》中指出,因父母常年在湖北务工,2015年,何佳佳(化名)随叔叔何利强(化名)生活,今年6.月份,何利强发现侄.女换洗的被褥、单子上有斑迹,怀疑其被强.奸。起初,何佳佳多次予以否认,但多疑偏执的何利强坚持己见。何利强在侄.女否认被强.奸后,多次监.视其行踪,也未发现异常。何利强又独自到学校展开“调.查”长达一周时间。其间,何利强碰到后被其指控的两位老.师邵某、何某,欲调看监控视.频,两位老.师因不负责此职,未予应允。何利强心生不满并猜疑,遂逼问侄.女是否被这两位老.师强.奸。何佳佳仍然否认,但何利强为证实自己的猜疑,对侄.女进行殴.打、威.逼。无.中.生.有的诬.告之词就此编造出来。
点评这条新闻的源头又是来自当事人在微博上的举报,封面新闻等媒体将其“落地”变成了新闻。从警方的核查通报来看,举报人为了印证自己的判断,甚至不惜以侄.女的名声为代价来诬.告他人。在接到警方不予立案的决定后,举报人在多人帮助下,策划并注册了微博账号发布虚假新闻,引发社.会关注。虽然这起虚假新闻主要是由于举报人信口雌黄而造成的,但媒体在报道时未能尽到核实的责任,对所谓的“弱者”的举报信息全盘采信,而罔顾事实真.相,全然没有预判有些人会因故撒谎的可能性。

6.农妇怒撕毒蛇为儿加菜
刊播时间2017年8月10日
“新闻”8月10日,自媒体公号“长江警.笛”刊发《十.堰一农妇遭五步蛇空袭 怒撕毒蛇为儿加菜》,文中称:十.堰竹山一名农妇山中骑摩托车时,一条剧毒的五步蛇突然从天而降,将其手部咬伤。农妇想到可以为久别的儿子做一道菜,不顾危险,与毒蛇展开激烈较量。虽然腿部又被咬伤,她最终将蛇杀死。农妇对伤口进行紧急处理后通知家人,后被送往医院救治,目前已脱离生命危险。随即这篇文章被多家媒体转载,很快被推上了微博热搜。
真.相8月10日晚,不少自称知情人.士的网友在网上爆料,称此消息中提到的时间地点、起因经过全部错误。农妇的女儿也在微博上辟谣,称自己一家住在贵州省印江县,并不是湖北省十.堰市。8月11日下午,当事人的女儿接受红星新闻采访表示,其母此前并没有与蛇打交道的经历,家里虽有一个弟.弟,但母亲当时并没有“杀蛇为儿做菜”的想法。
点评新闻中描述的种种细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令人为农妇的勇气和母爱而动容。只可惜事实的真.相并不如新闻中所述。首先,新闻发生在贵州印江,却被自媒体“长江警.笛”张冠李戴为湖北十.堰,湖北日报将其当作奇闻在微博上发布时激起了印江方面的强烈反弹。其次,农妇“手撕”毒蛇的事情虽然存在,但并没有那么强的戏剧性,所谓“为儿加菜”的说法更属想当然了。就“新闻”本身而言,时间、地点、人物等要素都描述得很清楚,要不是有当事人否认,还真是很难判断真假。一些传统媒体的官微不经核实,照搬照转,这么不专.业的新闻操作,难怪招来网友一片骂声。
7.老人抚养孙.子14年考上复旦,发现“去世”儿子还活着
刊播时间2017年9月7日
“新闻” 9月7日,“重庆晨报上游新闻”等媒体转载“楚天金报微信公.众号”的报道《老人独自养孙.子14年考上复旦 发现去世儿子“复活”》,引发网友对世态人情、世道.人心的热议。文章称,王秀德是湖北襄阳市双沟镇的一个普通农.民,有三个儿子。14 年.前小儿子王.志文不幸病故,小儿媳也意外失踪,自此他开始抚养5岁的小孙.子瞳瞳。瞳瞳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去年更是以优异成绩考取了复旦大学。今年暑假,王秀德无意中看到瞳瞳手.机,发现儿子、儿媳和孙.子的合影,他才知道儿子没死,儿媳失踪也是假的。
真.相9月12日,《楚天快报》刊文,称《老人抚养孙.子14年考上复旦,发现“去世”儿子还活着》被证实为假新闻。当地媒体深入文中所说的事.件发生地核查,发现该“新闻”是捏造。经卧龙镇政.府核实,照片中的老人确为该镇谭庄村一位名叫王修德的老人,但实际是自媒体号 “麒琅曦”先前发布的《八旬老人菜地被淹》一文中的当事人。而当地警方和镇政.府介入调.查后,查出“麒琅曦”真.实身份是襄阳某监狱教育科副科长何某,目前已被单位停职。谈及撰写这篇文章的初衷,何某称,他写的是文学作品。
点评这条“新闻”里,复旦大学、死人复活都是很能吸引流量的关键词。老人独自抚养孙.子考上复旦大学,确实是正能量满满的一条“正面报道”。“新闻”里有名有姓有地点,还配上了当事人的照片,具备了新闻的基本要素。只是事情太过匪夷所思,反而容易让人生疑。事实证明,这则以新闻形式撰写的文章其实是一位监狱教育科副科长何某的“文学创作”,原本发在自媒体上。应该说,何某以自己的写作风格搞“文学创作”无可厚非,但我们的媒体不辨真伪,屡屡上当,如此“拿来主.义”岂不可悲?
