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枣
阳谷、茌平等县的传统土特产,亦称熏枣、焦枣。系选用熟鲜红枣,经水煮、窑熏、阴凉等工艺精制而成。仅窑熏1道工序,就要反复3次,历时6天,经“三次窑子六遍水”方可。乌枣制成后,色泽乌紫明亮,花纹细密,带有特殊的香甜味。旧县志记载:“邑为产枣之区。用鲜枣加火熏制,手术特精,远销南省,岁以数万袋计,获利甚巨。”产品不仅供应当地,而且畅销港澳及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

雕刻葫芦
雕刻葫芦: 也称蚰子葫芦。独特的传统工艺品,兴盛于清末民初。当时,聊城蓄养蚰子的风气甚盛,蚰子葫芦的销量很大。种植、制作、销售葫芦的村庄大都集中在聊城城关、闫寺镇、梁水镇3地。雕刻的葫芦图案精美,刀法流畅,虽价格昂贵,却供不应求。1978年以来,艺人们在继承传统工艺技法的基础上,大胆创新,把葫芦切割组合成各种造型,改平刻为透刻,使图案立体化,创造了许多各具特色的新产品,使之成为馈赠佳品。
聊城毛笔
聊城毛笔: 聊城毛笔制作业有着悠久的历史,明代中叶境内有制笔工人1000余。清代第一个状元傅以渐进京会试,即选用聊城上等毛笔。康熙皇帝曾用聊城毛笔撰文赋诗,并为光岳楼题写“神光钟暎”匾额,足见聊城毛笔在当时已享有盛名。聊城所产毛笔有200余种,大小不一。按规格区分有毫长最大的“抓笔”,可写3尺大字;也有可写豆粒状小字的蝇头小楷笔。按制作原料不同可分为“羊毫”、“狼毫”、“兼毫”、“七紫三羊”等等。聊城毛笔,除少数纯羊毫楷笔外,基本上都是沿用三国时期“韦诞法”制作,经过72道工序,方为成品。其特点是外型美观、刚柔相济、吸墨性强、经久耐用,具有精品毛笔所特有的“尖、齐、圆、健”4德,是书画之佳品。1955年曾被评为全省同类产品第一名。不仅畅销国内,而且曾5次经青岛、上海、广州等口岸销往香港、日本等地。著名书法家舒同、杨萱庭都曾用聊城毛笔写了不少佳作。
老豆腐
高唐名吃,又称豆腐脑。制作精细,配料独特,别具风味。其特点是:豆腐洁白明亮、嫩而不松,卤清而不淡,油香而不腻;食之香气扑鼻,有肉味而不腥,有辣味而不呛。老豆腐用精选的上等黄豆制作。将黄豆去皮碾碎,放入经阳光照晒的储存水(净化的黄河水最好)中浸泡,待碾碎的黄豆涨足后,用石磨磨成浆。经煞沫、过包(滤渣)后,入锅熬成豆汁,退温后装入桶或缸内,点入石膏,封口20分钟即成豆腐,加入卤和油等配料即可食用。爱吃辣者可放入油炸的红辣椒。
老王寨驴肉
老王寨驴肉: 高唐传统名吃。高唐驴肉远近闻名,高唐尹集乡老王寨驴肉更佳,其驴肉加工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因当地人俗称驴为鬼,故称驴肉为“鬼子肉”。清末时曾出口日本和东南亚国家,也曾作为贡品晋献朝廷。老王寨“鬼子肉”加工方法独特,药料齐全,工艺精湛。其产品呈酱紫色,清香鲜美,香而不腻,烂而不散,具有活血降压、滋补益身之作用。驴鞭称作“金钱肉”, 更具补肾壮阳之功效。当地人招待客人时有“无驴肉不成宴”之说。
