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大动作训练游戏
幼儿大动作训练游戏,幼儿在小时候玩一些动作游戏可以很好的开发孩子的大脑,并且基本动作的发展能使肌肉得到锻炼,提高机体的活力,动作游戏的种类很多,以下分享幼儿大动作训练游戏。

(1)抬头看看看游戏
在两顿奶的间隙,让宝宝俯卧在床上。家长可选择带声响颜色鲜艳的玩具,如毛绒玩具或球,把玩具拴在绳子上,抖动绳子使玩具移动,逗引宝宝抬头追视玩具。宝宝如能抬头看到玩具,家长还可以左右移动玩具,让宝宝活动颈部来追随。
家长需注意玩具不能抬得过高,要根据宝宝的能力来调整玩具的位置,使宝宝体验到看玩具的乐趣。每天可练习数次。
(2)世界真奇妙游戏
带宝宝出去散步或在家中走动时,可尝试安全托抱,成人一手穿过宝宝腋下扶着胸部,一手托住宝宝的臀部,使宝宝面部朝前,面前是一个广阔有趣的.空间,有很多新奇的东西引起宝宝的兴趣,使他更加主动练习抬头转头。
当宝宝累了,可以换成摇篮抱。实际上这个抱姿宝宝头部刚好在妈妈两胸之间,背部完全贴靠妈妈腹部,是很放松舒适的;如果宝宝头部支撑力量较差,家长还可以微微倾斜身体向后,这样宝宝就更舒服了。
宝宝非常喜欢这种抱姿,家长注意控制时长,如果宝宝表现疲劳或者家长觉得很累就要换抱姿了。
家长放宝宝胸前的手可以扶着宝宝腋下,让宝宝的双手臂都伸出来更好哦!注意宝宝的背部头部都贴靠妈妈,舒适又安全!
(3)翻身游戏
宝宝仰卧时,家长说话,拍手或用玩具逗引使他的脸转向侧面,并轻轻牵拉小手,帮助他向侧面转动,让宝宝做左右侧及俯卧翻身练习。
当宝宝已经能翻身向侧面时,家长可以一边拿玩具逗引,一边抚摸宝宝头颈背部,刺激宝宝主动翻身。让他俯卧玩一会,再将他翻回仰卧,休息片刻再玩。每天可练习数次。
开始时宝宝翻身时一只手臂常常压在身体下面,家长可以给与一定的帮助(将手臂举高),慢慢训练宝宝自己将手放好,灵巧地翻身,自由地选择姿势。
(4)拉坐游戏
宝宝在仰卧位时,家长抓住宝宝两只小手,让他自己用力配合,家长稍用力帮助。将宝宝拉到坐位。刚开始训练时,可从扶宝宝肩膀开始,慢慢过渡到拉手臂,拉手腕到拉手。家长用力逐渐减少,训练宝宝仅握住家长的手指能主动坐起来,这样可以锻炼宝宝的肌力。
做拉坐时,尽量逗引宝宝看着家长的面部,这样可以逗引宝宝积极的头部跟随身体起来。如果宝宝头部后仰,不配合拉坐游戏,家长可以下次再试试哦,不可强行拉起来。
幼儿大动作训练游戏2一、语言准备训练
适合年龄:0~12个月
游戏时间:随时进行
训练方法:
1、聊天:将婴儿抱在怀里,用目光和声音多与婴儿聊天,如“宝宝饿了,我们现在吃饭好不好”等,也可经常呼唤婴儿的名字,让婴儿作出反应。
2、模仿训练:家长与婴儿面对面交流,做一些夸张的口型和动作,让婴儿反复进
3、行模仿训练。如“爸爸、妈妈”等。
4、说做练习:有成人边说边表演动作,让婴儿进行模仿,然后由成人说,婴儿自己来表演,如“笑一个、拍拍手”等。反复练习,可以使婴儿自然而然地把动作和名词联系起来。
注意事项:1. 对婴儿的语言训练经常性地进行。2. 成人要注意语言发音的规范。3. 要在温和的情境中训练。
二、说话训练
适合年龄 :12~36个月
游戏时间: 1~3分钟
练习次数 :随时进行
训练方法 :
1、看图说话:与婴儿看一些有关科学、自然、生活方面的图画书,边看边讲,让婴儿模仿成人的语言练习说话。
