蛏子如何吃?

核心提示红酒老蛏的做法如下:准备材料:蛏子1、准备好所有材料以及一个450毫升左右的容器。2、将老姜洗净,切片备用。3、将蛏子用盐水养半天吐沙,再用清水洗净,并用牙刷刷干净蛏壳表面。4、将蛏子的触须朝上,立着码放在容器内。5、将老姜片也插入蛏子的缝

红酒老蛏的做法如下:

准备材料:蛏子

1、准备好所有材料以及一个450毫升左右的容器。

2、将老姜洗净,切片备用。

3、将蛏子用盐水养半天吐沙,再用清水洗净,并用牙刷刷干净蛏壳表面。

4、将蛏子的触须朝上,立着码放在容器内。

5、将老姜片也插入蛏子的缝隙中,使得容器内的蛏子一个挨着一个,紧紧的码在容器内。

6、倒入200毫升青红酒,大约没过蛏子的一半位置。

7、锅内倒入适量清水,放入竹饼,放入装有蛏子的容器,盖上锅盖,大火12分钟左右即可。

8、红酒老蛏成品图。

吃蛏不忘种蛏人

蛏子的美味做法很多,有麻辣红烧蛏子,蒜蓉粉丝蛏子,水煮蛏子等。蛏子最好的洗净方法就是用盐水浸泡清洗。

买回家的蛏子,放在淡盐水里让它吐沙,最好再放一个铁钉,蛏子闻到铁锈的味道会更快的吐沙,一般浸泡2个小时就可以了。2个小时后用水反复冲洗,直到干净为止。我本人最喜欢的做法还是爆炒麻辣蛏子。在爆炒前先用开水焯一下蛏子,直到全部开壳,然后再用凉水冲洗一下,把蛏子上的浮沫和纤维冲洗掉。

锅中放适量油,油热后放入麻椒粒,干辣椒,葱,姜,冰糖大火炒香。然后放入焯好水的蛏子,这时候关键的是掂锅,一定要掂锅来翻蛏子,一定要带火苗那种,因为锅中的火苗瞬间高温可以把料香一下全挤压到蛏子肉里面,这样炒出的蛏子吃起来感觉味道是从里面透出来的,而不是浮在表面的调料味,特别好吃。翻炒一会淋入生抽,醋,料酒,加入蒜末继续掂锅,大概一分钟后放入食盐调味即可出锅。这样做出来的蛏子非常好吃。

最后蛏子是非常有营养的海鲜,有海中人参的说法。麻辣蛏子,蒜蓉蛏子,水煮蛏子都是美味的做法,淡盐水加上一个铁钉浸泡蛏子能有效的把蛏子清洗干净。

蛏子是生活比较常见价格也很亲民的水产食才,它肉质鲜嫩,营养丰富。蛏子的做法各式各样,有葱油蛏子、辣炒蛏子、响油蛏子、蒜蓉粉丝蛏子等等。

如何才能将蛏子清洗干净呢?告诉大家一个小诀窍。

就是用一双筷子将装蛏子的漏筐与盆底隔开,让其位置一直都是在水盆中央悬着。这样蛏子吐出来的沙子,直接沉底,而再吸进去的水却是上边干净的,所以吐沙会快又干净。在放一点海盐清水中,营造海水的味儿。然后将装蛏子的漏筐放在上面浸泡,再滴几滴麻油,2-3小时后就会看到盆底的黑色东东有不少。

吐好沙的蛏子,反复的搓洗,将壳上的脏东西洗净,然后控干水分待用。

刚洗蛏子时我还加了点食用盐,觉得这样壳就会洗的更干净,然后再用清水反复的搓洗至水清。大蒜、姜切片备用,大蒜要多准备一些。

蒜香蛏子

做法:油热放入姜片、一半的大蒜片,炒至大蒜片颜色发黄,蒜香味冒出,再倒入蛏子翻炒。

大火,当炒至蛏子有开口时,赶快的放入另一半的大蒜片、料酒,翻炒至蛏子全部开口即可关火。尝尝蛏子出的汤汁,咸味够就不用放盐了,不够就再加点盐拌匀。

奶白色的汤汁,配上蒜味儿,鲜的~~~

吃的时侯要将蛏子边缘的黑线去掉~~

蛏子,长条形贝,有大小各种种类,最大的像古老的摺叠剃刀,故洋人称之为剃刀贝Razor Clam,贝中有吸管露出,又像一把弹簧刀,亦称Jackknife Clam。

