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实际工质的影响:泄露损失,泄露不可避免;
b.换气损失和泵气损失:更换工质,消耗功叫换气损失;其中,克服进、排气阻力叫泵气损失;

c.燃烧损失:非瞬时燃烧损失和补燃损失;不完全燃烧损失;化学动态平衡,高温热分解,需要吸收热量;传热损失(工质与气缸盖、气缸壁、活塞等都有热交换);缸内流动损失(涡流和湍流会引起阻力,多消耗功)。
汽车的动力损失具体在哪一方面?
一、有一些影响。涡轮增压系统的增加肯定会造成排气阻力的加大,同时必然的造成了泵气损失,但是涡轮增压同时大幅度的提高了进气压力。
二、涡轮增压发动机是依靠涡轮增压器来加大发动机进气量的一种发动机,涡轮增压器(Turbo)实际上就是一个空气压缩机,它是利用发动机排出的废气作为动力来推动涡轮室内的涡轮(位于排气道内),涡轮又带动同轴的叶轮位于进气道内,叶轮就压缩由空气滤清器管道送来的新鲜空气,再送入气缸。当发动机转速加快,废气排出速度与涡轮转速也同步加快,空气压缩程度就得以加大,发动机的进气量就相应地得到增加,就可以增加发动机的输出功率了。
三、涡轮增压发动机的最大优点是它可在不增加发动机排量的基础上,大幅度提高发动机的功率和扭矩。一台发动机装上涡轮增压器后,其输出的最大功率与未装增压器相比,可增加大约40%甚至更多。
发动机动力的损失
评定汽车的动力性能有三个指标:
1。最高车速 2。最佳加速度 3。最大爬坡角
发动机在理论上的动力指标并不是真正能用在加速或者爬坡上,每辆车大概会有10%-30%的动力以各种形式损失掉了,其机械效率为0.7-0.9,柴油车为0.7-0.85,其值越接近1,损失越少。下面来说说这些损失形式:
1,气缸直径及行程
根据实验,机械效率与缸径,行程的大致关系为:
发动机工作容积增加,即加大缸径或行程时,机械损失功率增加,但因气缸的面积与容积之比减小,相对摩擦面积减少,故相对的机械损失少,机械效率提高。
当气缸工作容积一定,而行程,缸径之比减小时,则因活塞平均速度和气缸的面积与容积之比有所下降,所以机械效率提高。
2,摩擦损失
在机械损失中,摩擦损失占比例最大,大70%左右,故降低摩擦一直是人们极为关注的问题。

(1)活塞组件
活塞组件是发动机中主要的摩擦源,主要摩擦原因是活塞的结构与组合,活塞群部的形状,温度以及配合间隙。
解决办法:减少活塞环数目,减薄活塞环厚度,减少活塞裙部接触面积,在裙部涂固体润滑膜等。
(2)曲轴组件
曲轴摩擦源于轴颈与轴承等,一般润滑动阻力与轴颈的直径和宽度的立方成正比。
解决办法:减少运动件的惯性质量,如减小活塞,活塞销,连杆质量等
(3)配气机构
气门机构在发动机整个工作范围军承受高负荷。低转速时,作用于气门上的负荷主要有弹簧力引起,高转速时,零件质量引起的惯性力占主导地位,因为配器机构在低转速时是出临界润滑状态,故其低速时摩擦损失所占比例会明显增加
解决办法:解决配气机构运动件质量,降低弹簧负荷,再要比与凸轮接触面处加入滚动轴承等。
另外,加工精度,零件材料及热处理等,对摩擦损失也有较大影响。
3,转速
发动机转速上升,致使:
(1)各摩擦副间相对速度增加,摩擦损失增加。
(2)曲柄连杆机构惯性力加大,活塞侧压力和轴承负荷增高,摩擦损失增加。

(3)泵气损失加大
(4)驱动附件消耗的动力
(5)根据实验,一般平均机械损失压力与转速成直线关系上升!所以现在的高速发动机的最重要的障碍便是机械效率的损失。
此外,发动机的负荷,润滑油的品质和冷却水的温度也会对机械效率的损失有一些影响。
降低机械损失,特别是摩擦损失,使实际循环的功尽可能转变成对外输出的有效功,是提高发动机性能重要的一个方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