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芎麻蒸鱼: 原料:天麻15克,川芎10克。 烹制方法:鲤鱼1尾。鲤鱼去鳞甲、肠杂,洗净,剖开,放入天麻、川芎,加生姜、胡椒、盐等,置碗中,添适量的水,蒸熟。 食法、食量:除去川芎食。 功效:以天麻平抑肝阳、止痛,川芎镇静止痛。 适应范围:用于肝阳止亢或高血压病,眩晕头痛。 2、天麻炖鸡 原料:母鸡1只(重约1500克),天麻15克,水发冻菇 50克,鸡汤 500克,调料适量。 烹制方法:将天麻洗净切片,放入碗中,上笼蒸10min取出。鸡去骨切成小块,用油氽一下,捞出。葱、姜用油煸出味,加入鸡汤和调料,倒入鸡块,用文火焖40min,加入天麻片,再焖5min,勾芡,淋上鸡油。 食法、食量:佐餐或单食均可。 功效:平肝息风,养血安神。 适应范围:用于肝阳上亢之眩晕头痛,风湿痹之肢体麻木、酸痛,中风瘫痪,神经性偏头痛,神经衰弱之头昏、头痛、失眠等症。 3、天麻猪脑粥 原料:天麻10克,猪脑1个,粳米250克。 烹制方法:将猪脑洗净,与天麻共同置入沙锅内,再放入粳米,加清水煮粥,以粥、脑熟为度。 食法、食量:每日晨起,服用温热粥1次。 功效:平肝息风,行气活血。 适应范围:适用于高血压、动脉硬化、美尼尔病、头风所致的头痛等症。 来源:《常见病食疗食补大全》。 4、天麻烧牛尾 天麻烧牛尾原料:天麻10克,牛尾2条,母鸡肉、肘子、干贝母、调料知适量。 烹制方法:将天麻洗净放入罐内,加清水上笼蒸透切片。用母鸡、肘子肉同煮汤。将牛尾按骨节缝剁开放入锅内,加水、葱、姜、白酒煮开以去异味,再将已去掉异味的牛尾挑入煮好的母鸡、肘子汤锅内,同时也将火腿、干贝、调味品放入汤内,用文火煨2h。熟后将牛尾、母鸡、肘子挑起,整齐地码入盘中,然后再将天麻片镶于盘周围,淋上熟淀粉,浇上香油即成。 食法、食量:每天食肉、喝汤1~2次。 功效:祛风湿,止痛、行气活血。 适应范围:适用于头晕、头痛、风潮等症。 来源:《食用菌饮食疗法》。 5、天麻炖甲鱼 原料:甲鱼1只(约450g),天麻片15g,调料适量。 烹制方法:用沸水将甲鱼稍烫一下后,刮去表面泥膜,挖净体内黄油。用甲鱼胆在甲鱼壳背上涂1周,腹盖向上置于容器中,再将天麻片、葱、姜覆盖其上,加黄酒适量后,容器加盖,隔水炖1.5~2h。 食法、食量:食时,根据食者的喜好,用麻油或调制蒜泥等调味汁水,蘸食新炖熟的天麻及甲鱼,并喝汤。 功效:滋养肝肾,平肝潜阳,活血散瘀。 适应范围:适用于高血压、肝炎等症。 来源:《膳食保健》。 6、天麻鲤鱼 原料:天麻25克,川芎10克,茯苓10克,鲜鲤鱼1尾(1.5千克),酱油、料酒、食盐、味 精、白糖、胡椒粉、香油、葱、姜、水豆粉适量。 烹制方法: ⑴将鲜鲤鱼去鳞、鳃和内脏,洗净装入盆内,将川芎、茯苓切成大片,用第二次米泔水泡上,再将天麻放入泡过川芎、茯苓的米泔水中浸泡4--6小时,捞出天麻,置米饭上蒸透。切成片待用。 ⑵将天麻片放入鱼头和鱼腹内,置盆内,然后放入葱、姜,加入适量清水后,上笼蒸约30分钟。 ⑶将鱼蒸好后拣去葱和姜,另用水豆粉清汤、白糖、食盐、味精、胡椒粉、香油烧开勾芡,浇在天麻鱼上即成。 功效:平肝熄风,定惊止痛,行气活血。 适应范围:适用于虚火头痛、眼黑肢麻、神经衰弱、高血压头昏等症。 7、半夏白术天麻汤 原料:半夏9克,天麻9克,白术9克,茯苓9克,橘红6克,甘草6克,生姜6克,大枣3枚。 功效:健脾燥湿,化痰熄风。 主治:痰饮上逆,痰多心悸,眩晕头痛等证。 古籍论:本方是治疗内生风痰之剂。若痰因湿生,主要用白术燥湿化痰。晕由于风,辅以天麻平熄内风。脾为生痰之源,所以兼用半夏、茯苓、橘红、甘草补脾益气,化湿和中。