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古代武器——枪的资料

核心提示关于古代武器——枪的资料 我想知道古化武器——枪的一切资料,包括其用法、历史等一切资料,详尽一些,拜托。 A:枪,由古代兵器矛演变而来。 枪的长度约相当于人体直立,手臂伸直向上的高度。枪杆的粗细,根据使用者性别、年龄而异。枪缨的长度不短于2

关于古代武器——枪的资料 我想知道古化武器——枪的一切资料,包括其用法、历史等一切资料,详尽一些,拜托。 A:枪,由古代兵器矛演变而来。 枪的长度约相当于人体直立,手臂伸直向上的高度。枪杆的粗细,根据使用者性别、年龄而异。枪缨的长度不短于20厘米。枪法以拦、拿、扎为主

这是枪术的基本动作。 枪的套路内容十分丰富,如杨家枪、犁花枪、六合枪、四平枪、锁口枪、五虎断门枪等。 枪的历史~ 枪和矛一样,是古代战场上使用最广的长形刺兵,汉代长兵器,侧重戟、矛。后汉已有载录,但是刀刃锐长,还未脱离矛头形式。因为长矛使用不便,晋代开始逐渐流行用枪,当时所用的青铜矛头,体制也较以前略小,已与后世的铁枪头相类了。 宋代以后,矛就被枪所代替了,未曾公亮的《武经总要》就列举了十八种宋代长杆铁枪,其中有:捣马突枪、双钩枪、环子枪、单勾枪、拐枪、拐突枪、锥枪等。南宋抗金名将岳飞,极善使枪,至今尚有岳家枪法。 明代是武术发和分枝的盛期,所以枪术在这个阶段,理论和技术都有明显的提高,明崇祯八年,兵部侍郎毕懋康《军器图说》,载有一幅喷火烧灼的梨花枪,并说明道:「梨花枪以梨花一筒,系缚于长枪之首,发射数丈,敌著药昏眩倒地,火尽则用枪刺敌」这种枪兼有火器效能,在新式火器出现之前,是最有效的利器。 到了晚清,长枪趋于简单,偏重扁镞形刃,圆底筒,直到今天武术运动就是使用这种类型。目前流行的枪有大枪、花枪、双头枪、短枪、双枪、钩、枪等。 主要枪法~ 计有:扎、刺、挞、抨、缠、圈、拦、拿、扑、点、拨、舞花......等。 古代名枪~ 涯角枪~赵云使用的长枪,取「海角天涯无对」之意。 丈八蛇枪~张飞使用的枪矛,又称「丈八点刚矛」,枪头弯曲有若盘蛇,被誉为三国第一枪。 暴雨梨花白杆枪~使用者明末著名女将秦良玉。 八宝玲珑枪~罗焕。 八宝驮龙枪~岳雷,此枪枪头拥有二宝珠,可以闪光夺敌双目,因其枪尖锋利,可刺透盔甲。 沥泉神枪~岳飞,传为沥泉中大蛇所化,故名沥泉神矛。 丈八三棱五钩神飞亮银枪~使用者罗成,罗成特有的宝枪,次枪之适合罗家枪法,除了枪尖和暗藏了五个倒钩可以伤人外还有放血槽。 蟠龙金枪~杨延昭,乃辽国前大王的遗物,后猛良盗风发时连同一字板助玉麒麟一起盗来的。 八宝金丝藕莲软籐枪~用特殊材料制成的宝抢,拥有为优秀的柔软行,能伸能曲。 八宝龟背驼龙枪~尉迟恭 八宝屠龙枪~者罗松 虎头钻金枪~伍云召,枪身乃混铁精钢打造而成,长一丈一尺三,枪头为镏金虎头形,虎口吞刃,乃白金铸就,锋锐无比。 錾金虎头枪~使用者高庞,枪身乃混铁精钢打造而成,长一丈一尺三,枪头为镏金虎头形,虎口吞刃,乃白金铸就,锋锐无比。 五毒透龙枪~天生拥有剧毒的邪枪。 五金神飞钩镰枪~徐宁,前端为矛,侧有弯钩,相传为唐代名将罗章改其家传枪法所创。 如意金丝柔绳枪~如同绳锁般柔软的枪! 吸水提卢枪~使秦琼、尚师徒,据说是后汉铫期留下的,此枪头前有卢可甩出伤人,枪体为龙身,龙头吐出一个枪尖,枪尖有空,无论插入什么污水血水中,从枪尾吸出的都是清水,有点野外生存的作用。 十三段赤金锁链竹节枪~折宗本,可分成十三节的宝枪,类似十三节棍类武器。 凤嘴梨花枪~樊梨花,最轻便的宝枪译本适合女性使用。 双尖五龙乌金枪~斛律金,此枪两端都有枪头! 紫青五子母鸳鸯五分枪~罗春,此枪拥有长短不一两支宝枪,短的只有长的三分之一长故称母子枪。 八宝双盘飞龙金线枪~定彦平,这宝枪分成两把,左右手各一支长短大小一模一样。 三尖两刃银蛇枪~石玉。 金轮火尖枪~杨衮 五毒透龙枪~杨菊心,枪里可以放各种药物 。 子母雷霆枪~狄难抚,枪杆里有一种石子,一抖大枪,石子相撞可以发出雷鸣般的响声,一般战马都受不了。 屈卢浑金枪~杨延平 八宝赤金枪~杨延定 透甲缕金枪~杨延光 菊花点金枪~杨延辉 独角皂金枪~杨延德 素缨蘸金枪~杨延昭 虎头乌金枪~杨延嗣,枪身乃混铁精钢打造而成,长一丈一尺三,枪头为镏金虎头形,虎口吞刃,乃白金铸就,锋锐无比。 荷包滚金枪~杨延顺 梨花嵌金枪~杨延琪 朝阳灿金枪~杨延瑛 黑面虎头皂金枪~杨宗英 素缨虎牙蘸金枪~杨宗保 青蒺铁拐吐金枪~杨宗连 雁翎曲芦紫金枪~杨宗繇(杨宗宪?) 钩镰八宝嵌金枪~杨宗登 菊花贯甲钉金枪~杨宗孝 绿沉双钩滚金枪~杨宗锋 更多枪的资料~ 参考:.geocities/qqaz_wwsx/AAAAA枪枪术 戈 戟 梨花枪梨花枪