2、练习表达:在日常生活中,选择婴儿比较熟悉的东西,边看边提问,让婴儿用语言回答问题,如“这是什么?”“这个动物在干什么?”。
3、完整表达:在日常生活中,根据婴儿的活动,随时启发婴儿用基本完整的语言回答问题。如“我要喝水。”“妈妈上班去了。”
注意事项:1. 婴儿的说话训练要循序渐进。2. 说话训练要考虑到婴儿之间存在个体差异。3. 传递给婴儿的语言信息要言简意赅、丰富多样。
三、模仿声音
适合年龄: 8个月—1岁
游戏时间:1—3分钟
每天次数: 精神好,可随时进行。
训练方法:
1、选择一些动物叫声、喇叭声等定时播放,鼓励婴儿模仿。
2、 在满足婴儿吃、喝、睡等基本需求后,与多与婴儿进行面对面交流,做一些夸张的口型和动作,让婴儿反复进行模仿训练,如爸爸、妈妈等。
3、从生活中取材,开始由成人一边说一边表演动作,让婴儿模仿。然后由成人说,婴儿自己表演,如笑一个,再见。
注意事项:
(1)多与婴儿进行面对面交流。
(2)用“儿语”声调与婴儿交流。
幼儿大动作训练游戏3游戏1:寻宝箱
★ 要准备哪些道具?
准备一个空箱子(箱子的高度大约是小朋友前臂的2/3长),装入适量的绿豆、黄豆、红豆等豆类,再放入小汽车、硬币、积木等小物件。
★ 该怎么陪孩子玩?
家长先让孩子闭上眼睛,然后要孩子从箱子里摸出不同的物品,例如先摸出小汽车,再摸出小积木。
★ 可以玩出什么能力?
通过接触大小不同的豆子来刺激双手的触觉,同时利用寻宝的动作,让最为敏感的指尖得到良好的触觉刺激。触觉系统如果完善,孩子就能更专心上课,避免因触觉过于敏感而分心。
游戏小诀窍
闭上眼睛的目的,是让孩子可以完全依靠触觉去找出东西,而不要让视觉来分散触觉的训练效果。
游戏2:旋转椅
★ 要准备哪些道具?
一张有把手且可以旋转的办公椅(电脑椅)。
★ 该怎么陪孩子玩?
可由孩子自己用脚踏地板的方式去转动椅子,或由家长来帮忙转动或移动椅子,另外,也可以加入游戏的元素,例如边转边唱歌、用椅子当汽车,让小朋友玩起来更开心。
★ 可以玩出什么能力?
利用家家都有的办公椅使孩子得到前庭觉的刺激,可以用旋转、前后左右移动的方式,让孩子享受快速移动的乐趣。前庭觉如果发展完善,孩子上课时可以减少动来动去的现象,下课时也不会老是横冲直撞,做出危险的动作。
游戏小诀窍
旋转速度不要过快或时间过久,如果转到头晕想吐就表示过量了。平时要约法三章,叮嘱孩子只有大人在的时候才能转,以免发生危险。

幼儿园体育游戏名称如下:
游戏1:蹲蹲孵小鸡。
游戏玩法:
参加者站成一个圆圈,两手握拳伸向前方,一个幼儿自左往右挨着每一个幼儿一边指点,一边说:“蹲蹲孵小鸡,捉不牢就要飞”。“飞”字落在哪个幼儿身上,哪个幼儿就做抓小鸡的人,其余幼儿做小鸡,在规定场地内自由的飞、跑。这时抓鸡的人就可以去抓。
游戏规则:
当小鸡蹲下时,就不能抓了。抓到二、三只后,计算一下被抓的人数(小鸡数),游戏可重新开始。
游戏2:贴烧饼。
游戏目标:
1、培养幼儿的追逐能力;
2、培养幼儿的游戏兴趣。
游戏玩法:
幼儿扮演烧饼围成一个圆圈。一人做贴烧饼的人,一人去追贴烧饼的人。
游戏规则:
贴烧饼的人在被追的时候可以贴在圈上的任何烧饼,被贴的烧饼必须马上逃跑,如果被抓到则交换角色继续游戏。此游戏可以做多层的烧饼进行。
注意事项:
注意在追逐中的安全问题。
游戏3:炒豆豆。
游戏目的:
培养幼儿相互间的合作能力。
游戏玩法:
