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的喜头鱼学名就叫做“鲫鱼”吧?
鲫鱼含有全面而优质的蛋白质,对肌肤的弹力纤维构成能起到很好的强化作用。尤其对压力、睡眠不足等精神因素导致的早期皱纹,有奇特的缓解功效。

一、鲫鱼砂锅:
原料:河鲫鱼3条,玉兰片200克,盒装豆腐2盒,鲜蘑菇200克。调料:精制油50克,姜5克,蒜5克,葱5克,泡红椒3克,味精15克,鸡精20克,胡椒粉3克,料酒20克。
制作方法:
(1)玉兰片切成菱形,盒装豆腐,一分为七,鲜蘑菇一分为二,洗净,装入砂锅待用。
(2)姜蒜切片,葱,泡红椒切成“马耳朵”形。
(3)河鲫鱼去鳞,鳃和内脏,入油锅炸至金**取出。
(4)炒锅置上火,下油加热,放姜蒜片,葱,泡红椒,炒香。掺白汤,放河鲫鱼,味精,鸡精,料酒,胡椒粉,烧沸,去尽浮沫,倒入锅内,上台即可。
二、豆瓣鲫鱼
特点颜色红亮,肉质细嫩,滋味鲜浓,微带甜酸。
原料活鲫鱼2条或鳜鱼1条(重约600克),蒜末30克,葱花50克,姜末、酱油、糖、醋各10克,绍酒25克,湿淀粉15克,细盐2克,郫县豆瓣酱40克,肉汤300克,熟菜油500克(约耗150克)
制作过程
1、将鱼洗净,在鱼身两面各剞两刀(深度接近鱼骨),抹上绍酒、细盐稍腌。
2、炒锅上旺火,下油烧至七成热,下鱼稍炸捞起。锅内留油75克,放郸县豆瓣酱末、姜、蒜炒至油呈红色,放鱼、肉汤,移至小火上,再加酱油、糖、细盐,将鱼烧熟,盛入盘中。
3、原锅置旺火上,用湿淀粉勾芡,淋醋,撒葱花,浇在鱼身上即成。注意:必须用新鲜鲫鱼或鳜鱼为原料。烹制时卤汁要浓厚,使鱼粘匀卤汁而入味。
三、蛋奶鲫鱼汤
煲汤原料:鲫鱼一条、胡椒粒5颗、蛋奶20克、姜10克
、葱10克、盐适量、鸡精适量
制作过程
①将鲫鱼剖腹后,清洗干净待用。
②把鲫鱼放置3成热的油中过油,以去除鲫鱼的腥味。
③加入适量水和调料,用小火清炖40分钟。
④起锅时加入少许蛋奶,能使汤变得白皙浓稠,口感更佳。
制作P.S
蛋奶粉在菜场能买到。如果想更方便更营养,用牛奶替换蛋奶粉也是不错的选择。
四、葱香鲫鱼脯
[原料]
鲫鱼1条(约400克)。
[调料]
黄酒、酱油各5克,盐0.5克,糖7克,胡椒粉0.1克,味精1.5克。茴香1只,麻油、姜汁各1克,葱100克,汤25克,精油500克(实耗25克)。
[操作程序]
1.把鲫鱼洗净后斩去头尾,批成上下两爿,再斩成5厘米见方的块,放入盐、姜汁、酒腌渍。葱切成长段。
2
油锅烧热,放入鱼块炸至外香内嫩(需复炸)捞出。
3.锅留底油,放入葱煸香,加入酒、酱油、盐、糖、味精、茴香、胡椒粉、汤烧开,将鱼块浸入汁中,滴上麻油,即可出锅装盘。
[特色点评]
葱香浓郁,口味鲜美。切块浸汁的葱烤鲫鱼,在口味与质感上均比整条烤制更佳。
[要领提示]
需复炸,葱要煸香。
五、乌豆煲鲫鱼汤
材料:鲫鱼1条、乌豆2两、眉豆2两、花生2两、陈皮1片
鲫鱼-和胃补虚,除湿利水。
乌豆-含蛋白质、脂肪、醣、维他命B1、菸酸等,能养血补虚,滋养调
眉豆-含蛋白质,能滋养解热,利水消肿。
花生-含丰富蛋白质、脂肪、醣、及维他命A、B、E、K,和卵磷脂、胆碱及钙、磷、铁等,能治营养不良,脾虚胃弱,养颜润肤。
果皮-可调和药性,通气健胃,化痰理气,止咳,还可以驱寒消滞。
做法:
1、乌豆、眉豆、花生洗净,预先浸隔夜,去水备用。
2、鲫鱼去脏去鳞洗净。果皮浸软去瓤,备用。