参考: A.A+网资

枪或它的异体字枪[1],是古时常用的一种长柄有尖头的刺击武器,是相当早出现的武器之一,曾经长期在战场上使用,有百兵之王[来源请求]之称。现在枪这个词是一词多义,除了是指矛、槊类的长柄兵器以外,也可以用来指发射弹丸的枪械、铳。 中国的枪 参考:upload.wikimedia/ *** /mons/thumb/e/e6/10th_all_china_games_Qiang_928/180px-10th_all_china_games_Qiang_928 参考:zh. *** /skins-1.5/mon/images/magnify-clip 枪术。 中国标准的枪形的武器总共有「矛」、「铍」、「槊」等称呼,「矛」和「铍」这两种称呼比较早出现分别是在商代与东周,「枪」与「槊」则是在三国时代才出现,所以三国时代前无枪与槊一词。中国古代的枪从武术上使用的一、两公尺的枪到长枪阵用的八公尺长的长枪都有。 枪与矛的差别并不是很大,但总体而论比较大的差别在于具有杀伤力的枪头。近世的中国枪通常会装上枪缨,可扰敌视线及阻塞敌方血液喷出(枪头刺中敌身时),矛则没有。古时矛为人类的主要搜猎工具,后来演变为战争中使用的武器。一般而言,矛指身轻而且能作投掷的武器,而枪多指以手紧扼使用,不会主动用作投掷的武器。 枪头形状:有些枪矛的刃部被制成焰刃状的枪头,如蛇矛,亦作蛇矛枪[2],因于棍的顶端有如蛇般弯曲的双面刃而得名。蛇矛除了能像枪矛般刺,亦能砍。于三国时代的蜀国武将张飞使用的丈八蛇矛即属蛇矛,有时其它长柄兵器也会做成焰刃状,这种形状可较有效的切割目标并造成大量出血,但也较容易磨损。 枪以外的长柄兵器 戈:商代出现,古时车战用武器,刃部的装置为横置的,可以用来啄击与勾砍。 戟:商代出现的一种将戈与矛结合成的武器,可刺可啄可勾砍。 另外在宋代出现一种将月牙刀刃与枪矛结合而也称为「戟」的武器,在枪上结合一支月牙刀的称青龙戟,结合一组(两支)月牙刀的称方天戟,更有另一种形式复杂还加上链锤的混天戟 。 钩镰枪:唐代出现,枪头附上了钩,设计上与戟类似,款式多样,北宋时最为活跃。 长柄刀:宋代出现,加上长柄的大刀,款式多样。刀身上附上钩的又被称作钩镰刀;雕工较精的长柄刀被称为偃月刀,但偃月刀因重量的关系多供为训练用途。 铲:明代出现,枪头为筊形、或较胖较短的月牙形的长柄兵器,著名的中国奇幻小说《西游记》中的沙悟净与《水浒传》中的鲁智深即是手持这种武器。 二郎刀:明代出现,三尖二刃刀,将枪与剑结合的长柄兵器,著名的使用者为《封神演义》与《西游记》中的神将-二郎神。 狼筅与筅枪:明代出现,保留木竹枝枒的枪,其中枝芽遭整修过的为筅枪,没有修整过的为狼筅,保留的枝芽可以有效的抵挡敌方的攻击。戚继光的部队中所使用的鸳鸯阵里就有使用此种兵器的成员。 钂:明代出现,附有细长月牙刃的枪,外形类似加长版且分岔角度更大的三叉,长长的月牙有用来推挤敌兵与阻挡攻击之效。 枪与火器结合 根据敦煌石窟中发现的绢画《降魔变》来看,中国五代时期就可能在枪头上绑上喷火器而成为火枪。再南宋时就有火枪的文献记录,南宋军队利用会持续喷射火花的飞火枪或梨花枪来对抗北方金国或蒙古等的骑兵。 参考:upload.wikimedia/ *** /mons/thumb/f/f5/Spear_%28PSF%29/800px-Spear_%28PSF%29 ?枪:长身...攻击距离比剑远...如果配合多人阵法来进行攻击...威力会更上一层 ?枪:攻击距离比剑远...可惜挥动却是比斧更难...而且木造的枪身...很易被斩断...如果在一对一的情况下...防守力会十分弱...