武大郎烧饼
武大郎烧饼: 鲁西名吃。始源于北宋景佑年间。始称“炊饼”,后改称“武大郎烧饼”。因在《水浒传》《金瓶梅》两部古典名著中均有描述而名扬四海。武大郎烧饼金黄酥香,造型美观,诱人食欲。多年来,经过历代厨师们的不断创新与改进,使之成为做工精细,香脆可口,便于携带,馈赠亲友之佳品。
托板豆腐

临清传统名吃。因卖主总是切好放在一块特制的长方形木板上出售,故称“托板豆腐”。在临清,每天从早到晚都能看到手推车、自行车或是肩挑的小担上,放着一大块用白布包着的颤悠悠、水汪汪、热乎乎的水豆腐,男女老少争相购买。尤其是早晨,街头巷尾随处可见手捧托板豆腐,吃得满口香甜、津津有味的顾客。水豆腐是用上等黄豆,经脱皮、水泡后、磨成汁,用布滤出豆浆,倒入锅中烧开,加卤水精心点制而成。其特点是白嫩、细腻、香甜,营养丰富,便于人体消化吸收,是方便可口的快餐。
八批果子
八批果子 聊城传统名吃。八批果子是一种油炸的小食品,因炸制成的果子分成八条,两端相连,为椭圆型,故名“八批果子”。八批果子在制作时,面为配以矾、碱、盐的混合面团,炸制时用油量较大。经热油烹炸的面团各批都因气泡而膨胀,颜色金黄,其酥脆程度,落地碎不可拾。八批果子是聊城居民早餐的主要食品之一。且可久放,是美味早点食品。
聊城呱嗒
聊城呱嗒 聊城传统名吃。创制于清代,迄今已有200多年历史,已被收入《中国名吃谱》一书。是—种煎烙的馅类小食品,尤以沙镇呱嗒最为有名。馅料有肉类馅、鸡蛋馅、肉蛋混合馅(又名“风搅雪”)等多种。在制作时,先用烫面和呆面,随季节变化按不同比例调制,卷以配好的馅料,两端捏实,轧成矩形,后放入油锅煎制而成。食之香酥,味道适口,加之有馅有面,备受群众欢迎。在城镇闹市、乡间集日,常年有设摊者供应
熬夜会导致消化吸收能力下降,蛋白质类物质虽然可以提供高热量,但是也不好消化,容易导致尿酸等沉积形成关节痛。所以熬夜最好额外吃点蜂蜜(富含钾)、蜂王浆等营养高、易吸收食物,而且蜂蜜和蜂王浆中各种氨基酸、微量元素、维生素、矿物质含量比较高,可以快速补充熬夜的营养流失。蜂蜜有较好的养肝护肝、健脾养胃的作用,也能快速补充营养和体力,建议你经常吃点。不过别买到假蜜或者浓缩蜜,这些吃了没有用的,假蜜就不说了,浓缩蜜经过高温后其中的活性物质被破坏了。
以下是鉴别假蜜和浓缩蜜的方法,如果买蜂蜜的话我建议你看看。
现在不只是有假蜜,还要注意浓缩蜜,这个比较难分辨,但是浓缩蜜吃了又没有作用。假蜜和浓缩蜜的鉴别方法如下: 一、鉴别真假蜂蜜四法:
鉴别蜂蜜真假,要综合的看。一个是要观看,分层太整齐的很可能是假蜂蜜;二是闻气味,假蜜没有蜂蜜特有的香味,如果是加了香精,其气味是刺鼻的;三是品尝,如果甜味太淡,那可能是加了饴糖之类的。如果是结晶蜂蜜,其结晶应该是疏松易化的,不像白砂糖那样坚硬,而且如果是加了白矾的结晶蜜,品尝过后舌头是涩的。真蜂蜜都有一股特有的酵香,香精应该是调不出这个味道的;第四,如果有条件的话可以做点试验,不过多数人是没有这个功夫的。最简单的试验就是看蜂蜜能不能拉丝,不过加了糖浆的假蜜同样可以拉丝。其次可以把蜂蜜放在吸水纸上,真蜜一般是不会渗到纸里面的,兑水的假蜜会渗入纸里面。化学方法就不介绍了,很多人也没那个功夫去用化学方法的。如果蜂蜜已经买回来了,则可以用最简单的方法去鉴别真假:用较烫的开水去泡蜂蜜,如果泡出来的蜂蜜水偏酸,则是真蜂蜜(平时喝蜜最好用凉开水或者温开水冲泡)。
