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经济不景气的年代,自己创业当老板难道真的只是一场梦吗?企业经营游戏“创业王”,将让玩家有机会一尝创业的宿愿!在这款高度拟真的游戏中,玩家将可以自选12大行业,权衡地利与价钱后买地设厂,依员工工作动线及各项生产设备来布置厂房,还要从数百种的原料组合出市场需求的商品,已是一个商业体系的完整缩影。玩家将体会从无到有、白手起家的创业过程,甚至在经过一连串激烈的商业竞争之后,挤身金融界巨子的行列,打造全新台湾奇迹。

历史人物:周公

周公是文王的第四子,武王的弟弟,叫姬旦 史书上称他为周公或周公旦。他亲自参加了武 王的伐纣战争和建立西周政权、巩固西周政权 的工作。他是历史上封建统治阶级中一位杰出 的政治家,也是一位具有军事、文艺才能的 人,由于他的努力,推进了周初历史的发展 在历史上是位做出过贡献的人物,为后世封建 统治阶级所推崇,并有很大影响,甚至被奉 为“圣人”的孔子,处在“礼坏乐崩”的春秋 时期,还在深切怀念他。 文王在世时,姬旦在诸子弟中就与其他兄弟不 同,是个孝顺、忠厚、仁爱的儿子。武王即位 后,他全力辅助武王,很多政事由他执堂处 理。武王九年向商纣发起军事行动,东伐至黄 河渡口孟津,周公辅佐行军。十一年发动了灭 封战争,当大军压境陈于商都郊外牧野,在阵 前哲师时,周公协助武王作《牧善》,在誓词 中历数了纣王的罪状。灭商后,武王举行建国 即天子位的典礼,周公手持大斧,召公手持小 斧,护卫武王左右,杀性血祭土神,将纣王的 罪行上告于天,以及殷的人民,完成了灭周建
商的大业。 周以西陲“小邦周”之国,在殷地刚刚平定, 尚未安宁情况下,如何全面管理东部原为商地 的广大领土和臣民,对新建的西周王朝来说 是个棘手难题。周公面武王建议:以周的力量 是无法全面进行统治的,只能以殷治段,分而 治之,以武力监督。 武王曾召集九州的长官,向他们表示,他时时 担心,如何才能确保西周政权,并使之能德行 光照四方:为此应选择建筑一个得地利的统治 中心。因此回到西十后,常为此事忧虑不安 夜不能寐。周公见此情况后,亲至王所问候。 当武王把心事说出后,二人讨论认为伊洛流域 是中央建都的好处所,因此决定营建洛邑(王 城,今河南洛阳泸水西)作为周朝的陪都,使 周朝能够有效地统治东方,以使周政权长治久 安。 武王灭商后二年,天下尚未安宁,但武王终因 操劳过度而病倒,大臣们都很忧惧,当太公、 召公虔诚地为武王占卜时,周公考虑到新建的
西周政权不能没有武王,为国为民着想,周公 挺身而出,愿以自己的生命代武王,使武王康 复。设立三祭坛、周公西北而立,向太王、王 季、文王为武王祈祷。 史官把周公的祷词写在简册上,祷告说“武王 身负重命治理天下,受到人民的敬爱,现因勤 劳国事,为疾病所危害,可是无论在天的三王 和国家人民都不能没有他,希望你们能保佑武 王,我姬旦可以自身代替武王的生命。”祈祷 后,周公则把策书封存于金腾医中,告诚保管 的人不准向外声张。可见周公在辅佐武王时, 全心全意,毫不顾及个人得失,不愧为股肱之 臣。 后来武王逝世,成王尚在襁褓之中。作为叔父 的周公,为国事着想,政权尚未得到巩固,恐 天下人得知武王逝世而背叛,成王年幼又不能 管理国家政事,于是自身挑起重担,代成王行 使统治大权,主持国事。但周公的一片苦心和 举动却遭到管叔及其他兄弟的猜忌,并放出流 言说:“周公阴谋篡夺王位,于成王不利。