并引用生姜、大枣调和营卫。 8、天麻竹沥粥 原料:天麻10克,粳米100克,竹沥30克,白糖适量。 烹制方法:将天麻浸软,切成薄片,与粳米加水煮粥,调入竹沥、白糖即成。 食法、食量:粥及天麻片在1天内分2次服用。 功能:平肝息风,清热化痰。 适应范围:适用于肝风痰热的痫症(发作前常觉眩晕头痛、胸闷乏力、心烦易怒,发作时突然昏仆、神志不清、抽搐吐涎,移时渐苏,醒后一如常人)。 来源:《百病饮食自疗》。 9、天麻肉片汤 来源于《中国药膳学》。 原料:天麻、猪肉各适量。 烹制方法:天麻浸软切片待用。肉片做汤,加入天麻片3~6 g共煮。 食法、食量:药、肉、汤俱食,宜常服。 功能:滋阴潜阳,平肝息风。 10、天麻蒸猪脑 天麻猪脑粥原料:天麻10克 猪脑2只 姜5克 大蒜10克 葱5克 盐5克 绍酒5克 鸡汤200毫升 烹制方法: 1.把天麻打成细粉9猪脑去红腺及膜洗净,姜、蒜洗净,切片,葱切花。 2.把猪脑放在蒸盆内,加入天麻粉、盐、姜、葱、蒜和鸡汤。 3.把盛有猪脑的蒸盆置蒸笼内,用武火大气蒸35分钟即成。 食法:每日1次,每次食猪脑1只。 功效:平肝熄风,降低血压。高血压风痰上逆型患者食用。 11、天麻煮鸡蛋 功效:治疗头痛目眩 配方制作:鲜天麻60克、鸡蛋3个、水1000克。先将鲜天麻切片放锅内加水煮30分钟后,打入鸡蛋煮熟后即可食用。 用法:隔日一次食。 12、天麻枸杞煮猪脑 功效:对头昏头痛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配方制作:鲜天麻100克,枸杞子15克,猪脑2副。将鲜天麻片、枸杞子加水文火煎1小时,放入洗净的猪脑煮熟后食用。 用法:每日一次食,或隔日一次也可。 13、天麻山药炖乳鸽 功效:具有补肝益肾、健胃、健脾、补气益肺,滋肾固精等功效。可治疗病后虚弱、阳痿早泄、消渴症、妇女血虚、月经不调和闭经、头痛、眩晕等症。 配方制作:鲜天麻、鲜山药、葱白段各100克,乳鸽4只,猪肉,猪熟肚片、猪腰子各250克,水发绿豆粉条、莴笋、藕各150克,豆腐干200克,生姜片25克,料酒35克,精盐1O克,鸡精5克,胡椒粉3克,鸡汤3000克。将高压锅置于火上,锅内加入鸡汤、天麻、山药、乳鸽块、生姜片、猪肉、藕片、豆腐干、料酒、胡椒粉、精盐、葱白段,烧沸后,打去浮沫,加阀压10分钟,停火降温后,加入其它原料和鸡精,再烧开后,即可食用。 用法:食肉饮汤。 14、天麻鸭子 功效:滋阴潜阳,平肝息风。适用于阴虚阳亢,目眩头晕,耳鸣头痛,口苦咽干等症。 配方制作:鲜天麻100克,生地30克,水母鸭1只(约500克)。将鸭宰杀,去毛及内脏,与洗净切片之天麻,生地共炖至鸭料熟,加食盐、味精等调味。 用法:食肉饮汤。 15、天麻肉片汤 功效:滋补潜阳,平肝息风。适用于眩晕,头痛等症。现多用于高血压、耳源性眩晕等。 配方制作:天麻猪肉各适量。天麻切薄片待用;肉切片做汤,加入鲜天麻片60克共煮。 用法:药、汤俱食。 16、天麻核桃鱼 天麻核桃鱼原料:去皮鲜天麻100克,核桃仁30克,川芎10克,茯苓10克,鲜鲤鱼1条(约1500克),酱油5克,料酒10克,精盐5克,味精2克,白糖5克,胡椒粉2克,香油10克,葱姜各10克,水豆粉10克。 做法: 1.将鲤鱼去鳞、鳃和内脏,洗净,装入盒内;将川芎、茯苓切成片,用第二次淘米水浸泡,再将天麻放入泡过川芎、茯苓等的淘米水中浸泡4小时左右,捞起沥干水份切片(丝)待用。 2.将天麻片(丝)、核桃仁放入鱼头和鱼腹内,鱼置盆内,然后放入葱、姜,加入适量清水后,上笼蒸30分钟左右。 3.将鱼蒸好后,拣去葱、姜,另用水豆粉、清汤、白糖、精盐、味精、胡椒粉、香油烧开勾芡,浇在鱼上即成。 