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的工艺品有莺歌陶瓷、美浓纸伞、民雄葫芦、花莲石雕、竹山竹器、大理石、珊瑚贝壳、器皿、刀具。

1、莺歌陶瓷
莺歌陶瓷是台湾的传统手工艺品,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起源于清朝嘉庆年间。莺歌有着大量适合塑陶的土壤,加上附近山林广阔,柴薪足供烧窑所需,所以台湾莺歌的陶瓷很快就发展起来了,更有着“台湾景德镇”的称号。
2、美浓纸伞
美浓纸伞是台湾的传统工艺品,有着悠久的历史。美浓的油纸伞制作精巧,完全采用纯手工制作,细长的伞骨,都是用从台中运来的“孟宗竹”经浸水后削成,伞面上的中国书画极富美感,所以,美浓油纸伞是你到台湾必买的手工艺品哦。
3、民雄葫芦
民雄葫芦是台湾最知名的传统工艺品,民间常以其象征吉祥,不少文人雅士喜在葫芦上题字作画作为装饰。既然是工艺品,那就必须提到民雄乡的“自然葫芦”。“自然葫芦”展售的葫芦艺品形状各异,深受游客喜爱。吉祥葫芦加上精美彩绘,令人爱不释手。
4、花莲石雕

花莲石雕是台湾的传统工艺品,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由于台湾花莲县地壳板块活跃,造就出了众多奇石美玉。在花莲,你还可以看到许多制作精美的猫眼石、台湾玉。如今,花莲可以说已从早年靠产量打响的“石头之乡”,脱胎为以质感取胜的“石艺之乡”了。
台湾莺歌陶瓷博物馆
掌握各时代各类器物的基本特征,将所需鉴别的器物与标准器物对照、比较。
瓷器辨伪最根本的是从瓷器本身着手。因为瓷器本身是由胎釉、造型、纹饰及款识和烧制工艺组成,各时代有各自的特点。另外,可以从瓷器所反映的外部特点入手,如瓷器所反映的各时代的文化特征(可以从器形、纹饰上体现出来)、瓷器的用途(用作日常生活器皿,各地区的不同使用情况)等来辨伪。
莺歌以“陶瓷”著称,有“台湾景德镇”美誉。发源于尖山埔路,即陶瓷老街。莺歌陶瓷老街位于文化路以及尖山埔路上一带,为莺歌陶业最早聚集地,早期窑厂林立,陶瓷工艺已有200年的历史,早期生产技艺皆是由大陆师傅所流传,使用的而坯土皆采自于尖山附近,使得尖山埔地区成为名闻台湾的陶瓷重镇。
莺歌陶瓷博物馆位于台北县莺歌镇文化路200号。莺歌镇位于西部纵贯铁路线上,镇上有近800家的陶瓷工厂和陶艺店,走在路上随处可见烧窑制瓦的景象,店面琳琅陈列古拙的陶瓷制品,空气中也弥漫着陶灰瓷土,有“台湾景德镇”美称的莺歌,可说是台湾陶瓷艺术的代名词。
关于莺歌陶瓷的故事,要从尖山埔路说起。这个草根味浓厚的地名,是当年莺歌陶瓷的发源地,也就是今日俗称的陶瓷老街。清嘉庆年间,来自福建泉州的吴岸等人开始在此制陶,因当地蕴藏大量适合塑陶的土壤,加上附近山林广阔,柴薪足供烧窑所需,于是便迅速汇集群众于此定居烧陶,当地陶瓷业很快蓬勃发展。莺歌的陶瓷生产也逐渐从一般生活用品,涵跨到质精量大的工业瓷、建筑用磁。

位于莺歌中学对面的尖山埔路,就是草创时期兴建的房舍——十一间仔。直到今天,仍可看见一些被烟炭熏黑的老式砖砌烟囱。近年,老街屋舍在陆续翻新后,已渐失古意,当年的老屋旧厂也多不复见,但越聚越多的陶瓷艺品店却显得热闹非常,短短不到一公里的尖山埔路,四、五十家陶艺店栉比鳞次,每间店陈设的风格、商品各异,是游逛寻赏精美陶艺的好去处。在此可找到各式实用的生活器皿和创意陶器,货色齐全、价钱合理,风格上则古朴、新意兼具;其中也有不少当地艺术家的创作,为莺歌陶瓷艺术注入新的创造力与生命力。
除了游逛陶瓷店,参观陶瓷厂和个人工作室也是深入了解莺歌陶瓷的好方法。此地的陶瓷厂多开放供游客参观,从拉坯、手工彩绘、上釉到窑烧的制造全程,让人印象深刻;而不少陶艺店或工作室,也推出陶瓷之旅,包括让游客自己动手拉坯、捏陶、彩绘,或安排参观陶瓷厂,有兴趣的游客,可向规模较大的陶艺店洽询此类导览活动。此外,莺歌高职附近的高职西街住宅区内,近年来聚集了一些新兴的风格艺品店、艺廊,而有新老街之称。与老街店家的经营型态略有不同,这里陈列的大多是创作陶瓷或艺术品,许多店家也结合商品展示与陶艺教室、咖啡馆,搭配富创意的店面设计,使得游逛陶艺品店更为丰富有趣,为另一处欣赏莺歌陶瓷的别致去处。近年,莺歌陶瓷业除了致力于品质提升外,也朝向更多元的发展。镇公所每年举办金莺奖与陶瓷嘉年华等活动,发展莺歌陶瓷观光业。
由台北县立文化中心斥资兴建的陶瓷博物馆,为全岛首座专以陶瓷为主题的博物馆,是为保存、记录、发扬台湾陶瓷文化,典藏展示陶艺品而设,未来馆舍包括地上三层、地下二层,一楼介绍陶瓷发展史及古今制陶法 ,二楼以莺歌陶瓷为主体,三楼则作为主题特展之用。届时将为陶瓷重镇画下新的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