双边的薄壳,随手可以剥开,取出肉,洗净后,去肠、尾可以生吃,要是海水不受污染的话。

通常养在海边的沙泥底下,只露出头来,一手抓它即缩了进去,有传闻说在上面撒盐,蛏子就曾从洞里爬出来,这根本就是胡说八道,海水已是咸的,撒盐有甚麽用?

蛏子肉鲜美,中国人煮食之前,多养它一两天,浸在水中,把生锈的刀或一块磨刀石放进去,它自然会吐出沙来。

在欧美和亚洲的海底都可抓到,分布甚广。中西老饕皆爱食之。日本人叫它为马刀贝Mategai,或简称Mate。从北海道到九州皆生长,一直到朝鲜岛,韩国人喜欢用它和泡菜一齐熬成汤。

日本人的吃法,最简单的只放在火上烧烤,也用来煮面豉汤。挖出肉来,用醋腌之,拌以青瓜,当为前菜。在秋冬最为肥美,其他季节不食。

广东人则喜欢用大蒜、豆豉或面酱来炒,食时下点葱段。

福建沿海也多产蛏子,他们有种独特的吃法,那就是用一个深底的瓷盅,把蛏子一颗颗地直插进去,插到满盅为止。这时,加点当归清炖,炮制出来的汤非常鲜美。

土笋冻是福建人的至爱,用沙虫为原料,煮后冷冻成啫喱膏状,连虫虫一齐吃,口感爽脆,味道鲜美。但沙虫在别处难找,肉又不多,可用蛏子代替,将蛏子熬出浓汤。沙虫有黏液,自然结冻,用蛏子代替时则可下一些鱼胶粉,结成冻后,肉多、有咬头,也同样鲜甜,口感亦佳,可试试这种做法来医治乡愁。

外国人煮蛏子,方法和青口一样,在镬中把牛油煎热,大蒜和西洋芫荽碎爆一爆,放蛏子,淋白餐酒,加点盐,锅上盖,整锅翻几翻,即成。

意大利的蛏子汤叫为Zuppa Di Cannolicchi,是当地名菜,不可不试。

饭店里的辣炒蛏子为什么那么好吃,你不知道的秘诀全在这里六哈 美食

一、种蛏如种田

闽南的滩涂有很多 美食 ,蛏子就是其中的一种,前几日提到土笋冻,土笋也出自滩涂。

蛏子是土名,学名叫 “缢蛏” ,而土笋也是土名, 学名叫“可口革囊星虫”, 这名字特别拗口,我怎么都记不住;我们常吃的 海蛎 ,海蛎是学名,土名就叫蚵仔。这些土名和学名的叫法让我想起我们的名字,在家叫“狗子”,出外就是“小明”了,哈哈。

沿海人在 泥壅沃 ,也就是滩涂上 种蛏子 种蚵仔,就 如种田一般 ,叫“狗子”之类的土名也是恰如其分。蛏子和蚵仔在闽南很普遍,初春季节吃蚵仔,有 二月肥蚵肥韭菜 之说,而夏季,则是蛏子的丰收季节。

吃蛏不忘种蛏人,我今天来说说蛏子。

二、蛏子性寒易过敏

蛏子的肉很鲜美,清甜爽口,我是喜欢蛏子的,较之蚵仔更甚,但蛏子性寒凉,过敏体质者不宜。

总觉得 蛏子等海鲜可以代表家乡 ,于是乎,暑假我家那位在远方求学的学子回家,我都要买海鲜,尤其是蛏子,结果有一年的暑假给他吃得浑身过敏,吃药打针,整整在家一周不敢出门。