功效:平肝熄风、定惊止痛、行气活血、补脑益智。 应用:佐餐食用。适用于虚火头痛、眼黑肢麻、神经衰弱、高血压头昏、智力低下等症的辅助食疗。 17、天麻鱼头汤 天麻鱼头汤原料:活鲤鱼一条,去皮鲜天麻100克,茯苓10克,川芍、姜末各6克,酱油、麻油各10毫升,黄酒15毫升,白糖20克,葱9克,精盐、味精、胡椒粉各3克,水淀粉、鲜汤各适量。 做法: 1.将鲤鱼去鳞、鳃和内脏,洗净,装入盘内;将川芎、茯苓切成片,用二次淘米水浸泡数小时,再将天麻放入泡过川芎、茯苓的淘米水中浸泡1-2小时,捞出天麻切成薄片待用。 2.将天麻片放入鱼头和鱼腹内,置盆中,然后放入葱、姜,加水适量,上笼蒸30分钟出锅待用。 3.用水淀粉、鲜汤、白糖、精盐、味精、胡椒粉、酱油、麻油等调料,在锅内烧开勾芡,浇在鱼头上即成。 功效:活血祛风,养血生发,健脾和中,补益肝肾。 应用:佐餐食用。适用于生发护发,此适用于肝肾阴虚、肝阳上亢所致头痛、目眩肢麻、高血压、神经衰弱等症的辅助食疗。 18、天麻冬菜扣肉 天麻冬菜扣肉原料:去皮鲜天麻150-200克,五花猪肉500克,川冬菜200克,姜片15克,料酒10克,酱油10克,肉汤200毫升,胡椒粉2克,精盐5克,蜂蜜20克。 做法:天麻洗净砸碎,五花猪肉入热水锅中煮片刻,捞出抹上蜂蜜入热油锅中炸成金**,捞出放凉切片,码于盘中。川冬菜洗净切碎,入砂锅,盐、葱、姜、味精、酱油、料酒及肉汤煸炒,浇在肉片上,撒上天麻、盐、胡椒粉,入蒸锅蒸30分钟即可膳食。 功效:平肝熄风,定惊止痛,行气止血。适用于虚火头痛、眼黑、肢麻、神经衰弱,并能润肠胃,生津液,补肾气,解热毒,滋润皮肤,使毛发光泽。 19、天麻山鸡火锅 天麻山鸡火锅原料:去皮鲜天麻片100克,鲜何首乌50克,鲜人参片25克,山鸡一只(重约2000克左右),鲜香菇500克,熟鹌鹑蛋16个,菠菜、土豆各250克,水发粉条150克,韭菜末、精盐、鸡精、色拉油、香油、生姜片、花椒粉、葱白段、料酒、高汤适量。 制作: 1.将山鸡烫去毛、爪、嘴,剖腹去净内脏,洗净,剁成块;天麻、何首乌洗净切成薄片。 2.锅置火上,锅内加入色拉油烧熟,加入生姜片、葱白段、花椒粉、山鸡块妙香后,加入高汤、天麻片、何首乌片、人参片烧沸,打去浮沫,烧至九成熟后,加精盐、料酒烧熟后待用. 3.土豆去皮,切片,用水漂洗后装盘待用;香菇去蒂洗净,撕成条装盘;菠菜去根和老黄叶,洗净理顺好,装盘;水发粉条洗净切段,装盘;熟鹤鹑蛋去皮,装盘待用。 4.将韭菜末、香油、精盐、鸡精、色拉油拌匀,制成调料盘,每人一盘,再将锅内炖好的原料倒入火锅中,点燃火烧沸,烫食或蘸食。 功效:何首乌性味苦、甘、涩、微温,具有补肝、益肾补血、祛风活络等功效;人参性味甘、微苦、微温,具有大补元气、固脱、生津、安神、益智等功效;山鸡性味甘温,具有滋养气血、强筋健骨等功效.何首乌、人参、山鸡与天麻合用,具有大补气血、益肝肾、乌须黑发等功效,可治疗气血两虚,适合舞蹈演员、运动员等活动强度大者食用。 20、天麻猪排骨火锅 天麻猪排骨火锅原料:去皮鲜天麻200克,猪排骨750克,猪肉500克,薏苡仁、草果、莲子、猪板油各50克,菜花250克,小白菜、平菇、花生油各100克,冰糖20克,姜末35克,料酒30克,猪肉汤3000毫升。 制作: 1.天麻用温水浸泡30分钟,洗净,切成薄片;草果去子粒留果皮;薏苡仁洗净去杂质;莲子温水泡发去心;猪排骨洗净沥去水,用砍刀剁成6-8厘米长的小段,入开水锅氽一下,捞出沥去水;猪肉用片刀切成厚0.3厘米、长6-8厘米、宽4-6厘米的薄片;冬瓜去皮和瓜瓤,切成薄片;菜花切成小朵;平菇撕成条状;小白菜洗净。以上原料除药物和猪排骨外,均装盘待用。 2.