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是车主,补充几点吧:
1、有人说坐着不舒服。我的理解这车减震偏硬,这样的好处是操控性好,缺点是过颠簸路面时,坐在后排的舒适性比轿车要差一点。

2、关于发动机。这车用的是长城自产的4GW15发动机,模仿了原丰田的一款原型机,在我看来基本是成功的,这款发动机目前被长城广泛的用于M2、炫丽、腾翼C30几款车上,几年下来已经相当成熟,机子本身带VVT、正时链条等,油耗也比较理想,噪音也不大。我目前开M2在城市路况和郊区路况各占一半的情况下能够达到7.2升/百公里的油耗,当然堵车严重就不能保证了。
3、建议你到汽车之家长城M2的专门论坛里面去看看,那里是目前M2人气最高的一个论坛,车主较多,关于发动机和舒适性方面的帖子也有不少,搜搜即可。
4、楼上的车主说的基本同意,但是对小毛病的问题本人看法有点不同,因为你说的玻璃升降问题我开了1.2万公里了还没有遇到过,应该是个案。其实这车比较普遍的问题是头几批车后排座椅卡扣异响问题,最近出的车基本没有了,我们较前的车主基本都是缠胶带解决了。另外早期还有个别车哨音问题,最近的车也基本没有了。
总之在纯国产车里面,长城还是一个踏踏实实做车的企业,这个车还算值。
“盒子车”在国内没有市场,长城M2虽然有点很多但没有复产的可能性。
酷熊、长城M2、起亚秀尔、中兴C3,这些小盒子车除了M2热销过一段时间以外其他三台基本是上市即预冷,原因无非是这种日系Kcar的审美标准与国内消费者的大众审美相悖,即使实用性很强……

长城M2的原型车是长城酷熊、酷熊的原型车是丰田2B,可以说M2的失败是深受酷熊的影响,过于方正的车身使用了相当犀利的车头设计,感觉是有些违和的,不过这是从大众心态分析、个人非常喜欢这种味道。其次找小损样代言多多少少有些拉低该车的整体形象,有一种让国际化造型穿上大棉袄二棉裤的感觉,代言人真的很重要。
在酷熊快速预冷之后长城修改了整体设计感,让一台Kcar风格的小车成本为硬派小越野,虽然是承载式车身而且也没有四驱,但外观设计确实很硬朗。其次空间也非常霸道,车身尺寸4011*1744*1735、轴距2499mm,尺寸等级仅属于小型SUV,但是立体空间和扩展使用空间不输A级车。
从实用的角度来看M2不应该预冷,不过这M2的推出13和13款的节点长城同步推出了哈弗H6,在这一阶段国产车能被接受一定是足够大气,又宽又高又长的SUV而且得长得挺像主流合资车往往才能被认同。
在H6这种车的对比下M2的感觉更像是玩具,喜欢这种风格的群体在这一阶段多为购买力不足的年轻人,有一定积蓄可以负担购车的中青年群体往往审美从众;这些原因决定了M2在消化完垂直度很高的消费群体后,这台车必然要停产。

而今天仍不是复产M2的最佳时机,A0级车身长度往4.4加长、B级SUV往4.7米以内缩短,在实用主义和双积分的影响下中型SUV越做越小、小型SUV越做越大,M2仅不到4.1的长度会很尴尬。
如果加长这种风格不到4.8米以上没法看,长度在4.3~4.6米之间多少会有些不伦不类;所以这台车在消费市场仍不能接受A0级个性大玩具的时期没有复产的必要,除非上非承载式车身、纵置四驱加差速锁,价格翻一倍正正好。
哈弗M2是一台挺有个性的小车,想玩这台车可以尝试淘二手,停产车也谈不到保值率,运气好的话几千块就能找到老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