当然,浓缩蜜用热开水冲泡也会偏酸,以下是浓缩蜜的鉴别方法。
二、浓缩蜂蜜的鉴别:

浓缩蜂蜜是指,加工企业将低浓度蜂蜜经过高温加热蒸发掉水分后,使蜂蜜浓度增高后得到的蜂蜜。
浓缩蜂蜜经过加热浓缩后,其结晶核被破坏,所以浓缩蜜不结晶,看着有卖相;浓缩蜜标的超高浓度,也吸引了不少人去买,觉得很浓的是好蜜,殊不知这种蜂蜜活性物质都被破坏了,作用大打折扣。那些浓缩蜜都标到43度了,国人有时比较喜欢追逐指标,呵呵;另外浓缩蜜不会产气,容易储存,消费者买到后感觉瓶子不胀是很正常的。其实活性蜜是会产气的,气温稍高点会胀瓶,而且瓶口还有泡沫,反而会让消费者起疑心。还好我们这里是高原,蜂蜜发到海拔低的地方后瓶身被大气压压瘪一些;最后就是浓缩蜜含有的杂质几乎为零,卖相很好,但是正常蜂蜜是很难避免一些蜡渣存在的。浓缩蜜经高温浓缩后,活性物质都被破坏了,连最起码的润肠通便的作用都会很差,其他保健作用更是大打折扣,保健价值所剩无几。鉴别这个,一是看看蜂蜜的浓度,那些标了波美度标到42度甚至更高的就要小心一点了。天然成熟蜂蜜就算浓度很高,蜂蜜在挑起后拉丝下垂,底下的蜂蜜也不会折叠得太高;
第二可以看蜂蜜是否会结晶。益母草蜜、枇杷蜜、桃花蜜、红景天蜜、荞麦蜜、苕子蜜、百花蜜、土蜜,这些蜂蜜在气温较低时是容易结晶的,枣花蜜不易结晶。若在较冷气温下(14度左右)放置一个月,以上易结晶蜜看着仍然是透亮没有结晶的,则可能是浓缩蜜。
第三可以尝味道,浓缩蜜经过高温加工后,其芳香物质被分解,所以多数浓缩蜜的气味是没有太大差异的。而天然活性蜂蜜中,除了百花蜜和土蜂蜜之外,其他蜂蜜的味道有较明显差别,甚至桉树蜜、荞麦蜜等极个别蜂蜜还带有点臭味。 第四,纯天然的蜂蜜表面会有细微的白泡沫,这主要是因为纯天然蜂蜜中含有抑菌素过氧化氢的缘故,过氧化氢在高温下易分解出氧气,使蜂蜜的表面有一层白泡泡。未经过处理的自然成熟的天然蜂蜜有很强的抗菌能力,蜂蜜具有抗菌作用的原因除了蜂蜜是糖的高浓度溶液和低pH值能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发育外,更重要的是蜂蜜中的葡萄糖在葡萄糖氧化酶的作用下产生一种抗菌物质-过氧化氢,它在高温下易分解出氧气!从而使蜂蜜的表面有一层白泡泡。 最后看价格吧,价格太低的就要谨慎购买了,由于成本限制,真蜜不会卖太便宜的。
我们就是养蜂的,现在说的各种鉴别方法也很多,比如看浓度什么的,其实浓度太高的可能是浓缩蜜,吃了没有什么保健效果。按照我说的方法去挑选,可以买到天然蜂蜜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