炒锅置火上,放花生油烧热,下姜末炒几下,放入猪排骨炒至白色,加入猪板油、冰糖、精盐、料酒,炒匀,加入猪肉汤烧开锅,打尽浮沫,倒入大锅中,加入药物煮15分钟后,即可食用。亦可用香油、味精、精盐配制成调味盘,每人一盘,蘸食或饮汤。 功效:猪排骨性味甘、平,具有补阴益髓之功效。草果性味辛、温,入脾、胃经,具有燥湿去痰、祛寒止痛、消食化积等功效。薏苡仁性味甘、淡微寒,具有健脾利湿等功效。猪排骨、草果、薏苡仁、莲子与天麻合用,能健脾燥湿,行气止痛、消食平胃,适用于虚寒、饮食停滞、食欲不振、手足发冷、湿重便糖等症的辅助食疗。 21、天麻煮鸡蛋 功效:治疗头痛目眩 配方制作:鲜天麻60克、鸡蛋3个、水1000克。先将鲜天麻切片放锅内加水煮30分钟后,打入鸡蛋煮熟后即可食用。 用法:隔日一次食。
火锅汤怎么做
我国古代医药文献对天麻的评价

天麻在我国一些古代医药文献中都给予了高度评价。早在2000多年前的《神农本草经》就把天麻列为上品。明代杰出的医药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对历代书籍中关于天麻功效的论述作了总结归纳:天麻“辛,温,无毒。久服益气力,长阴,肥健,轻身,增年。消臃肿,下肢满,寒疝下血。主治风湿,四肢拘挛,瘫痪不遂;小儿风痛,惊气,助阳气,补五壤七伤;风虚眩晕头痛,通血脉,开窍。服食无忌等”。
天麻的药用价值
在我国,天麻入药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它的药物作用有:
1、镇痛作用:用天麻制出的天麻注射液,对三叉神经痛、血管神经性头痛、脑血管病头痛、中毒性多发性神经炎等,有明显的镇痛效果。近年来,经一些医疗单位1000多例患者的临床试用,有效率达90%。
2、镇静作用:有的医疗单位用合成天麻素(天麻甙)治疗神经衰弱和神经衰弱综合症病人,有效率分别为89.44%和86.87%。且能抑制咖啡因所致的中枢兴奋作用,还有加强戊巴比妥纳的睡眠时间效应。
3、抗惊厥作用:天麻对面神经抽搐、肢体麻木、半身不遂、癫痫等的一定疗效。还有缓解平滑肌痉挛,缓解心绞痛、胆绞痛的作用。
4、降低血压作用:天麻能治疗高血压。久服可平肝益气、利腰膝、强筋骨,还可增加外周及冠状动脉血流量,对心脏有保护作用。
5、明目、增智作用:天麻尚有明目和显著增强记忆力的作用。天麻对人的大脑神经系统具有明显的保护和调节作用,能增强视神经的分辨能力,目前已用作高空飞行人员的脑保健食品或脑保健药物。日本用天麻注射液治疗老年痴呆症,有效率达81%。
人工栽培天麻与野生天麻质量比较研究:
长期以来,对于人工栽培天麻与野生天麻的品质(药理作用)有不同看法。为此,南京中医学院庄毅作了专题比较试验研究(发表于《中国食用菌》第卷第五期)。曾有报道,用天麻注射液的含量测定方法,对室内家种天麻和野生品比较,以及不同海拔高度野生天麻质量比较,说明在平原、丘陵或室内培植天麻其有效成份并不低于野生品种。
新鲜天麻不仅仅口感比干品好百倍!更因为全新鲜,没有经过任何加工,有效成分得到了最大的保留,真正的活性天麻,所以药性远远好于干品!
新鲜天麻一年才只有1-2个月,过了这个季节,再想吃也没有了。这时候出产的天麻是一年中最好的,刚刚起了小苗,还没破土,称为“萌麻”。一个大约80-150g左右。
为延长保质期和原汁原味,新鲜天麻是不清洗的,表面带有少量泥土,也不要清洗,不要沾水。就这样放入冰箱冷藏室冷藏即可。一般能保存到春节左右。需要炖汤的时候,洗干净,切成约0.5cm-1.5cm的厚片,一次用量根据自己的口味,可以用2-4个。如果熬粥,那么可以切0.5*0.5cm的小颗粒,一次大约1-2个。脆脆的,水分足,非常好吃的!