3、锅注入适量水,水滚放入鲫鱼及其他材料,以慢火煲3小时即可。
贴士:若可以最好不加盐,因盐份会让水份聚积。
六、木瓜莲子煲鲫鱼
本汤气味清甜、香润,具清心润肺、健脾益胃的功效,为秋冬干燥季节的清润汤品,同时亦适用常见疾病的愈后滋补。
材料:木瓜500-600克(约1个)、莲子20克、眉豆20克、鲫鱼1-2条(约500-600克)。
木瓜性平味甘,具清心润肺、健胃益脾的作用,一般作妇女催乳的汤品时,是采用未成熟的木瓜,现作润肺健胃的汤品,则采用成熟的木瓜。成熟的木瓜是色香味具佳的水果,有“岭南果王”之称,无论作水果之用还是煲汤之用,在民间里都有认为是润心润肺之佳品;莲子性平,味甘、涩,入心、脾、肾经,功能养心、益肾、补脾、涩肠,《本草纲目》记载它能“交心肾,厚肠胃,固精强筋骨,补虚损,利耳目”;眉豆性平,味甘、入脾、肾经,功能调中益气,健脾益胃,唐代名医孟诜认为它能“补五脏,调中,助十二经脉”;鲫鱼性平味甘,入脾、胃、大肠经,功能健脾,补虚,《日华子本草》说它能“温中下气,补不足”,诸物合用,则清润、益肺、健脾、养胃。
烹制:
先把鲫鱼洗净、宰净去肠脏,用慢火稍煎至微黄;莲子去芯和眉豆一起洗净,用清水漫泡片刻;木瓜洗净后去皮,切成块状,然后一起放入瓦煲内,加入清水2500毫升(约10碗水量),先用武火煲沸后,改用文火煲至2个小时,调入适量食盐和少许生油便可,此量可供3-4用。木瓜、莲子、眉豆、鲫鱼可拌入酱油佐餐用。
七、豆腐鲫鱼
用料:鲜活鲫鱼2条(约400克),菜籽油200克,豆腐1块,郫县豆瓣100克,红辣椒粉50克,花椒粉10克,花椒5克,老姜20克,大蒜10克,蒜苗20克,味精5克,精盐适量,料酒适量,水豆粉适量。
制作方法:
1.鲫鱼去鳞剖杀洗净,鱼身两面各斜剖三刀,抹一点盐待用;郫县豆瓣用刀铡细;老姜洗净切成指甲片;大蒜切成小片;蒜苗洗净切成段。
2.豆腐切成6厘米长、3厘米宽、1厘米厚的长方块,用开水煮5分钟,移至微火上待用。
3.炒锅下油50克烧至六成热,下鲫鱼两面煎黄起锅。炒锅洗净下油150克烧至五成热,下郫县豆瓣、姜片、蒜片、花椒、红辣椒粉,南出红油香味,掺汤再放入鱼、豆腐、料酒、味精、蒜苗同烧入味。用筷将鱼夹出放在大窝盘内,锅内下水豆粉勾芡,然后将豆腐淋在鱼面上,撒上花椒粉即可上桌。

特点:鱼肉细嫩,豆腐滚烫嫩而不烂,麻辣鲜香。
另外还有几款:
菜名:凉粉鲫鱼
特点:色红亮,味麻辣,香味浓,鱼细嫩,造型质朴。
原料:鲜活鲫鱼一条(约750克)。白凉粉250克。料酒15克、薄猪膘200克、盐5克、红油15克、豆豉10克、蒜泥5克、芽菜末10克、葱花5克、花椒油5克。
做法:
①将净鲫鱼两面各刻3刀,抹上料酒、精盐。取碗一只,鱼用薄猪膘包好放入碗中,加葱、姜、花椒上笼蒸15分钟至熟。
②葱切花,芽菜、芹菜切细、大蒜、豆豉捣茸,同盛入碗中,辣椒油、花椒油、味精、芝麻油对成味汁。
③凉粉切成3厘米见方的丁,同清水一起下锅煮沸捞出滤干,倒入味汁内调匀。
④将蒸好的鱼取出,揭出薄猪膘,摆入盘中,把拌好的凉粉连同味汁倒在鱼上,撒上香菜即成。
菜名:豆瓣鲫鱼
特点:颜色红亮,肉质细嫩,滋味鲜浓,微带甜酸。
原料:活鲫鱼2条(重约600克),蒜未30克,葱花50克,姜未、酱油、糖、醋各10克,绍酒25克,湿淀粉15克,细盐2克,郫县豆瓣40克,肉汤300克,熟菜油500克(约耗150克)
做法:
1、将鱼治净,在鱼身两面各刻两刀(深度接近鱼骨),抹上绍酒、细盐稍腌。
