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食是最能勾起小孩子食欲与馋虫的人间美味,哪怕吃出蛀牙来,也在所不惜。糖果可是我小时候甜食的主要来源,妈妈曾说我嘴里后面的槽牙被虫蛀的都发黑了,除了糖果,就是家里的饭桌上偶尔出现的糖三角了,咬一口,满口流糖,不用吃菜,白嘴吃就能吃一个,那种热糖烧嘴的滋味和感觉到现在还能记得。
每天下午五、六点钟,小区门口便有一位推着小三轮车的大爷,车上用干净的白棉布盖着鼓鼓的馒头、发糕、糖三角…几样蒸得白白胖胖的面点,说是老伴儿今天在家刚做完的,这一小车的吃食用不了多久的时间就能被陆续下班回来的人们买完,有的是一大袋一大袋的买,都说吃后感觉特别好吃。

今天,我决定自己做一次糖三角。喜欢的你一起来试试吧~
一、糖三角的制作方法:
原料:面粉300克,酵母3克,白糖10克,温水150克,红糖、桂花适量
制作方法:
步骤1:将300克面粉倒入大碗里,加入白糖10克;酵母3克放入小碗中,用150克温水(30度的水温即可。)将酵母搅拌均匀、化开。
步骤2:向面粉中少量多次地加入酵母水,边加边用筷子将面搅成絮状;最后用手将面揉成一个光滑的面团(面团表面最好不要有面疙瘩,如果有就再多揉二分钟直至光滑),盖上盖子放置温暖处,等待发酵。[此步注意:有经验的大咖会觉得发面根本用不上白糖;不过,加了白糖,会更有利于促进发酵,减少发面的时间,如果你习惯了不放白糖也是可以的。]
步骤3:在醒面的时间里,我们来准备馅料,在小碗中倒入红糖,加入少许面粉、桂花,搅拌均匀即可。[此步注意:如果红糖颗粒过大,最好用勺子搌碎。另外,糖里加面粉是为了让糖蒸好后更加浓稠,不至于一掰开糖三角后糖流的到处都是,也可以防止蒸的时候糖太稀了流出来。]
现在来回顾一下判断面是否发好的三个要点:(以下三点如果全部都出现,说明面已经是发好的了。)
1:面团明显膨胀变大,至少是二倍,而且表面呈蜂窝状。

2:用食指在面团上戳个洞,不回缩。
3:用手提起面团,会呈现拉丝状。
1.将发酵粉与面粉搁在一个大盘子里头,搅拌均匀。
2.分次加入清水,搅拌成絮状。
3.揉成面团。
4.盖上拧干的湿布。静止1-2小时。
5.面团发酵到里头空隙多,毛孔大亦可。
6.取一块面团,揉挤出空气,搓成长条。
7.切成等大的剂子。

8.将剂子擀成饼皮。
9.将红糖搁饼皮上。
10.合上饼皮的三边,就成了三角型。
11.同上步做完所有剂子,将做好的红糖三角盖上湿布静止15分钟。
12.然后上蒸笼,冷水下锅,大火蒸10-15分钟亦可。关火后再静止三分再掀盖。防止面皮回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