古代的“枪”杆

是用什么材料做的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熟悉不熟悉历史的对战争都不陌生,从古至今大大小小的战役数不胜数,有战争就少不了兵器,而我国古代用铁、青铜做兵器的叫冷兵器,所以有“十八般兵器”的说法。

这里说的“十八”并不能说明古代的兵器就只有十八种,古代兵器种类繁多,绝不只十八种,十八这里指的是最常见的,也是最主流的兵器:刀、枪、剑、戟、斧、钺、钩、叉、党棍、塑、棒、鞭、锏、锤、抓、拐子、流星。

来说说这十八般兵器中排名第二的枪。说起古代的枪,有些人第一印象就是:“那不就是一铁棍”吗?

有这种想法人也不无道理,因为铁坚硬,杀伤力强,但是我们要知道古代铁的产量是非常少的,一年最多也就几百斤,加上“枪”这东西更是古代的主流武器,都用铁做根本供应不上,再加上通体是铁的话重量过重,单长时间拿着都吃力,更不用说用来与敌人对垒了。

所以说“枪”杆并不全是铁棍做的,它用的材料即使是最大众的也不是普通人能用得起的。

要了解古代的枪杆用什么材料制作而成,我们首了解最顶级的古代最著名的十大名枪中个别枪的制作材料,接着再看大众枪杆都是用什么制作而成。

十大名枪部分枪的制作材料

古代最著名的十大名枪,从第一至第十分别是:霸王枪、龙胆亮银枪、梅花枪、火龙枪、沥泉枪、虎头湛金枪、神威烈水枪、五虎断魂枪、绿沉枪、芦叶枪,此十大名枪所持之人更是流传千古的名将所用。

他们带着手中的长枪立下赫赫战功,很多人好奇,这么好的枪都是怎么制作出来的,都是用同一种材料做的吗?

首先我们先来看看项羽所用的排名第一的霸王枪,此枪史书记载说是项羽当年起兵的时候,路上遇到天上降下一块陨石,项羽觉得此石材料坚硬奇特,与普通石头很不一样,于是让手下把这块石头带上,拿回去交给父亲项梁。

后来项梁听说当地有一名铸造兵器非常厉害的大师,于是把这块陨石带上让那位大师把这块石头里的精钢提炼出来,后经过九天九夜终于锻得一杆巨型錾金虎头枪。

此枪杆的制作材料是精钢黄金混铸而成,重达几乎上百斤,外表金光闪闪非常的霸气,本事不大的人用不了此枪。

再看苏妲己之父苏护当年用的排名第四的长枪“火龙枪”。火龙枪大概有一丈见方,通体为炼铁红铜制成,枪头为龙舌,形状跟火焰一般形状。因为枪头如火龙一般,所以得名火龙枪,枪杆都是有百年红木打造而成,非常坚硬。

枪杆打造完成后又用熟油浸泡十五年,待这百年红木充分吸收了熟油之后,已经重达五十四斤,之后再由名师巧匠精心雕刻了一个多月才大功告成,而枪尖更是当时极为罕见的寒铁打造而成,普通常见的枪在他面前就如同蝼蚁与泰山比高低一般差距巨大。