2、炒锅上旺火,下油烧至七成热,下鱼稍炸捞起。锅内留油75克,放郸县豆瓣、姜、蒜炒至油呈红色,放鱼、肉汤,移至小火上,再加酱油、糖、细盐,将鱼烧熟,盛入盘中。
3、原锅置旺火上,用湿淀粉勾荧,淋醋,撒葱花,浇在鱼身上即成。注意:必须用新鲜鲫鱼为原料。烹制时卤汁要浓厚,使鱼粘匀卤汁而入味。
菜名:干烧鲫鱼
特点:色泽焦黄,口味香辣,鲫鱼肥嫩
原料:活鲫鱼2条(约75克),花生油150克,精盐2克,醋6克,酱油2克,白糖8克,料酒8克,胡椒面1克,大酱50克,辣椒酱6克,大葱10克,大蒜15克,生姜35克,芝麻油5克,味精3克,淀粉5克。
做法:
1、将鲫鱼去鳞、鳃和内脏,洗净后鱼身两侧斜刻数刀,用3克料酒、1克酱油、1克胡椒面腌15分钟。
2、大葱、大蒜、生姜均切成碎末。
3、炒锅烧热,下入花生油,烧热,将鱼投入锅中,煎炸,待一面煎黄时,再翻煎另一面,煎好后,捞出,控油。
4、炒锅放入花生油,将姜末、蒜末、大酱、辣椒酱一起投入锅中,煸炒均匀,加入料酒、盐、酱油、糖、味精、胡椒面和400毫升清水,投入鲫鱼,盖上盖,用小火焖20分钟后,改大火收汁,放入葱末、芝麻油和醋即可。
菜名:蛤蜊鲫鱼
特点:滋味鲜美,原味醇香
原料:
原料:活鲫鱼1尾,约6两,活蛤蜊6两,熟火腿、笋肉、水发香菇、绿叶菜等各适量。调料:绍酒、胡椒粉、精盐等各适量。
做法:
1.将净鲫鱼在背肉上刻几刀。下清水锅中加调料和葱结、姜片、笋片烧开,再改用小火煮熟。
2.将蛤蜊下清水锅中烧开,烹入绍酒,待其外壳张开后捞出置汤盆中。
3.将煮蛤蜊的汤倒入鲫鱼汤内,加入香菇、熟火腿片、绿叶菜和调料烧开,注入蛤蜊汤盆内,放入煮好的鲫鱼,其上排放笋片、熟火腿片和香菇即成。
菜名:怪味鲫鱼
特点:骨酥肉松,暖胃和中,化湿祛风,气味诱人
原料:鲜活鲫鱼10条(500克左右),调配料各适量。
做法:
1、活鲫鱼去鳞、鳃、内脏洗净,再与姜、葱、料、酒、精盐、醋5克拌匀入味,炸酥。
2、用酱油将芝麻酱化开,放入白糖、醋、味精、花椒面、辣椒油、熟芝麻、香油调成味汁,再与酥鲫鱼拌匀,即成。
菜名:酥小鲫鱼
特点:颜色鲜美,鱼肉肥嫩,刺脆香酥,味道特殊。
原料:
主料:小活鲫鱼(最好10厘米左右长)1公斤,葱白600克。
调料:香油120克,糖色30克,冰糖末60克,白糖100克,五香粉3克,桂皮、花椒、大料、丁香、豆蔻共6克,料酒120克,陈醋120克,酱油120克,姜片12克。
做法:
(1)将鲫鱼的鳃、鳞去掉,在鳃下顺着鱼腹部剖开2厘米长左右的小口掏出内脏(小心别弄破苦胆),用用清水灌洗干净。
(2)葱白切成10厘米长的段。把酱油、陈酯、料酒拌在一起成调料水。
(3)在沙锅内辅上一屋猪肋骨,再铺上一层姜片,再撒上桂皮、花椒、大料、丁香、豆蔻等香料。然后把鱼头向锅边,离心方向逐条码成整齐的圆圈(中间留个孔,形成菊花状)在上面撒上五香粉。在中间再横码上一排鱼,盖住小孔,再撒一层五香粉把葱白段照样在鱼上码成菊花形。白糖、冰糖末倒入葱白段中间,把香油糖色均匀地浇泼在葱白段上面,加入调料水一大半。
(4)把沙锅移入旺火上烧开后,盖上稍小点的瓷盘,转移到文火上煨,煨时要让瓷盘周围往外冒汤,若汤冒不上来,就必须再加上一些调料水。照此办法逐渐把其余的调料水全部加完(约需8~9小时),鱼即可煨好。
(5)然后揭开瓷盘晾6~8小时后,先取出葱白段,再小心地取出鱼(注意保持鱼形完整)。吃时在鱼上放入少量的葱,浇上原汤即成。