但说来奇怪了,蛏子是寒凉,湿气重,烹煮不当,过敏体质者容易出疹,但蛏子要是晒成干,做成 蛏干,蛏干和烧酒一起炖煮,却是消水肿祛湿滋补的好食物。

三、蛏子的多种吃法

蛏子的吃法有很多种,都特别棒,比如我们闽南很常见的 酱油蛏 ,蛏子用开水一烫,半熟时分,倒进酱油生姜蒜蓉腌制半天,即可开吃,非常可口,夏日的晚上,来一盘 酱油蛏,配上啤酒 ,实在享受。

我奶奶经常把蛏壳拔掉半边,不用任何调料,将蛏肉的一面 蘸上地瓜粉,用油煎 ,蛏子的汁都被锁在地瓜粉和半边壳里,更是鲜甜无比。

而把蛏肉全剥起来,裹上地瓜粉,加点姜丝,下锅煮成 蛏羹 ,则是夏日用来配饭的靓汤。

蛏子和鸡蛋是绝配,混在一起 煎成蛋蛏饼, 也是闽南很重要的一道菜品。

当然 蛏还可以清蒸 ,以及和许多菜一起或炒或炸或煮成各种各样非常好吃的菜。

无论什么样的菜品都不及 爆炒蛏子 来得简单美味,但蛏子要洗干净得有窍门哦。

四、清洗蛏子

今儿买了600g的蛏子,蛏子比较大只,但还不及老蛏的资格,要是老蛏,那就做 隔水炖烧酒插蛏 了,新蛏嘛,爆炒最为适宜。

但蛏子要清洗干净才不会影响口感,蛏子毕竟长于滩涂,身上所沾的都是滩涂的黑泥。

常用的清洗方法都是清水中加盐,我今天教大家一招,不用加盐,一样洗得很干净。

首先将蛏子用清水冲,拿一把牙刷刷净蛏壳。

蛏子“有头有腿”,把蛏子立起来,“头”朝上、“双腿”朝下,我们叫 插蛏 ,插满一碗,蛏子底部倒入半碗水,静等一个小时,蛏子会把身体里面的泥沙全部通过“双腿”排到水中。

其实这是 蛏子的两个水管 ,这两个水管很发达,蛏子完全依靠这两个水管与滩面上的海水保持联系,从 入水管 吸进食物和新鲜海水,从 排水管 排出废物和污水。

而我这种 插蛏 的清洗方法正是迎合了蛏子本身的结构,所以黑泥排得特别干净。

五、爆炒蛏子

蛏子清洗完毕,我们就来爆炒。爆炒之前还有一个小动作,那就是 给蛏子挑断筋

蛏子的两扇壳中间有一根黑筋,我们拿小刀在中间划一下,蛏子的筋断了,煮的时候壳就不会打开,这样蛏子的鲜汁会锁在壳里,从而肉质更嫩更鲜。

准备材料: 蛏子、料酒、生姜、蒜瓣、辣椒。

爆炒过程:

1、烈油锅,姜爆香;

2、蛏子、蒜瓣和辣椒一起下锅;

3、加入料酒、盐和糖,不用味精鸡精等增味剂,蛏子本身就很鲜。

4、爆炒三分钟即可出锅。

一盘非常非常鲜甜味美的爆炒蛏子就做成了,特别简单易操。这里再次强调一下,蛏子性寒凉,一定要多加姜蒜!

今日的蛏子非常肥美,蛏子虽然性寒,还是很有营养的, 《泉州本草》 中记载:蛏子肉"清热解毒,利小便,消水肿"。蛏子肉可治疗产后虚损、烦热口渴、湿热水肿、中暑泄痢、小便不利等症。

要蛏子好,还得环境好,滩涂好,海水质量好 ,让我们都来做一名大自然的养护工,保护优质的海域,我们人人有责。

 
友情链接
鄂ICP备19019357号-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