背景知识天麻是一种奇特的药用植物,它没有吸收养料的根须,也没有进行光合作用的绿叶,只有一个长圆形的块茎在土里生长,每当初夏时节,从头部长出一根箭杆样的黄赤色独苗,叫赤箭。对于这支独苗,古时曾用“有风不动,无风独摇”之说,所以也叫“定风草”。
天麻的功效大家都知道是“治风之良药”。因为它具有镇肝息风和定惊的作用,所以用于治疗风疾上扰的眩晕,头风头痛,肢体麻木,言语不利等。最近日本更在临床研究中发现,天麻对治疗老年性痴呆有效,能改善患者口齿不清和面无表情的症状。这也许与天麻能改善脑部血液流通有关。天麻的另一鲜为人知的功能是它的补益功能。
历史传说唐明皇李隆基每日清晨调服一盅赤箭粉,作为滋补上品。它的作用是“利腰膝,强精力,久服益气,轻身长年”。现代研究发观天麻多糖可增强机体免疫力,改善心肌和脑的营养,提高耐缺氧能力。
采制办法成熟的天麻于立冬后至次年清明前采挖(以冬麻为好),立即洗净,蒸透,敞开低温干燥后,即成为著名的中药材,早在二千多年前就已入药。
简易服用方法将干天麻用温水浸泡2个小时,即可用于炖汤、入菜。
天麻的药膳食谱选介:
★天麻煮鸡蛋
功效:治疗头痛目眩
配方制作:鲜天麻60克、鸡蛋3个、水1000克。先将鲜天麻切片放锅内加水煮30分钟后,打入鸡蛋煮熟后即可食用。
用法:每日一次食,或隔日一次也可。
★天麻蒸鸡蛋
功效:对痔脱肛、子宫脱垂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配方制作:天麻粉6克,鸡蛋1个。将鸡蛋一头开一小孔,灌入天麻粉放锅里隔水蒸。
用法:早晚各食服一次,1 0天为1个疗程。停服2天再服,连服3个疗程。
★天麻、枸杞煮猪脑
功效:对脑震荡后遗症所导致的头昏头痛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配方制作:鲜天麻1 00克,枸杞子15克,猪脑2副。将鲜天麻片、枸杞子加水文火煎1小时,放入洗净的猪脑煮熟后食用。
用法:每日一次食,或隔日一次也可。
★天麻山药炖乳鸽
功效:具有补肝益肾、健胃、健脾、补气益肺,滋肾固精等功效。可治疗病后虚弱、阳痿早泄、消渴症、妇女血虚、月经不调和闭经、头痛、眩晕等症。
配方制作:鲜天麻、鲜山药、葱白段各1 00克,乳鸽4只,猪肉,猪熟肚片、猪腰子各250克,水发绿豆粉条、莴笋、藕各1 50克,豆腐干200克,生姜片25克,料酒35克,精盐1 O克,鸡精5克,胡椒粉3克,鸡汤3000克。将高压锅置于火上,锅内加入鸡汤、天麻、山药、乳鸽块、生姜片、猪肉、藕片、豆腐干、料酒、胡椒粉、精盐、葱白段,烧沸后,打去浮沫,加阀压1 0分钟,停火降温后,加入其它原料和鸡精,再烧开后,即可食用。
用法:食肉饮汤。
★天麻鸭子
功效:滋阴潜阳,平肝息风。适用于阴虚阳亢,妊娠先兆流产,伴目眩头晕,耳鸣头痛,口苦咽干等症。
配方制作:鲜天麻100克,生地30克,水母鸭1只(约500克)。将鸭宰杀,去毛及内脏,与洗净切片之天麻,生地共炖至鸭料熟,加食盐、味精等调味。
用法:食肉饮汤。
■天麻肉片汤
功效:滋补潜阳,平肝息风。适用于肝阳上亢或风痰上扰之眩晕,头痛等症。现多用于高血压、耳源性眩晕等。
配方制作:天麻猪肉各适量。天麻切薄片待用;肉切片做汤,加入鲜天麻片60克共煮。
用法:药、汤俱食。
■天麻核桃鱼:
原料:去皮鲜天麻100克,核桃仁30克,川芎10克,茯苓10克,鲜鲤鱼1条(约1500克),酱油5克,料酒10克,精盐5克,味精2克,白糖5克,胡椒粉2克,香油10克,葱姜各10克,水豆粉10克。
做法:
1.将鲤鱼去鳞、鳃和内脏,洗净,装入盒内;将川芎、茯苓切成片,用第二次淘米水浸泡,再将天麻放入泡过川芎、茯苓等的淘米水中浸泡4小时左右,捞起沥干水份切片(丝)待用。
2.将天麻片(丝)、核桃仁放入鱼头和鱼腹内,鱼置盆内,然后放入葱、姜,加入适量清水后,上笼蒸30分钟左右。
3.将鱼蒸好后,拣去葱、姜,另用水豆粉、清汤、白糖、精盐、味精、胡椒粉、香油烧开勾芡,浇在鱼上即成。