而曾被三名国将马超、岳飞传的第一猛将高宠和明英烈里大将常遇春用过的排名第六的虎头湛金枪的枪身长一丈一尺三,枪杆由混铁精钢打造而成,整枪非常重。枪头镏金虎头形,虎口非常坚韧由白金铸成,非常锋利。

戚继光的宝枪神威烈水枪的枪杆则是由精粗钢混金打造也非常锋利。

再看蜀国名将姜维与水浒好汉董平都用过的兵器绿沉枪,此枪之所以取名绿沉,是因为制作材质一部分是绿沉竹,盖枪用绿沉装饰,枪头则是精铁制成,被隋文帝赐名绿沉枪。

而北宋名杨杨家六郎杨延昭用的排名第十的芦叶枪的枪头非常细长,形状如同芦叶一般,是由精钢银淬成,非常坚硬锋利,坚甲都可以刺破。

以上是十大名枪所用的材料,算得上是非常高端的材料,基本都出自名家精心打磨而成,一般人家的孩子是没办法拥有这样的枪的,那么,相对普通、相对大众的枪杆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呢?

常见枪杆材料

从上面十大名枪我们就可以看出,古代的枪制作材料其实是多种多样的,并不是固定一种材料制作而成。那么,当时比较常见的长枪的枪杆用的都是些什么材料制成的呢?

木质长枪枪杆,这类长枪一般是铁质枪头,木制枪杆,主要会配给一般士兵使用,重量适宜,还有长度这个优势,因为,两军交战,距离过短的兵器,与敌军间隔太近,自己手里的兵器短,对方的长的话,自己就很容易吃亏,一不小心就会被对方的长兵器刺中。

所以,长枪作为长兵器,不但率军首将非常青睐,配给军队也非常有优势。

但是,我们知道木质的枪杆虽然重量轻,挥舞起来很有优势。但是却很容易折断,而古人却看中了木质杆取材容易,出兵在外,物资补给不易,只要枪头在,可以比较容易寻到做枪杆的材料。

但是,如果是一般的木头韧性很差,比较脆弱,更适合街头卖艺使用,真要上战场的话,会用比较特殊的树木,像红木、椆木等一些比较坚韧的木头,像排名第四的火龙枪的枪杆用的就是百年红木浸十五年熟油后打磨而成。

普通木质枪杆虽然不会放熟油浸泡,却也是比较珍贵的红木、椆木等一些比较珍贵的木材制作而成,方便手持,而且不容易折断,就算是这类木材也不是普通家庭能够用得起的。

铁质枪杆:铁质枪杆重量少说上百斤,就算能拿得起却不能挥舞自如,更不用说能拿着它与敌军长时间对战。

而且,铁质枪杆有一个缺点,那就是古代士兵一般都会身穿盔甲,与敌军对打,如刺入对方盔甲内再往外拔枪时却容易被卡住,容易武器脱手,稍不注意可能会导致使用者手臂骨折。

当然,这只是普通人不能用,那些臂力惊人,武力高强的名将却是不乏其人。

像隋唐第一猛将罗士信就被人称镔铁神枪手,他曾经拿着上百斤重的铁质枪杆与八愣亮银锤的李元霸对战,双方都勇猛过人,你来我往却不落下风,堪称神力传奇人物。

像岳飞用的上百斤重的沥泉神枪同样也是只有岳飞这样的天生神力,配上当时名震天下的岳家枪法,才能让岳飞在边疆上神勇无比,难遇敌手。

长胜神枪赵子龙,同样臂力过人,手持沉重铁质枪杆呼得风生水起被他砍落马下的敌军大将可以说是不计其数。

他手持半岁刘禅在曹操的十万大军里横冲直撞,七进七出无人可挡。

项羽同样也是用精钢黄金混铸的将近百斤的神枪,霸气侧漏,勇猛异常,每每均让与之对战的敌军闻风丧胆,不敢与之正面交锋。

但是,能拿得起近百斤重的兵器还能长时间与敌军对垒的人毕竟少数,古今中外,两个巴掌就能数的过来。所以,铁质枪杆不可能量产,只能是为一些异常勇猛,臂力惊人的个别人特制。