虽遭逸陷,但周公还是坦诚地向太公和召公解 释说:“我所以不避嫌疑代成王摄政当国,是怕天下背叛周朝,无法向在天之灵的三王交 待。周政权刚刚建立,武王就去世,成王年 幼,为完成周的历史大业,我才这样做。“终 于得到谅解和敬佩,辅佐成王班政,并令其子 伯离代已到鲁作鲁公。他告诫伯离说:“虽然 我在天下地位很高,你现在虽为国君,要戒骄 戒傲,礼贤下士,管理好封国。 周公代成王主持国政后,管、蔡极为不满,放 出流言,引起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虽为周公 所平息,但武庚却乘机联合管叔、蔡叔和在东 方的旧势力共同反周。面对武庚的叛乱,当时 周公处境艰难,内部甚至出现骚动和不安,对 是否东征平叛,意见不一。 因此周公作<大诰》,说服那些在叛乱面前动 摇和畏缩的贵族。周公、召公协调了内部矛 盾。周公亲率平叛大军,进行了第二次东征 经过三年苦战,终于平息了叛乱,杀掉了武 庚、管叔,流放蔡叔、霍叔。平定武庚叛乱后
西周建国后,按宗法制进行了分封,按血缘父 子、兄弟、夫妇、尊卑、贵贱的亲疏远近关系 或封建等级关系;又如封国、爵禄、朝觐、聘 问、丧葬、祭祀、巡狩、学校、民政等王制以 及丧服中的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缆 麻“五服”、吉、、宾、军、嘉“五 礼”“三从四德”均需制定一套典章制度来维 护,使等级关系有所遵循,使统治秩序有所保 证。 <礼>是为维护统治阶级特权而制定的,<国语 楚语》提到“教之<礼》,使知上下之则” 维护等级,明“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关 系的,“礼失则昏”,“礼成而不反”,可见 制<礼>对西周政权的巩固和发展的重要性。 商周时期,“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祀是祭 祀,由宗子主持:戎指征伐,由周天子决定, 因此举行仪式时非常隆重,均规定有不同等级 的乐舞;盟会、饮宴、婚娶、丧葬,也有不同 等级的仪式和乐舞。如<论语·八》载:“季 氏八偷舞于庭”,孔子愤慨地说:“是可忍,
熟不可忍也”,因为按乐舞制度,天子用八作 (一八人),诸侯六,卿大夫四价,士二 偷。而季氏为卿火夫,居然用天子的乐舞,是 对周礼的冒犯和破坏。可见乐舞和礼制是相互 配合,相辅相成用以维护等级制的。 周公制礼作乐,从政治方面到文化方面,制定 了一一完整的典意制度,使封幸秩序得以稳固 和发展。周公所制定的礼乐制度,对于后来的 各封建王朝有着很大的影响。 如司马迁著<史记》,在八书中首列<礼书> 因为礼使君臣朝廷、尊卑贵贱有序,“天下从 之者治,不从者乱”,也正是封建统治阶级所 需要的;《乐书》居其次,认为帝王创业大功 告成后就制乐,政治安定后就制礼。而乐可以 协调人们关系,和睦相处;可进行道德教化, 并不是为了娱乐自心,快乐纵欲,而是为治理 好天下。 成王长大能够处理国政时,周公则归政于成 王。在成王主持国政时,又有人进谗言诋毁周
公说:“周公旦欲为乱久矣,王若不备,必有 大事”,使成王大怒于周公。为了避免矛盾, 周公只好避居于楚国。当成王在档案馆中看到 周公为他向河神祷告的策书时,方见周公的 颗赤诚忠心,成王悔恨自己,热诚地把周公接 回来。 周公回王室后,成王年纪已大,怕他在管理国 政中,纵欲放荡,则写了《多士》阐述商的历 史,以告诫成王。又作<毋逸》,提出创业艰 难败业易,要他从历史兴败中汲取教训。 由于推行周公建立的典章制度,又主张“明德 慎罚”以缓和阶级矛盾。加强了统治,成康之 际,天下安宁,刑措四十余年不用,呈现太平 盛世,史称“成康之治” 周公的一生,是全力辅佐王室,为周代政权建 设奋斗的一生,为后世相臣的楷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