菜名:干炸小鲫鱼
原料:活小鲫鱼适量
做法:活鲫鱼每条半两左右,从脊背豁开,洗净腹内杂物、去鳃。撒上少许食盐拌匀,腌五六分钟,然后加入少许面粉或淀粉待用。
先把锅在火上烧热,然后倒油。待油八成热时放入小鱼,因鱼小所以要勤翻动,以防糊锅,见鱼色变黄时即可出锅。
活鲫鱼火锅
原料准备:活鲫鱼约8厘米长30条,菠菜100克,嫩白菜心100克,粉丝200克。
调料选用:精盐15克,味精6克,白糖8克,香醋50克,葱段25克,姜末50克,料酒15克,胡椒面3克,清汤2000克。
制作使用过程:
1、宰杀活鲫鱼,收拾干净,用沸水氽一下,捞出,在冲洗干净,放入火锅内。
2、将菠菜、白菜心洗净,切段,用沸水焯一下;粉丝用开水发好。两菜一粉一起放在火锅内。
3、火锅加汤,引燃,烧沸,将猪油用大勺烧热,也放入火锅。

4、精盐、味精、香醋、葱段、姜末、料酒、胡椒面等一起放入火锅内。在将火锅烧沸,即可上桌食用。
金陵菜又称“京苏菜”、“京苏大菜”、“南京菜”,是指以南京为中心,一直延伸到江西九江的菜系,是苏菜的四大代表菜之一。金陵菜起源于先秦,战国末期屈原在《楚辞》记载有当时的金陵菜肴,隋唐已负盛名,至明清成流派,民国时期发展至顶峰,民国时期的金陵菜享有极高的声誉,有“京苏大菜”之称,受到上层名流显贵的喜爱,名门望族设宴无不以“京苏盛宴”为傲。
金陵菜原料多以水产为主,注重鲜活,刀功精细,善用炖、焖 、烤、煨等烹调方法,口味平和,鲜香酥嫩。菜品细致精美,格调高雅。讲究刀工,擅长火功,富于变化的技法以及南北皆宜的口味特色,同时兼取四方特色,适应八方之味。
金陵菜讲究七滋七味,鲜、烂、酥、嫩、脆、浓、肥,酸、甜、苦、辣、咸、香、臭。以咸为主,咸甜适宜、酸而不涩、苦而清香、辣而不烈、脆而不生、浓而香醇、肥而不腻、淡而不薄,代表了名贵、典雅、华美、大气的古都风范。
基本介绍 中文名 :金陵菜 别称 :京苏菜、京苏大菜 所属菜系 :苏菜 起源时间 :先秦 口味特点 :鲜、香、酥、嫩 特色菜品 :金陵鸭、金陵鲜等 所属地 :南京 形成背景,发展历史,菜系特色,体系构成,菜品谱系,经典菜式,特色小吃, 形成背景 南京是中国著名的四大古都之一,曾有十代王朝在此建都,长期是中国南方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水陆交通发达,是长江流域的中心城市,其烹饪发达自然在情理之中。南京自古以来由于其地理位置决定了南京的饮食是南北杂汇,东西参糅。 南京 南京地处长江中下游地带,气候温润,土壤肥沃,物产富饶,交通便利,经济强盛,市场繁华,大大地促进了餐饮业的发达。不仅有许多和外地相同的烹饪原料,还有许多为本地所特有的烹饪资源,如:头小、背黑、肉厚的龙池鲫鱼;茎短,叶肥的矮脚黄青菜;肉质细嫩的湖熟麻鸭;乌龙潭的青鱼;钟山的云雾茶;南乡的薄皮猪;长江的刀鱼、鲥鱼……这些资源有的产于近郊,有的就在市内,为制作京苏大菜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民国时期,南京本帮的菜馆集聚在夫子庙周边一带。 发展历史 战国末期,屈原在《楚辞》中记载过几道菜:烩牛筋、炖甲鱼、焖乌龟、煮天鹅,可见其饮食标准。南京人善食鸭,“筑地养鸭”同出自春秋时期。 三国时期,东吴孙权定都建业(今南京)后,作为当时中国最大的城市,南京经济繁荣,金陵富豪“珠服玉馔”,秦淮两岸,炊烟袅袅,酒醇肴香。