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号文化”:用数字号码代替名字。
华为“工号文化”包含了员工的工龄、所在部门以及职务等级等相关信息,有利于识别员工,更好的进行人力资源管理,相互不熟悉的员工之间通过工号建立“下尊上、新尊老”的文化氛围。

华为在成立初期为了给予员工长期激励,建立了股权激励计划,员工根据工作时间长短可以获得一定的内部股,由于股权与工作时间以及员工的工号间接相连,这就形成了华为独特的“工号文化”。
但同时工号容易造成人力资源管理中,在工资发放,奖金、绩效考评和职务晋升中容易对工号靠前的员工不自觉优先考虑,形成“晕轮效应”,削弱了内部公平感,形成了基于工号而不是员工本身能力、专业知识和工作表现的人力资源管理体制。
随着时间的发展,“工号文化”的弊端也开始显现,部分老员工单凭内部股票就可以每年获得不错的收益,与新员工的收入形成明显对比,严重打击了员工积极性。
扩展资料
2007年华为要求所有工作满8年的老员工,都要办理主动辞职,竞聘后再签劳动合同,废除现行的工号制度,所有工号重新排序,001号也不再是任正非的专属号码。
集体辞职让大家先全部归零,体现了起跑位置的均等,看似激烈的方式,实际隐含的是另外一种公平,也体现了华为“以奋斗者为本”的原则。
此次事件旨在打破“小富即安”的思想,唤醒员工的狼性,提升企业的竞争力;此次事件的另一目的,则是针对出现的工号文化,让公司更有活力,消灭内部分配的不和谐。
紧追其后的阿里巴巴集团在10周年的庆祝会后,董事长马云宣布,集团的创业元老集体辞职,重新应聘。18位创始人,通过重新竞聘后,这18个人的工号数字将排到了2万位之后,可见优秀企业阿里巴巴同样对工号文化产生的消极影响已经无法容忍,决心铲除让其滋生的温床。
参考资料:
无论是披荆斩棘的企业创始人,还是开疆拓土的开国皇帝们,在对待功臣的问题上,大多都处理地不太成功。以至于范蠡那句?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成了很多功臣命运的注脚。
不过也有一些例外。东汉开国皇帝刘秀,便是皇帝界的一股清流。他平定天下后,不但没有屠杀功臣,反而特别善待他们?
我用真情换真情
刘秀手下有一爱将,名叫贾复,官至都护将军。他为人刚正、勇猛好战,打起仗来不要命。曾经在一次重要战役中,贾复率兵亲征,结果不幸身受重伤,生命垂危。
刘秀听说后,悲痛万分,说:?难道上天真的要我失去一位爱将吗?唉,我听说他的妻子已怀有身孕,如果生的是女孩,就嫁给我的儿子,如果是男孩,就娶了我的女儿。让他好好养伤,不要挂念他的妻子儿女。?
后来,贾复的伤竟然奇迹般地痊愈了,刘秀得知,高兴异常,下令举行盛大的宴会,为其接风,犒赏三军。也因为贾复在战场上的敢打敢拼,身上负伤多达十二处,刘秀后来很少令他远征,常让他跟随自己,所以贾复缺少独当一面的功勋。诸将每次论功,贾复都默然不语。刘秀立刻解围说:?贾君的功劳,我自己知道。?
刘秀手下还有一位爱将,名叫祭遵。祭遵去世时,刘秀悲痛欲绝。祭遵的灵柩到了河南郡境内,刘秀竟身穿丧服,亲临吊丧,失声痛哭。回城之时,刘秀目送祭遵的柩车经过,又一次泪流满面,不能自已。
他亲自用太牢(即牛羊猪各一)祭奠爱将。并下诏,要求皇后宫总管、皇家礼宾官、首都洛阳市长,联合主持丧葬事宜,费用全由国库承担。下葬的那一天,刘秀又亲自到坟墓上致哀,当面安慰祭遵夫人和家属,并为祭遵之后赐以?丹书铁券?,使之?传于无穷?。
刘秀对于手下功臣好到什么程度?每次有远方进贡的金银财宝或山珍海味,刘秀一定会先分给侯爵们享用,而自己最后才享用。有时,一些山珍海味还没进御厨房就被分完了。