功效:平肝熄风、定惊止痛、行气活血、补脑益智。
应用:佐餐食用。适用于虚火头痛、眼黑肢麻、神经衰弱、高血压头昏、智力低下等症的辅助食疗。
■天麻鱼头汤
原料:活鲤鱼一条,去皮鲜天麻100克,茯苓10克,川芍、姜末各6克,酱油、麻油各10毫升,黄酒15毫升,白糖20克,葱9克,精盐、味精、胡椒粉各3克,水淀粉、鲜汤各适量。
做法:
1.将鲤鱼去鳞、鳃和内脏,洗净,装入盘内;将川芎、茯苓切成片,用二次淘米水浸泡数小时,再将天麻放入泡过川芎、茯苓的淘米水中浸泡1-2小时,捞出天麻切成薄片待用。
2.将天麻片放入鱼头和鱼腹内,置盆中,然后放入葱、姜,加水适量,上笼蒸30分钟出锅待用。
3.用水淀粉、鲜汤、白糖、精盐、味精、胡椒粉、酱油、麻油等调料,在锅内烧开勾芡,浇在鱼头上即成。
功效:活血祛风,养血生发,健脾和中,补益肝肾。
应用:佐餐食用。适用于生发护发,此适用于肝肾阴虚、肝阳上亢所致头痛、目眩肢麻、高血压、神经衰弱等症的辅助食疗。
■天麻冬菜扣肉
原料:去皮鲜天麻150-200克,五花猪肉500克,川冬菜200克,姜片15克,料酒10克,酱油10克,肉汤200毫升,胡椒粉2克,精盐5克,蜂蜜20克。
做法:天麻洗净砸碎,五花猪肉入热水锅中煮片刻,捞出抹上蜂蜜入热油锅中炸成金**,捞出放凉切片,码于盘中。川冬菜洗净切碎,入砂锅,盐、葱、姜、味精、酱油、料酒及肉汤煸炒,浇在肉片上,撒上天麻、盐、胡椒粉,入蒸锅蒸30分钟即可膳食。
功效:平肝熄风,定惊止痛,行气止血。适用于虚火头痛、眼黑、肢麻、神经衰弱,并能润肠胃,生津液,补肾气,解热毒,滋润皮肤,使毛发光泽。
■天麻山鸡火锅
原料:去皮鲜天麻片100克,鲜何首乌50克,鲜人参片25克,山鸡一只(重约2000克左右),鲜香菇500克,熟鹌鹑蛋16个,菠菜、土豆各250克,水发粉条150克,韭菜末、精盐、鸡精、色拉油、香油、生姜片、花椒粉、葱白段、料酒、高汤适量。
制作:
1.将山鸡烫去毛、爪、嘴,剖腹去净内脏,洗净,剁成块;天麻、何首乌洗净切成薄片。
2.锅置火上,锅内加入色拉油烧熟,加入生姜片、葱白段、花椒粉、山鸡块妙香后,加入高汤、天麻片、何首乌片、人参片烧沸,打去浮沫,烧至九成熟后,加精盐、料酒烧熟后待用.
3.土豆去皮,切片,用水漂洗后装盘待用;香菇去蒂洗净,撕成条装盘;菠菜去根和老黄叶,洗净理顺好,装盘;水发粉条洗净切段,装盘;熟鹤鹑蛋去皮,装盘待用。
4.将韭菜末、香油、精盐、鸡精、色拉油拌匀,制成调料盘,每人一盘,再将锅内炖好的原料倒入火锅中,点燃火烧沸,烫食或蘸食。
功效:何首乌性味苦、甘、涩、微温,具有补肝、益肾补血、祛风活络等功效;人参性味甘、微苦、微温,具有大补元气、固脱、生津、安神、益智等功效;山鸡性味甘温,具有滋养气血、强筋健骨等功效.何首乌、人参、山鸡与天麻合用,具有大补气血、益肝肾、乌须黑发等功效,可治疗气血两虚,适合舞蹈演员、运动员等活动强度大者食用。
■天麻猪排骨火锅
原料:去皮鲜天麻200克,猪排骨750克,猪肉500克,薏苡仁、草果、莲子、猪板油各50克,菜花250克,小白菜、平菇、花生油各100克,冰糖20克,姜末35克,料酒30克,猪肉汤3000毫升。
制作:
1.天麻用温水浸泡30分钟,洗净,切成薄片;草果去子粒留果皮;薏苡仁洗净去杂质;莲子温水泡发去心;猪排骨洗净沥去水,用砍刀剁成6-8厘米长的小段,入开水锅氽一下,捞出沥去水;猪肉用片刀切成厚0.3厘米、长6-8厘米、宽4-6厘米的薄片;冬瓜去皮和瓜瓤,切成薄片;菜花切成小朵;平菇撕成条状;小白菜洗净。以上原料除药物和猪排骨外,均装盘待用。
2.炒锅置火上,放花生油烧热,下姜末炒几下,放入猪排骨炒至白色,加入猪板油、冰糖、精盐、料酒,炒匀,加入猪肉汤烧开锅,打尽浮沫,倒入大锅中,加入药物煮15分钟后,即可食用。亦可用香油、味精、精盐配制成调味盘,每人一盘,蘸食或饮汤。