其他将士,普遍用的都是韧性很好的特殊木材制作而成或者是复合材料制作而成的枪杆。

复合材料枪杆:此类枪杆较为常见,且更被广泛使用和制作,它有另外一个名字,叫积竹木秘。

这种枪杆不要看它流传广,用的人多,实质这种枪杆相较于前两种工序非常多,结构相对复杂。

杆芯的材质是用特殊树木的木材,用刀一点一点削成一定大小的光滑木棍;然后,砍下木制坚硬韧性又相对比较好的竹子,把它削成薄片贴到削好的木棍上,再用不容易被磨断的丝线、革带或者藤皮绑实。

最后用生漆一层一层均匀涂抹,漆干后再继续上几层,以促使其中的材料都能够紧紧结合为一体才行,最终成品非常光滑漂亮容易握在手中且不容易脱手。

这类复合材料的枪杆其实造价不菲,制造起来更是费时又费力,不是多年熟手还制造不出来,非常考验人的技艺手工,一般工匠制作这种枪杆失败率非常高。

但是,这种枪杆有它的优势,它要刚有刚,要柔有柔,韧性十足。

像古代马上民族蒙古族,除了使用弓箭这类武器之外,积竹木秘这种材料枪杆的长枪同样非常普及。

马槊枪杆,马槊枪杆更是比积竹木秘更加高级的存在,它制作时候的讲究也不是积竹木秘能够比拟的。

槊杆与一般意义上的步槊所用的木杆又有所不同。它的材料非上等韧木的主干不取,韧木主干取回来后还要经过一系列的加工晾晒成一定干度后,还要把它用特殊工具剥成大小均匀,粗细一致的篾,再用特殊的胶合起来。

韧木是那种用来做弓箭的拓木最为上等,如果没有也可以选用桑木、柞木或者上等藤条的主干,最差的也得用竹子。

做成篾后,要用油泡了晒,晒了泡反反复复多次,直到泡得不容易变形、开裂,才算是完成了第一步。

单单第一步花的时间就几乎不少于一年,一年后才能从油里取出篾,放到太阳晒不到的地方再风干个几个月。

然后,才能用上等的胶漆胶合成一把枪杆,外侧再用上等麻绳缠绕,等麻绳和马槊都干透了。

在用生漆抹一层,然后裹上葛布,葛布上还要涂上生漆,涂一层干一层再涂一层,一直反复涂,一直涂到用刀去砍,能听到清脆的金属碰撞声却又不断裂的才能算是及格产品,否则就是失败品,要重新再制作有得花三年的时间才重新做出一把来。

枪杆做成之后,再装上枪头等其他部位、装饰之物。

合格的马槊,武将骑在马上使用起来可以保持槊尖一直向前而且丝毫不费力气。

它既结实又不乏轻和韧的特性,武将既可以在马上握住它,借助马力冲锋,还能挥舞自如与敌军近战对打非常好用。

只是,要知道,做一只马槊的时间耗时就得三年,人生有几个三年,一个人的一生都做不成几只合格的马槊,而且成功率还不高,据说只有四成左右的功率,所以造价非常惊人,一般人无法拥有这样的兵器。

所以,汉唐以来,能手拿马槊的,一般都是世家子弟出身的高级将领。

那种草根出身的将领,攒多少年的俸禄都不一定能打造一支这种马槊。

张飞用的就是这种马槊长枪,他的马槊长枪前端有类似短剑的枪尖,可削可砍,刃部下方还有个留情结,以使战马在冲锋时候不至于把对手贯穿,刃部下连铁杆则是一体锻造,铁杆外包有韧木。

然后用鱼鳔胶、虫胶猪皮胶胶合在一起,再刷上大漆,在裹葛布涂生漆,层层涂抹,重达15到20斤这样,只有猛将才能够使用。这样同样是复合结构的枪杆,打仗时,战马高速冲锋如果刺中对手,力量会分散开,它不像西欧骑枪那样会被折断。

这种枪杆的弹性和韧性是非常强的,它因为设置有留情结阻挡,刺中盔甲后很容易扒出来,不像铁杆那样不容易扒出来。

大将使用的时候只需要握住中间的部位,两端各两米长,这样既可以护住自己的两侧安全,又可以保护战马不被敌军的长兵器威胁到。

想要刺远的地方可以把手滑到末端,这样可以刺4米远的地方,不但可以高速冲锋还可以用于低速格斗非常方便。

但是,因为后来战争方式发生改变,骑马冲锋的机会相对较少,加上制作起来太麻烦,材料要求高,制作手艺、时间、成本都要求太高。同时,不是猛将还用不了,加上制作手艺渐渐失传,所以,慢慢就不再有人用马槊枪杆的长枪了。

 
友情链接
鄂ICP备19019357号-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