刘秀的真情也换来了众人的爱戴和拥护。他在位期间,群臣关系和睦,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经济快速恢复,这段时期史称?光武中兴?。
只要不当官,要啥都行
对于当年跟着自己打天下的功臣们,刘秀表现得十分慷慨。
在他称帝的头一年,就封了三十余人,第二年又封了二十余人。公元37年,刘秀又给总共三百六十五人增加食邑,更改封号。而对于已经去世的功臣,刘秀便增加他们子孙的采邑,或改封庶子。
有时候刘秀还让功臣自己提,想要封到什么地方尽管说,以至于京城附近和南阳等富饶郡县的土地,都分封得差不多了。
当时,梁侯邓禹、广平侯吴汉的食邑多达四县。博士丁恭觉得不妥,便对刘秀说:
古代侯爵,采邑不过一百里。现在一封就是四个县,完全不合规矩。而且,治理国家,应该使主干强大,枝叶弱小,现在您封了这么多侯爵,还给了他们那么大的封地,就不怕他们成为国家隐患吗?
听完这番话,刘秀只用一句话就怼了回去:?古之亡国,皆以无道,未尝闻功臣地多而灭亡者。? 国家灭亡,那都是因为皇帝昏庸无道,与功臣封地多少有几毛钱关系?
尽管刘秀出手阔绰,但他也有自己的原则?所有侯爵,都不可任兼政府官职。说白了,只要不当官,要啥给啥。
当时,所有侯爵中,唯有邓禹、李通、贾复三人,可作为顾问参与部长级高级官员会议商讨国事,其他人都远离了权力核心。尽管没有实权,但功臣们享受着如此优越的待遇,似乎也没有了起异心的必要。于是,刘秀在位期间,竟没有一位功臣因犯错误而受到诛杀或贬谪。
刘秀的这番设计,其实间接保护了功臣的爵位和财产,保证了他们不仅能荣极一时,还得以富贵一生,甚至光耀数代。
功臣的退路在哪里?
其实?功臣?安置问题,不只是存在于历史改朝换代之际。它也是每一个创业团队发展到一定阶段,都难以绕开的坎儿。
在企业开创之初,这些?老人?们为企业冲锋陷阵,立下汗马功劳。但当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有的知识结构、能力水平已经与岗位不再匹配;有的开始居功自傲,不服管理;也有的后劲儿不足,工作懈怠?
此时,如果让他们继续占踞高位,可能会阻挡更多才俊的前进之路,甚至阻碍企业的发展。但如果把他们赶走,又显得像?卸磨杀驴?,不仁不义。如联想老总柳传志说的:?大家当年一起种一棵树,辛辛苦苦挑水施肥捉虫子,眼看要结果子了,怎么能让人拍拍身上的土空着手离去??
所以,如何为老功臣谋划一条体面的出路,是值得每一个现代企业认真思考的问题。
柳传志早年为了能让公司的新老人员实现顺利更替,也是煞费脑筋。他的主张是,要根据每个?老人?的能力、风格、需求进行妥善的退出安排。
总结一下联想对于功臣的安置方法,大约有以下几条:
一、劝其退居二线,成为顾问?老臣们熟悉企业,且经验丰富,让他们从一线管理岗位退下来,仍然可以委以内部顾问的角色,在他们专长的领域辅导培训后备人员。
二、开辟第二战场,重振雄风?企业如果在不同地域开发相关产业,老臣们依然是有机会?一显当年雄风?。他们身上所具备的开拓精神、吃苦精神和对企业的忠诚度往往使他们能够发挥出最大价值。

三、给予重金,送其告老还乡?作为对老臣们过去成绩的认可和奖励,可以对他们大张旗鼓地进行表彰,并实行一次性现金安置的方式。这是一劳永逸的方式,但可能给企业造成一定的现金压力。
四、不做管理,只做股东?如果想让老臣们持续分享企业经营的风险和成果,可以给他们一定股权(期权或干股),甚至可以将德高望重者吸纳进董事会。
无论选择哪种方式,最关键的,依然是真诚。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对于企业而言也一样,这些当年陪你一起披荆斩棘、开疆拓土的老功臣,都是企业莫大的财富。
当有一天,他们老了,拼不动了,愿他们曾经战斗过的队伍,记得给他们留一枚闪亮的勋章,留一条体面的出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