功效:猪排骨性味甘、平,具有补阴益髓之功效。草果性味辛、温,入脾、胃经,具有燥湿去痰、祛寒止痛、消食化积等功效。薏苡仁性味甘、淡微寒,具有健脾利湿等功效。猪排骨、草果、薏苡仁、莲子与天麻合用,能健脾燥湿,行气止痛、消食平胃,适用于虚寒、饮食停滞、食欲不振、手足发冷、湿重便糖等症的辅助食疗。
■天麻猪脑粥

材料:天麻10g,猪脑1个,粳米250g。
烹制方法:将猪脑洗净,与天麻共同置入沙锅内,再放入粳米,加清水煮粥,以粥、脑熟为度。
食法、食量:每日晨起,服用温热粥1次。
功能:平肝息风,行气活血。
适应范围:适用于高血压、动脉硬化、美尼尔病、头风所致的头痛等症。
■天麻烧牛尾
材料:天麻10g,牛尾2条,母鸡肉、肘子、干贝母、调料知适量。
烹制方法:将天麻洗净放入罐内,加清水上笼蒸透切片。用母鸡、肘子肉同煮汤。将牛尾按骨节缝剁开放入锅内,加水、葱、姜、白酒煮开以去异味,再将已去掉异味的牛尾挑入煮好的母鸡、肘子汤锅内,同时也将火腿、干贝、调味品放入汤内,用文火煨2h。熟后将牛尾、母鸡、肘子挑起,整齐地码入盘中,然后再将天麻片镶于盘周围,淋上熟淀粉,浇上香油即成。
食法、食量:每天食肉、喝汤1~2次。
功能:祛风湿,止痛、行气活血。
适应范围:适用于头晕、头痛、风潮等症。
通用型清汤火锅汤底的做法
火锅底料配
主料:
鸭掌250克 牛肉200克 猪肉200克 鸭肠150克 黄豆芽200克 蘑菇150 克 粉丝150克 菠菜100克 平菇100克 冬瓜300克 牛肚250克 牛黄喉100克
汤料:
走地鸡鸡肉500克 猪大排500克 猪大骨头500克 生姜25克 猪肉100克 鸡胸脯肉75克
调料:食盐5克 味精2克 料酒20克。
清汤火锅底料制作步骤
1、制汤水
将鸡肉、猪排骨、猪骨洗净,放入开水,煮出血水后,捞出用清水洗净。放入锅中,加水3000克,用大火烧沸,打去浮沫后改用小火炖出香味。舀出300克炖制好的鲜汤冷却。
将鸡脯肉和净猪瘦肉剁碎,分别用100克鲜汤搅散,剩余的鲜汤置火上烧沸2、用料加工
毛肚洗净,撕去筋膜,开段,起片,用水漂净。牛黄喉水泡,撕膜开条。牛肉、猪肉横着筋络切大薄片。鸭肠用盐反复揉,去净粘液,用水清洗,并翻出有油的一面,用竹筷方头将油刮去,入开水中快速烫一下,捞出切节待用。鸭掌洗净,去粗皮。冬瓜去皮,切片。各种蔬菜洗净,沥干水。以上各种用料和调料分别装入盘中,放在火锅四周。
3、吃时,鸭掌可先下锅煮起。备上味碟,碟中加麻油、蒜泥、盐、味精等。先荤后素,随意烫食。
牛骨清汤火锅汤底的做法
1、剁成小块的牛骨头洗净,放入冷水锅中煮,水开后浮去血沫(一般撇3-4次)。
2、把骨头汤倒入高压锅,加1小块老姜,1-2葱,滴入几滴醋,煮的时间根据口味自己掌握。
温馨提示:炖牛骨的锅内,水要一次加足,不能中途添加;炖的时候不要放盐,到吃的时候再加。
羊杂清汤火锅底料的做法
1、 超市买洋杂汤备用。
2、 锅内加清水,待水开后,放入羊肉、羊杂、羊骨,用大火烧,舀出浮沫,然后加白芷、桂圆肉、草果、陈皮、杏仁等,同时加大葱、生姜,再熬1小时以上。
3、食用时,取汤锅中熟羊肉和羊杂切碎放入碗中,再盛上羊汤,加上蒜苗末、香辣油。
清汤火锅底料的做法贴士
做清汤火锅底料的关键是原料上等、工序精细。火锅底料的各种主料切片要均匀,厚薄一致;吃火锅的中途要添加清汤和食用盐等。
重庆火锅底料
主料:
牛油400克,菜油100克,郫县豆瓣酱150克,干辣椒150克,白酒10克,醪糟25克,姜23克,小葱15克,大葱10克,蒜20克,鲜花椒20-25克(若无可用干花椒8克加白酒浸泡),豆豉10克,冰糖15克
香料:
白扣5克,草果5克,三奈3-5克,丁香3-5克,砂仁5克,香果5克,孜然5克,桂皮5克,甘草5克,枝子5克,排草5克,老扣5克,甘松5克,陈皮5克,荜拨5克,香茅草5-8克,八角5克,香叶5克,千里香5克,小茴香8克,香草5克
重点配料:
牛油,醪糟,白酒,冰糖,青花椒
制作滋粑海椒
材料:干辣椒150克(可选用小米椒,七星椒,子弹头各50克,若无条件其中一种),水250ml.
