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通用动力公司
通用动力(General Dynamics)是一家美国国防企业集团。2005年时通用动力是世界第六大国防工业承包商。由于近年来不断的扩充和并购其他公司,通用动力现今的组成与面貌已与冷战时期时大不相同。

现今通用动力包含三大业务集团:海洋、作战系统和资讯科技集团。2018年7月19日,《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发布,通用动力公司位列383位。
2.麦克唐纳-道格拉斯公司
麦克唐纳-道格拉斯公司(McDonnell-Douglas Corporation)是美国制造飞机和导弹的大垄断企业。1939年由詹姆斯·麦克唐纳创办,称麦克唐纳飞机公司。1967年兼并道格拉斯飞机公司,改为现名。
从那时起,与波音公司在1997的合并后,它生产了一些知名的商业和军用飞机,如DC-10客机和F-15鹰等空中优势战斗机。该公司总部设在密苏里州的圣路易斯附近的路易斯国际机场,而其子公司麦道公司的总部则设在未合并的密苏里州圣路易斯县。
3.波音公司
波音公司是全球航空航天业的领袖公司,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民用和军用飞机制造商之一。此外,波音公司设计并制造旋翼飞机、电子和防御系统、导弹、卫星、发射装置、以及先进的信息和通讯系统。
作为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主要服务提供商,波音公司运营着航天飞机和国际空间站。波音公司还提供众多军用和民用航线支持服务,其客户分布在全球90多个国家。就销售额而言,波音公司是美国最大的出口商之一。
2015年公布了其最新市场展望,预测中国国内航空旅行市场的规模将跃居全球首位,且中国的商用飞机数量到2034年将增至目前的近三倍。
4.罗克韦尔公司
罗克韦尔自动化(中国)有限公司(NYSE: ROK)是全球最大的致力于工业自动化与信息化的公司,致力于帮助客户提高生产力,以及世界可持续发展。罗克韦尔自动化总部位于美国威斯康星州密尔沃基市,在全球80多个国家设有分支机构,现有雇员约22,000人。
1988年罗克韦尔自动化进入中国,目前已拥有超过22000多名雇员,并设有37个销售机构(包括香港和台湾地区),5个培训中心,1个位于上海的全球研发中心,大连软件开发中心,深圳、上海和北京OEM应用开发中心,位于上海和哈尔滨的三个生产基地。
公司与国内几十家授权渠道伙伴及60多所重点大学开展了积极的合作,共同为制造业提供广泛的世界一流的产品与解决方案、服务支持及技术培训。
5.贝尔直升机德事隆公司
贝尔直升机德事隆公司(Bell Helicopter Textron),是世界上最大的直升机制造商,公司总部位于美国南部德克萨斯州的沃斯堡,属于德事隆集团。贝尔直升机德事隆公司,主要生产民用和军用直升机以及倾转旋翼机。
贝尔直升机德事隆公司的前身,是成立于1935年的贝尔飞行器公司,当时主要从事战斗机的设计制造。1941年,贝尔正式进入直升机领域,成功推出了其第一架直升机——贝尔30。
贝尔公司生产的民用直升机,可乘坐多达十五人,广泛用于空中运输、医疗救护及搜索救援等活动。贝尔还与阿古斯特.韦斯特兰公司合作,进行直升机制造以及直升机维修等服务。
贝尔直升机德事隆公司主要在沃斯堡和德克萨斯州的Amarillo生产军用直升机和倾转旋翼机,而民用的直升机则集中在加拿大魁北克省的米拉贝尔生产。
扩展资料:
2004年全世界前30个最繁忙的机场中有17个位于美国,包括了排名第一的亚特兰大哈兹菲尔德-杰克逊国际机场(Hartsfield-Jackson Atlanta International Airport)。

以运货量而言,在同一年里,全世界前30个最繁忙的货运机场有12个在美国,包括了排名第一的孟菲斯国际机场(MEM)。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美国
百度百科-通用动力公司
百度百科-麦克唐纳-道格拉斯公司
百度百科-波音公司
百度百科-罗克韦尔公司
百度百科-贝尔直升机
什么是无人机专业?无人机应用领域有哪些?
无人机,即无人驾驶飞机,它是一种以无线电遥控或由自身程序控制为主的不载人飞机。从1908年世界上第一架无人机问世,至今已有100年的历史。随着科技的进步,无人机已逐渐发展为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国防装备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无人机按应用领域,可分为军用与民用。军用方面,无人机分为侦察机和靶机。民用方面,无人机+行业应用,是无人机真正的刚需;同时,由于无人机与生俱来的优势,近年来在民用领域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无人机目前在航拍、农业、植保、微型自拍、快递运输、灾难救援、观察野生动物、监控传染病、测绘、新闻报道、电力巡检、救灾、影视拍摄、制造浪漫等等领域的应用,大大的拓展了无人机本身的用途,发达国家也在积极扩展行业应用与发展无人机技术。
无人机市场前景如何?
正是因为看到无人机的民用市场潜力巨大,除一些科研院所外,民营企业也开始介入无人机市场。目前粗略估计全国约有500多家单位在生产无人机。目前一套无人机系统的生产成本大致从几万元到几十万元不等。这也是众多厂家看中无人机市场前景的一个原因。
无人机有成本相对低、无人员伤亡风险、生存能力强、机动性能好、使用方便等多种优势,使其在航模产业、航空拍摄、海洋监测、气象探测、城市消防、农林作业、森林防火、缉毒和应急救援等领域的应用前景极为广阔。
无人机专业人才缺乏
在新世纪之初,无人机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技术先进、性能各异、用途广泛的各种新型无人机种不断出现。我国的无人机发展速度极快,相关需求急剧增加,很多生产和装备使用无人机单位的操控人才十分紧缺,而国内能够系统培养无人机操控员的机构非常稀少。据初步估算,我国2018年需要的无人机操作维护人员可达20万。
目前,全国从事无人机飞行的“飞手”有近万人,其中有驾照的仅有数百人。职业“飞手”年薪一般在15万元,顶级“飞手”年薪最高可达50万元。
中职无人机专业毕业就业岗位有哪些?
无人机系统维护技术员、系统集成技术员、辅助设计技术员、装调技术员、无人机飞手、设备维护维修技术员、售后服务技术员等岗位,毕业月收入普遍为4000-10000元。

国家工信部“点名”支持
无人机操控技术作为一门新兴技术,在各行业领域都发挥着自己独特的作用。
2015年教育部公布新增“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专业代码560610)。
2017年工信部发布《关于促进和规范民用无人机制造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支持有条件的普通高校与职业院校设立无人机专业。《意见》强调创新驱动,在产品、产业和安全三个层面开展技术创新,提升民用无人机安全性和技术水平,推进统一管控平台建设,建立完善标准体系和检测认证体系,促进我国民用无人机制造业健康有序发展。到2020年,民用无人机产业持续快速发展,产值达到600亿元,年均增速40%以上。到2025年,民用无人机产值达到1800亿元。
2019年人社部拟发布15个新职业,无人机驾驶员位列其中。近几年,国家还鼓励大中专院校进行 “双创“、”智能制造“、“工业4.0”,这些国家政策的出台,无一不向各个院校发出开设无人机专业的信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