讲究饮食,“钩饵纵横,网置接绪”(《吴都赋》)说明其渔业发达,淡水产品丰富。 六朝时期,天厨之代表南齐的虞悰,他善于调味,所制之杂味菜肴非常鲜美,胜过宫中大官膳食,号称天厨当之无愧。 南唐时期,皇帝李煜派顾问中考察韩熙载的夜宴,画了著名的长卷《韩熙载夜宴图》是当时金陵家宴的真实写照。“建康七妙”云:“有七妙:齑可照面,馄饨汤可注砚,饼可映字,饭可打擦擦台,湿面可穿结带,醋可作劝盏,寒具嚼者惊动十里人”。即切碎捣烂的腌酸菜,均匀清洁的象镜子一样可以照出人面;馄饨汤清的可以入砚磨墨;饼薄如蝉翼可以透过它看出下面的字;饭煮得颗粒分明,柔韧有劲;调和好的面,筋韧如裙带,打结也不断;醋味醇美得可以当酒,馓子香脆,嚼起来清脆打声,可惊动十里以内的人。 唐宋时期,金陵饮食市场繁荣,杜牧《泊秦淮》诗中云:“烟笼寒水夜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说明不仅有日间闹市也有夜市酒家。北宋陶谷所著《清异录》记的“建康七妙”中云“金陵,士大夫渊薮,家家事鼎铛”。 明朝时期,朱元璋定都南京,南京食肆振兴,明洪武二十七年八月在京师(即南京)新建酒楼15座国营酒楼,以招待四方之客,可见饮食市场繁荣。明朝南京城有大小酒楼六七百座,茶社一千,夜里灯火通明。烤鸭即当时明成祖迁都北京时由南京带去的。 清朝时期,南京就已经出现京苏大菜。所谓“京”,是指南京乃六朝和明初的京都;“苏”是指清代南京乃江苏省会之意。“大菜”是形容金陵菜的名贵、典雅、华美、大方。正是大江南北鱼米之乡丰盛的物产,水陆交通商贸的交流,人文荟萃的文化薰陶,精致细腻的民风民俗,孕育了南京的美食文化。清代江南才子袁枚,赋诗论文,于南京小仓山撰写了一部烹饪巨著《随园食单》,该书于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出版,均以京苏大菜为原型。曹雪芹更以《红楼梦》巨著中名菜佳宴的实录为京苏大菜鼎立于全国提供了雄辩的依据。 陈作霖所撰《金陵琐志》中记有:“鸭非金陵所产也。率于邰伯、高邮间取之。么凫稚骛千百成群,渡江而南,阑池塘以畜之。约以十旬肥美可食。杀而去其毛,生鬻诸市,谓之‘水晶鸭’;举叉火炙,皮红不焦,谓之‘烧鸭’;涂酱于肤,煮使味透,谓之‘酱鸭’;而皆不及‘盐水鸭’之为无上品也,淡而旨,肥而不浓;至冬则盐渍,日久呼为板鸭,远方人喜购之,以为馈献。市肆诸鸭,除‘水晶鸭’外,皆截其翼足,探其肫,肝零售之,名为‘四件’”。由此看出,早在清代盐水鸭以“淡而旨,肥而不浓”的“无上品”著称,为南京鸭馔之佼佼者。 民国时期,金陵菜发展至巅峰,南京作为首都,官宦达人,华盖云集,商贾店家,物阜货丰,各类“显贵”,趋之若鹜。南京城里人口倍增。尽管连年战争不断,但都市依然歌舞升平,醉生梦死,使南京的小吃异乎寻常地发展起来,并留下了许多名人与小吃的佳话。蒋介石、戴季陶、孔祥熙、蒋经国、张学良等都是金陵菜的忠实冬粉。值得一提的是,1934年少帅张学良在金陵春菜馆宴请社会名流:林森(民国著名政治家,曾任国民 *** 主席),邵力子(报人,政治家,建国后曾最早提出计画生育),于右任(书法成就大于政治,一杆笔抵一万把毛瑟说的就是他),年仅23岁的胡长龄作为总厨主理四桌雁翅双烤席,深得褒奖,受到张学良的专门接见。