制作方法:
1.150克干辣椒清洗后,用水先泡半个小时。
2.泡好的辣椒用剪刀剪成小节备用。
3.辣椒泡好后捞入锅中,加一杯水,把水煮开后转小火煮5-10分钟,使辣椒充分变软,且锅内多余水分基本煮完;
4.把辣椒倒入搅拌机。
开始熬制底料
提前将各种香料洗干净,用温热水浸泡,去除中药味。
如果是用生的菜油,首先将菜油烧至冒烟,然后关火冷却几分钟,再加入牛油慢慢熬化。
油全部熬化后,能感受到油温之后,加入葱,姜,蒜用120-130左右小火炸出香味。
约5分钟后,捞出变枯的葱姜蒜。
加入豆瓣酱熬制,轻轻搅拌防止粘锅;
加入一半的海椒,用100度左右的活力熬15分钟。
加入一半粑海椒,搅拌后油温会有下降,再继续熬15分钟,保持油温在90-100度左右。
将浸泡好的香料沥去大部分水分,用石锤略微把香料砸一下加入锅内。
同时加入之前炸过的葱姜蒜,倒入白酒,一边搅拌,一边用80度左右微火熬制15-20分钟。
10.加入新鲜的青花椒(或泡过白酒的干花椒)和豆豉。
11.再熬制5分钟,最后加入醪糟和冰糖。
12.小火最后熬5分钟左右就可以关火。
13.熬好的火锅底料盛出,自然冷却降温,然后用保鲜盒分装,冷冻保存。随吃随用。
鱼头火锅
原料:
鲢鱼头1个(约800克),嫩白菜心200克,嫩豆腐4块,豆腐泡10个,韭黄60克,熟冬菇6朵,胡萝卜10克,姜10克,花生油30克,料酒5克,清汤1000克,盐适量。
鱼头火锅的做法:
(1)鱼头去鳃,洗净,用净布抹干;嫩白菜心、韭黄洗净,切段;姜拍破;豆腐泡每个切成两半;豆腐切咸二厘米见方的块。
(2)炒锅烧热,放入花生油15克烧至冒烟,下入姜翻炒一下,再加入嫩白菜心段炒软后取出。原炒锅中再加入花生油,烧热后下入鱼头,煎至两面微黄,烹入料酒,添清汤,放入姜片、盐,炖出鲜味后倒入火锅中。四周围下嫩白菜心,菜上放冬菇、胡萝卜、豆腐块、豆腐泡,注入清汤,以盐调味,盖锅煮几分钟后,边煮边食,边食边下韭黄。
咖喱火锅汤底的做法
材料:
洋葱1个、大蒜4瓣、马铃薯2个、牛肉1盒、番茄、青椒、红椒、其他蔬菜
调味料 :
酒1大匙、咖喱粉5大匙、盐1茶匙、糖半大匙、椰浆1罐、辣椒粉1茶匙、清汤3碗
作法:
1.洋葱、大蒜分别洗净,切丁;马铃薯去皮、切滚刀块。
2.用2大匙油炒香洋葱和大蒜,再加入马铃薯,放入所有调味料烧开,改小火煮至马铃薯熟软时,再放入切成小块的牛肉。
3.改小火煮5分钟,即可夹出食用,向锅内汤汁继续加入番茄,青、红椒或其他蔬菜,煮熟食用。
小贴士:

1.咖喱火锅除了牛肉之外,也可加入海鲜,如草虾、墨鱼等,但要汆熟后食用。
2.没有清汤时,可用开水代替,椰浆有特殊香气及油质,所以清汤不需太油腻。
菌类火锅汤底
配料:
猪油、盐、姜、葱、胡椒面、野菌鸡浓汤火锅底料适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