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护板用不用装?
相信很多朋友买车之后,会琢磨给自己的爱车加装各种各样的保护装备,避免爱车受到伤害。除了贴膜脚垫等传统装饰以外,发动机底护板就是其中之一,不过有些人却认为发动机护板没什么用,甚至对车辆还有负面影响,那实际到底是不是这样呢?

先说大家可能认为的2种负面影响
1.影响散热
大家的都知道发动机、变速箱工作温度很高,很多人认为如果加了发动机底护板就大大减弱了空气的流动,从而影响散热。
不过了解车的朋友都知道,很多超级跑车为了空气动力学更好,底盘都是非常平整的,虽然那些不能称之为是发动机护板,但是也都给发动机、变速箱“包”的严严实实的,其实只要不是完全把发动机密封住,留有一定的空间或者一些散热孔就不会对散热有太大影响。
2.影响发动机下沉
先说说发动机下沉是什么?
所谓下沉,不是指发动机掉在地上,而是说发生碰撞时,发动机支架下降几厘米,用底盘卡住它不让它撞进驾驶仓。
说白了就是一种车辆的被动安全设计,在遭遇严重的撞击时让发动机向车辆的下部移动,避免发动机侵入到驾驶室内,降低发动机对车内乘员造成伤害,基本上现在市售的车型都有这样的设计。
如果发动机底护板没有经过严谨的设计就装在了车上那确实可能会影响发动机下沉这一安全设计,所以大家选择发动机底护板时不能意味的追求护板的强度,最好选择一些设计比较合理的产品。
您也看到了,只要使用设计合理的发动机底护板其实对车辆并没什么负面影响,而好处大家基本都知道,首先最主要的是能减轻甚至减免底盘剐蹭、托底对发动机、变速箱带来损伤,毕竟要真是给油底壳干漏了,那基本都是大几千上万的维修费了。
想必有些朋友说我平时就城市通勤,路况都还不错,那加底护板对我来说没什么意义吧?
其实还真不是,有一句俗话说的好烂车先烂“底”,底盘是跟路面接触最多的部分,开车时溅起的污水、泥沙都可能会附着在的底盘部件以及发动机、变速箱底部,长年累月下来会对零部件产生腐蚀,而底护板就可以有效避这些问题,且底护板本身并不贵,基本是一次性投入,却能带来不少好处,所以还是建议大家装上发动机底护板。
有必要装发动机护板吗?
你好,要不要装发动机护板,这个就看你平时行驶的路况决定了。如果平时都行驶在市区道路面是,那没必要安装。如果平时路况不好,装一个会好点。护板对于别的车不好说,但对于天籁是必需品,走稍微一点烂路你就懂这个护板的重要性。
一、是否有没有必要安装坚硬材质护板分两种情况:

1.常跑城市道路,完全没必要装钢护板,塑料树脂完全够用。
2.时常跑乡村山路,野外郊区,必须要装坚硬材质护板,防止特殊坑洼路段导致拖地损坏发动机变速箱等情况的发生,此时塑料树脂材质就完全不够用了。
二、坚硬材质护板的选择,常见有钢制护板、铝合金(钛合金)护板、镁铝合金护板、合金塑钢pvc护板
1.钢制护板:硬度最大,重量最沉,回弹性差,价格便宜。
2.铝合金护板:硬度不如钢制护板、重量低于钢制护板、回弹性差、价格略高于钢制护板。
3.镁铝合金护板:硬度大,但低于钢制护板,重量轻、回弹性差、价格适中。
4.塑钢护板:硬度中上、重量轻、回弹性很好、价格贵。由于是高分子pvc材质,除?硬度上表现稍显不足,其他方面都很出色,缺点就是价格贵。
总结:常跑城市道路,塑料树脂就够用,没必要花冤枉钱换坚硬材质护底板,外出游玩跑泥泞坑洼道路,普通车选铝合金足矣,也可以选择镁铝合金材质,中高端最好选择镁铝合金甚至塑钢。
不建议安装,发动机护板一般情况下不建议安装。其功用是将液体或气体的化学能通过燃烧后转化为热能,再把热能通过膨胀转化为机械能并对外输出动力。汽车的动力来自发动机。简单讲发动机就是一个能量转换机构,即将汽油(柴油)的热能,通过在密封汽缸内燃烧气体膨胀时,推动活塞作功,转变为机械能,这是发动机最基本原理。发动机所有结构都是为能量转换服务的,虽然发动机伴随着汽车走过了100多年的历史,无论是在设计上、制造上、工艺上还是在性能上、控制上都有很大的提高,其基本原理仍然未变,这是一个富于创造的时代,那些发动机设计者们,不断地将最新科技与发动机融为一体,把发动机变成一个复杂的机电一体化产品,使发动机性能达到近乎完善的程度,各世界著名汽车厂商也将发动机的性能作为竞争亮点,
一、汽车发动机的作用
汽车发动机是为汽车提供动力的装置,是汽车的心脏,是一个能量转换装置,作用是将汽油(柴油)的热能通过在密封汽缸内燃烧后膨胀气体,推动活塞作功,转变为机械能。根据动力来源不同,汽车发动机可分为柴油发动机、汽油发动机、电动汽车电动机以及混合动力等。
二、汽车发动机的分类
1、按进气系统的工作方式可分为自然吸气、涡轮增压、机械增压和双增压四个类型。
2、按活塞运动方式可分为往复活塞式内燃机和旋转活塞式发动机两种。

3、按气缸排列型式分直列发动机,V型发动机、W型发动机和水平对置发动机等。
4、按气缸数目不同可以分为单缸发动机和多缸发动机。现代汽车多采用三缸,四缸、六缸、八缸发动机。
5、按冷却方式不同可以分为水冷发动机和风冷发动机。水冷发动机冷却均匀,工作可靠,冷却效果好,被广泛应用于现代车用发动机。
6、按冲程数可分为四冲程内燃机和二冲程内燃机。汽车发动机广泛使用四冲程内燃机。
7、按燃油供应方式分类:化油器发动机和电喷发动机以及缸内直喷发动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