8.终身创业老人褚时健去世
刊播时间2017年9月13日
“新闻”9月13日10点53分,新浪微博认证为“并购专.家、中.国金融博物馆理事长”,拥有380多万粉丝的@王巍W 发了一条微博,称“最励志的终身创业老人褚时健于9月13日逝世”。最励志的终身创业老人褚时健走了!褚时健是有名的“中.国烟草大王”,曾被评为全国“十大改.革风云人物”,1999年1月9日,褚时健因贪.污受.贿被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减刑后,2011年褚时健刑满释放。2014年12月18日,褚时健获第九届人.民网企业社.会责任奖“特别致敬奖”。2017年9月13日仙逝。虽然这条微博不到半小时就删除了,但各大媒体早已竞相转载,在社交媒体刷屏。
真.相9月13日11点32分,人.民日报客户端发文辟谣《“创业老人褚时健逝世”经核实系谣言》,文中称,人.民日报记者已和褚时健亲友联.系证实该消息系谣传。据褚时健儿子接受采访时的回应,褚老在“被逝世”时,还去菜市场走了一个小时买了菜。因为谣言越传越厉害,当天中午,褚时健特意录制了一条视.频发到网上,亲自现身辟谣。
点评这些年来总有名人“被死亡”的虚假信息在网上流传,这次遭殃的是褚时健。王巍在微博中没有透露他的消息来源,但显然没有向老人家属求证。尽管不到半小时王巍就删除了微博,但大V的能量还是不容小觑,这条消息已在瞬间不胫而走。有.意思的是,媒体热衷于抢发王巍发布的假消息,在消息被否定后,却常常不愿意跟.踪澄清、辟谣、更正信息,听任其继续谬传。多年来,类似名人“被死亡”剧目频频上演,令诸多当事人不堪其扰。但媒体却似乎很少从中吸取教训,于是“被死亡”事.件绵绵不断,屡禁不绝,为公.众所耻笑,情何以堪?
9.三名女子赴韩整形离境在海.关被扣
刊播时间2017年10月9日
“新闻”10月9日,东方头条国际频道刊登《三名中.国女子去韩国整容 因和护照照片不符滞留机场》称,据外媒报道,三名中.国女子趁着假期去韩国整容,回国时因为外貌和护照上照片不符,导致滞留韩国机场。面部整容通常需要一些恢复时间,这三位女士准备登机的时候,脸部肿.胀,包裹.着绷带。三人滞留机场的照片吸引了许多网友的关注以及引发幽默的评论。香.港《东方日报》等媒体纷纷转载报道,内地多家媒体随即跟进报道。
真.相10月11日,腾.讯较真频道辟谣:《较真独家对话拍照者,还原“整容三女机场被扣”假新闻始末》,称拍摄者介绍,10月5日下午1点多拍照发了朋友圈,照片拍摄地是韩国首尔东大门新罗免税店地.下一层会员中心,这家新罗免税店位于首尔市中区东湖路249号,并非网传的机场和韩国海.关。三位女士当时也不是被海.关扣下,而是在排队等待办会员卡。
点评在脱离具体情境后,很容易被人误读。这条新闻就是非常典型的表现,上的内容是真.实的,而围绕产生的图说却与事实毫无关联。我们无法勾勒出这条假新闻产生的全部链条,唯一能确认的就是社交媒体成为虚假新闻出炉的温床,而新闻网站则成为“鉴定者”“背书者”“确认者”。从朋友圈到微博,再到新闻网站,一条虚假信息实现了向新闻报道的“成功”一跃。
10.莱阳14岁神童与麻省理工学院签约
刊播时间2017年12月1日
“新闻”12月1日,山东莱阳教.育.部门通.过官网发布山东莱阳小神童的消息,多家媒体对此进行了报道——6岁编程、8岁建网站、13岁创办公.司、14岁被麻省理工录取成为“预科生”,参加高峰论坛、发表主题演讲、参加国际大赛获奖……自古英雄出少年,14岁少年考入世界最顶尖大学,创造了莱阳教育年龄最小考入世界顶尖大学的历.史。此外,他还收到了清华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和南方科技大学等国内外知名大学发出的考察函。
真.相12月11日晚间,莱阳市教育体育局发布《关于“莱阳第二实验中学李某某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成功签约”事.件的调.查处理情况》。称,由于核实不严,导致12月1日发布的“莱阳第二实验中学李某某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成功签约”为失实消息。12月11日,华南理工大学官方微信也发布消息称:“经核实,我校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并未向该同学发送过此邮件,该学院办公室也没有姓名为王.坤的工作人员。”麻省理工学院曾对北.京青年报报记者回.复称,不会主动去签下一个学.生,所有的学.生都是在高中最后一年开始申请。