他曾回忆道:“那天,五辆黑色小轿车停在‘金陵春’门口,大门外接着走进九人,一色的黑大氅、黑礼帽、黑皮靴,个头一般高矮,模样十分相似,分辨不出谁是少帅,谁是随从,但走进店内,其中八人立即自动分成两边,列队恭立,走在最后的少帅昂首步入,威武雄壮,令人肃然起敬。” 民国时期,南京本帮的菜馆集聚在夫子庙周边一带。第一春、海洞春、共和春、老万全、长松东号、嘉宾楼、大集成、老宝新、金陵春等都打出京苏大菜的招幌,以招徕食客,显示和外地菜肴有所区别,南京本地厨师皆自称是“京苏帮”。据统计,600年以上历史的有蒸鲥鱼、酥鲫鱼、凤鱼、凤菜心;200年历史的有镶丝豆腐、葵花圆子、火腿炖黄芽菜等。传统的名菜有罐罐肉、炖生敲、素什锦菜、炖菜核、八宝一棵松、松子熏肉、扁大肉酥等。 解放后,邵复兴(现江苏酒家)、马祥兴、华乐园、六华春、绿柳居、永和园等菜馆也推出近代的京苏大菜,如:黄澄澄的“桂花虾饼”,玩偶似的“双尾虾托”,精细的“苹果鸡”,艳丽的“兰花肉卷”,高雅的“彩色鱼夹”,清鲜爽口的“瓢儿鸭舌”、洁白芙蓉镶嵌翡翠的“火茸豆瓣”、酥皮原盅汤汁里的“清炖鸡孚”、鲜透肌理的“蟹粉扒白菜”等。 改革开放后,京苏大菜在吸收外帮菜精髓的基础上,不断地推出新派的王府鸡包翅、双味葫芦鸭、火筒大排翅、蟹粉炖鸡孚、金牛鸭子、雨花凤尾虾、芦蒿烤鸭卷、荷叶夹锅烧肉、蒿香炖母鸡、鲍汁浸油藤、红透龙虾等名菜。金陵饭店、狮王府、东郊宾馆、金鹰大酒楼、马祥兴、绿柳居、安乐园、金陵人、名满天下大酒店等,传承正宗的京苏大菜,还研制出南京民俗风味宴、秦淮风情宴、金陵全鸭宴、芦蒿席、江南水乡席、固城湖蟹席、金牛湖湖鲜宴、民国精品宴。京苏大菜在众多烹饪流派中,使历史悠久的南京,越来越显示出“天下美食之都”的辉煌。 金陵饭店 2011年10月16日,在南京举行了首届“京苏大菜文化高峰论坛”旨在发展、推广南京本帮的京苏大菜。 2012年4月,江苏酒家举行了中国·南京民国大菜实验基地揭牌仪式,同时民国大菜展销月正式启动。今年南京民国大菜实验基地将研发推出20道“改良版”标准化的民国大菜,这些洋溢着历史和文化的味道的美味佳肴,将成为南京一张新的名片。 菜系特色 金陵菜以精细的刀工以及咸鲜润甜的口感而保有口碑,金陵烹饪天厨美名始自六朝,擅长炖、焖等烹调方法,口味醇和为主,素以鸭馔驰名,淡水产品制作的菜品也同样丰富多彩,花色菜品玲珑细巧。金陵菜也因善用蔬菜,以“金陵三草”(菊花脑,枸杞头,马兰头)和“早春四野”(芥菜,马兰头,芦篙,野蒜)驰名。 金陵菜在民国时期作为官菜,做的很“大”,这个“大”指的是正,拿得上台面。同时兼取四方特色,适应八方之味,讲究七滋七味,鲜、烂、酥、嫩、脆、浓、肥,酸、甜、苦、辣、咸、香、臭。以咸为主,咸甜适宜,酸而不涩,苦而清香,辣而不烈,脆而不生,浓而香醇,肥而不腻,淡而不薄。 以“炖生敲”为例,“大鳝,活杀,净血,剔骨,在砧板上摊平,以木棒击之,凡数百击之后,敲至肉面起毛时,鳝之肌肉纤维、经络组织尽被敲散,其动机和目的,是为以下这一步做准备:使鳝肉充分吸收用酒、盐、糖、葱姜、香料等调和而成的卤汁。饱吸卤汁后,改刀成长方块,入油锅炸至黄金色‘芝麻花’盛放后即捞出,再同葱姜、料酒和咸肉片一起爆炒三分钟成银炭色,再捞出,入肉汤煮至回软,加肉皮、肉片、笋片、葱、姜、蒜头等,以砂锅用文火炖上一个时辰,上桌。”不要小看这一敲,敲得好,黄鳝能变海参,敲的不好黄鳝就变海绵体了。“炖生敲”炖字当头,炖工是精髓,靠火,“火过一分肉老,少一分汤寡”,上桌时,鳝鱼应该色泽金黄,入口酥烂,鲜香可口。 