两人相对而立,手牵手,边念儿歌,边有节奏地向左右协调摆手。儿歌念到最后一句时,两人举起一侧的手臂来共同钻过翻转身体180度,还原姿势。游戏反复进行。
儿歌:
炒、炒、炒豆豆,炒好了豆豆翻跟头。
游戏规则:
当儿歌念完时,才能翻跟头。
游戏4:结冰。
游戏目的:
1、练习追逐跑,培养幼儿动作的敏捷性;
2、让幼儿养成遵守规则的习惯。
游戏玩法:
幼儿分散在场地上,自由做走、跑、跳及其他动作练习,并听老师数1-10,当数到10的时候 老师说:“结冰”。全体幼儿就不动了。(可以两人或三人拥抱)老师说“冰化了!”幼儿散开继续自由做动作,如此重复游戏。
游戏规则:
结冰的时候要求幼儿抱在一起不乱动,不可以随意自由走动。
游戏建议:
根据游戏人数的多少选择场地,避免发生碰撞。
游戏5:木头人。
游戏目的:
1、训练幼儿的灵敏性和平衡能力;
2、体验集体游戏的乐趣。
游戏玩法:
幼儿围在一起,请出一“领导”人站于中间。游戏开始,幼儿边拍手边念儿歌边自由走动,念到最后一个字时,保持一个姿势不动,先动者为失败者。为提高幼儿兴趣,“领导”人可在念完最后一个字时做一个动作,如:“平衡”状、“小猴”状等。其余幼儿迅速学习并静止,学错动作或走动者为失败者。
游戏6:红格子、绿格子。
游戏准备:
塑料方块垫红、绿、蓝各若干。
游戏玩法:
1、方块垫间隔并插好。
2、幼儿听口令从原地跳入指定的格子,如口令—红格子,则跳入红格子;如口令—绿格子,就从原地跳入绿格子。
3、两名幼儿轮流跳或喊口令,不按口令跳者为输。
游戏提示:
帮助幼儿认识颜色,培养双脚并跳能力。
游戏7:跳房子。
游戏目的:
锻炼腿部肌肉及跳跃能力。
游戏准备:
地上画一些格子和一串珠子儿。
游戏玩法:
按格子里的数字顺序跳格子,珠子落在线上和线外就罚出场。
游戏8:“孵小鸡”。
游戏玩法:
游戏者中选一人当“鸡妈妈”坐在凳子上,凳子下放几个“蛋”(可放石头代替),表示“鸡妈妈”正在“孵蛋”。其余游戏者做“耗子”,“耗子“在”鸡妈妈“身边钻来钻去,伺机取“蛋”。“鸡妈妈”可以自由转动保护身体下面的“鸡蛋”,但不能离开凳子。
“耗子”伸手取“蛋”时,“鸡妈妈”要迅速拍“耗子”的手臂,被拍到的就不许再取“蛋”。游戏可玩到“鸡蛋”取完为止。
游戏9:躲球。
游戏规则:
把皮球高高地抛上高空后让球自由下落,当皮球在地上蹦3下后,大家互相推,以让球碰到别人。连续3次被球碰到的人,就要接受另外规定的处罚。
游戏玩法:
向上抛球的人,随便喊一个游戏者的名字,其他人立刻从被喊名字的人身边逃走。被喊名字的人接到球后,马上向大家喊“停”,让大家停止跑动。然后数“一、二、三”,向一个人跑3步后向他抛球,尽力让球碰到他。被球碰到的人拾球后再抛球,使游戏重新开始。如未碰到此人,则有抛球者再捡球,然后再抛球,游戏重新开始。

游戏10:拔草。
游戏玩法:
教师把“杂草”(绿、蓝、紫绉纸的小花)撒在较大面积的地上。幼儿每人拿一只小盒子,四散地“拔草”(捡绉纸花并放到小盒子里)。教师提醒幼儿找人空的地方“拔草”,不要拥挤在一起,防止相互碰撞。地上的“草”拔完了,游戏再重新开始。
教师边走边撒出红、绿、蓝、紫的小纸花于场地上,告诉幼儿红花是庄稼,要保护它,不能拔掉。其他颜色的小花是“杂草”。幼儿四散走或跑后蹲下“拔草”。地上“杂草”拔完后,每个幼儿数一数一共拔了多少棵“杂草”,并说说“草”的颜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