点评这起事.件早在山东莱阳教.育.部门发布消息时,就引起了网友们的质疑。据媒体披露,稿件系由莱阳教育系统宣.传员所写,是“宣.传需要”。直到11日,不得不再发消息进行澄清。这样一则报道提.供了很多信息,看似真.实但也很容易证伪,却偏偏无人核实。主要原因在于, “神童”的话题能够引起公.众的强烈兴趣,而发布消息的又是当地的教.育.部门,有了政.府部门的背书,媒体就自然放弃了对信息的核实。后续的新闻虽然热闹,但对当事人为何造.假却言之甚少。国.家机.关通.过自媒体直接发布新闻,是融合媒体时代的重要特点,它们的信息具有较高的可信性乃至权威性。但由于国.家机.关自媒体操作者一般缺乏新闻专.业训练,同时出于自身利益考量往往可能使有关信息带上自己的主观意图,发生夸大、偏差,甚至成为虚假新闻。这个问题有待研究解决。
最有效的祛斑方式应该是分析自身色斑形成的原因进行去除。也就是科学的祛斑方式。
祛斑单单只依靠一种祛斑产品是不能够把色斑去除的,首先要分析身子色斑形成的具体原因,根据色斑形成的原因选择适合自己的祛斑方式和正规的祛斑产品才是科学的祛斑方式。
想要彻底的祛斑,首先要知道斑是怎么形成的,从问题的根源出发,才能更好的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办法。知道原因,我们在祛除斑的时候才能事半功倍。
遗传因素:雀斑很多都是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月经周期:雀斑也有与月经周期有关,女人比男人更容易有雀斑;
日晒因素:主要是阳光紫外线照射对肌肤的伤害,会使黑色素分泌沉淀,夏季在紫外线照射下,雀斑的颜色就会加深,要做好及时修复
精神压力大:精神压力大必然会分泌肾上腺素,长期受到压力的话人体的代谢平衡就会被破坏,皮肤所需要的营养供应就比较缓慢,色素细胞就会变得活跃。
色斑的形成原因是比较多,大致就可以分为外部原因和内部原因。
除了选择使用适合自己的祛斑方式之外,在日常生活中还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保证良好的作息时间,不要熬夜;
洁肤是美白基础
每一次洁面时都要很认真,彻底清洗干净肌肤,能对皮肤毛孔进行特别的调理,在使用美白、保湿等护肤产品时也能让养分更好的进入肌肤底层,进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爱化妆的朋友们要用完卸妆产品,还要使用洁面乳进行二次清洁,确保肌肤没有化妆品残留物。~防晒是首要任务
不论是夏季还是冬季,天气阴或晴,都要做好防晒工作。即使没有阳光,紫外线也还是无处不在,所以防晒工作要成为你的习惯。要尽量避免日照强烈时出门,涂抹防晒霜是防止皮肤晒黑、晒伤和光老化的有力武器。要记住每隔两三个小时还要补擦一次,才是一套完整的防晒程序。祛斑方法是关键
想要尽快的祛除脸上的斑点,就要找到一个有效的祛斑方法——使用祛斑霜。不过选择祛斑霜的时候,一定要选择好的祛斑霜,比如 内外结合 双向祛斑的产品,祛斑就很不错,可有效解决面部各类色斑问题。维生素至关重要
避开光敏感食物,多摄入富含维生素A、C、E等食物,这些成分不仅能调节人体机能,提高免疫力,还能改善皮肤组织,抑制色素沉着。平时多吃富含维生素的水果及蔬菜,如番茄、山楂、橘子、卷心菜等,能增加皮肤的活力,让皮肤白皙透亮。日常饮食需谨慎
注意果蔬食用,进行区别对待,尽量避免食用一些感光类的食物,比如:红薯、马铃薯、波菜、韭菜、芹菜、香菜、白萝卜、豆类等,这些蔬菜让爱长斑的皮肤更容易长出黄褐斑。一般而言,含有挥发辛辣气味和特殊气味的蔬菜大部分属于感光蔬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