其特点是选料严谨、制作精细、讲究刀工,考究原汁原味,注重季节分明,咸而不淡,淡而不薄,辣而不烈,肥而不腻,酥烂脱骨不失其形,滑嫩爽脆不失其生。在制作上,擅长野菜和缔子菜(即花色菜);烹调方法上,一年四季炖、焖交替更换,叉烤肥鸭、叉烤鮰鱼、叉烤酥方组合成“金陵三叉”。在全国最有影响力的是鸭类菜肴和全鸭席、燕翅烤鸭席、鱼翅烤鸭席,享有“金陵鸭馔甲天下”之美誉。 体系构成 历史上,京苏大菜是由官府菜、市肆菜、民间菜、清真菜、素菜、船菜构成。民国大菜指从1912年中华民国在南京建立之初到1949年这样一个特定的历史时期,以本帮京苏大菜为主体,外帮菜肴为辅,包含浙绍、广东、广西、湖南并融入了清真等一些在民国期间流行于南京的风味菜肴。同时民国大菜与京苏大菜等一样,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以选料严谨、制作精细、做工考究、费时费工、玲珑细巧、色泽艳丽、味美时尚、雍容华贵而著称,并按时令四季有别合理搭配,其高档烹饪原料所制菜肴往往作为精制宴席的头菜,甚至连餐桌的摆台造型、上菜的时机顺序、服务员的服务技巧都有一定的规矩。 菜品谱系 金陵菜善用蔬菜,以“金陵三草”(菊花脑,枸杞头,马兰头)和“早春四野”(芥菜,马兰头,芦蒿,野蒜)驰名。 风格特色:兼取四方之美,适应八方之需, 四大名菜:松鼠鱼、蛋烧卖、美人肝、凤尾虾 其他著名饮食:盐水鸭、卤鸭胗肝、鸭血汤 另一特点是各种野菜大受欢迎,包括芦蒿、菊花脑、马兰头、枸杞头、荠菜、马齿苋、鹅儿肠、香椿头(又称为旱八鲜) 此外还有所谓水八鲜,是指鱼、菱、藕、茭瓜、茨菰、鸡头果、莲蓬、水芹。 其他菜肴:金陵三草菜、胡先生豆腐、炖菜核、炖生敲、扁大枯酥、冬瓜虾肉冬粉汤、鸭馔、盐水鸭、桂花鸭、烧鸭、卤鸭肫肝、叉烤鸭、黄焖鸭 经典菜式 1、少帅坛子肉;2、八宝黄焖鸭;3、面包大明虾;4、瓢儿鸽蛋;5、贡淡海参;6、彩色鱼夹;7、酒凝金腿;8、金钱鱼肚;9、百花春满园;10、宫灯凤尾虾;11、竹笼蛋烧卖;12、葫芦美人肝;13、祥兴松鼠鱼;14、一品牛头;15、大汉烤羊腿;16、清汤炖鸡孚;17、复兴炖生敲;18、鸡汁煮干丝—蟹壳黄烧饼;19、矮脚黄菜核;20、知了白菜;21、灌汤蟹虾球;22、庆丰松子鱼米;23、古水木秦淮;24、碧波素鱼圆;25、奉化芋艿果;26、明月素海参;27、莲花素鸽蛋;28、素菜包;29、蝴蝶蒸饺 代表菜有“金陵十二钗”中的系列菜,包括金牌煎饺、招牌盐水鸭、瑕黄豆腐、酒酿赤豆元宵、古法糖芋苗、江米扣肉、天王烤鸭包、金牌蜜汁藕、老牌阳春面、清卤大蹄髈、清炖狮子头、王府泡椒鸡。 少帅坛子肉 少帅坛子肉 张学良每逢宴请必点坛子肉是江苏酒家的拿手菜之一,系精选五花肉,采用炖焖的方式,精制而成。张学良特别喜爱这道菜,每逢宴请,必点此菜。江苏酒家特地将这道菜定名为“少帅坛子肉”。 瓢儿鸽蛋 宋美龄请马歇尔品尝 瓢儿鸽蛋 1927年,宋美龄女士与蒋介石结婚后,常住在南京汤山温泉别墅内。一次,宋美龄请美国马歇尔将军到“六华春”用餐,专门点了特色菜“嫩鸽蛋”。菜一上桌,马歇尔急忙品尝,味道极为鲜美,连声赞道:“真好,真好!宋女士的脸蛋也像鸽蛋一样嫩白!”说得宋美龄满脸通红。 酒凝金腿 瓢儿鸽蛋 鲁迅在南京求学时最爱 这是一道经典的南京菜,其口味特点是:色红白,香醇厚,味甜咸,形素雅,诱人食欲,食后经久不忘。鲁迅先生在南京求学时曾品尝过,从此念念不忘,时常与友人提起。 百花春满园 葫芦美人肝 张治中宴请周恩来的头道菜国共和谈期间,张治中将军有一次在马祥兴宴请 *** 代表团团长周恩来,酒席的头道菜就是“百花春满园”大冷盘。千姿百态、形象逼真、娇艳欲滴的百花造型一下子就吸引了大家的眼球,张治中将军连称“不忍下箸”。 葫芦美人肝 于右任请客诞生这道菜 一日,辛亥革命元老于右任在马祥兴请客,由于当日客人很多,备料不足,配菜时缺少一个菜,名厨马定松急中生智,用鸭胰子配上鸡脯用鸭油爆炒。上桌后,客人吃得赞不绝口,大呼真乃人间美味。问这道菜叫什么名字?马定松脱口而出“美人肝”。 金陵鸭 盐水鸭四季皆有,但以秋季桂花开时最肥美,此时新鸭上市皮白肉细,鲜嫩异常、品质极优,俗称桂花鸭。盐水鸭选料讲究,程式严格,要经盐腌、复卤、吊坯、汤锅等工序。有口诀:“热盐擦、清卤复、吹得干、焐得透,皮白肉嫩香味足。” 南京制鸭,除上述外又发展到一鸭多吃,品种繁多。如盐水鸭肫鲜美柔韧,愈嚼愈出味;炒鸭腰鲜嫩异常;烩鸭掌别有滋味、鸭心、鸭血等均可入馔。以鸭胰为主料制作的“美味肝”一菜为清真名菜,又名“美人肝”,成菜后鸭胰柔软鲜嫩,冬笋、冬菇味美爽口,此菜为南京百年清真老店马祥兴菜馆四大名菜(美味肝、松鼠鱼、蛋烧麦、凤尾虾)之一。该菜的制作发扬了中国烹饪物尽其用的优良传统。 金陵鲜 南京菜中的河虾菜品也很著名,除去以长江四大名旦(鲥鱼、鮰鱼、刀鱼、鲅鱼)为代表的江鲜鱼类,南京厨师用虾制成各种形象菜品如凤尾虾、宫灯大玉等,尤其善用河虾制成茸泥(南京俗称为虾缔,可分为硬缔、软缔、嫩缔),制出形态各异、风味独特的菜品也属一种特色代表。如形象逼真的桂花虾饼,苹果虾、炸虾球等。 凤尾虾属金陵菜,在南京文献《白门食谱》中就有它的记载。其主料为河虾,并以鸡蛋清和豌豆做辅。不仅营养丰富,养血固精,而且能够延缓衰老,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和免疫功能。 金陵草 去往金陵,不得不吃的竟然是草。没错,这里的草指的正是金陵菜中又一道蔬菜代表,芦蒿。芦蒿炒香干是南京的一道名菜,其实产芦蒿的地方多了去,但都没有南京人对待素菜的那份精细。南京人吃芦蒿,一斤要掐掉8两,单剩下一段乾乾净净、青青脆脆的芦蒿杆儿尖。炒香干也是“素”炒,除了一点油、盐,几乎不加别的佐料,要的就是芦蒿杆儿尖和香干相混的那份自然清香,食后唇颊格外清爽。 金陵草 金陵十三菜 1、荠菜头;2、马兰头;3、香椿头;4、枸杞头;5、苜蓿头;6、小蒜头;7、豌豆头;8、菊花脑;9、马齿苋;10、芦蒿;11、茭白;12、地皮菜;13、二月兰(诸葛菜) 特色小吃 金陵菜除了菜品,还有着各种特色小吃。金陵小吃又叫南京小吃,是中国四大小吃之一。代表有小笼包(汤包)、赤豆酒酿元宵、鸭血冬粉汤、梅花糕、薄饼、豆腐脑、酥油烧饼、甜豆沙包、鸡面干丝、牛肉锅贴、糖粥藕、桂花糖芋苗等。 金陵梅花糕在继承了传统制作方法的同时,又加入小元宵、青红果、松子仁、五彩米等,使其味道更加鲜美,外焦里嫩,而且有豆沙、果酱、果仁等十几种配制方法,用面粉、豆沙、白砂糖等十几种原料经特制炉具烘烤而成。上面的元宵“很糯”,葡萄干“很香”,里面的豆沙“很细”,熔化后白砂糖的焦香,再加上五颜六色的点缀,那有点韧劲儿的外壳包裹中的赤豆沙(或果酱),软绵的口感,浓缩的甜香味,热乎乎的夹馅愉悦口中所有待放的味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