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秀,东汉开国皇帝,他落难在河北,发迹也在河北,因此关于刘秀的奇闻异事在河北境内被人们口耳相传,流传甚广。
话说,西汉末年,王莽篡位,重立国号,施行暴政,加之天灾人祸,民怨沸腾,河北境内的许多绿林军,揭竿而起,攻克都城,杀死王莽。此时刘秀也是绿林军的一支,因其是汉高祖第九世孙,很有号召力,于是拥戴刘玄做了皇帝,称更始帝,刘秀被封为平掳大将军。
这时,邯郸有一算卦相面之人,名叫王朗,诡称是刘氏宗亲,在他人辅佐下称帝,自立为王,号令天下,捉拿刘秀和刘玄。王朗人多势众,为避其锋芒,刘秀不得不北上进蓟州(现在北京)。但是,到了北京,投靠王朗的一些贵族,要诛杀刘秀,刘秀被迫出逃,一路向南,开始了刘秀走国的坎坷征途,演绎出一串串生死大逃亡的趣闻。
刘秀带二百随从,趁黑夜从京城南门出发,一路落荒而逃。过高阳,到达载阳(现在的肃宁)境内,人困马乏,饥肠辘辘,实在走不动了,前面有一小村子。一行人不敢进村,生怕走漏消息,就在村东一个破庙暂歇片刻。这座庙叫玉皇阁,内有一颗古树,树上悬挂一口大钟,钟声悠扬,能传出很远。
刘秀命手下向老乡借些米来充饥,可是,手下人去了很多家,没人肯借。刘秀亲自上门讨要,仍然吃了闭门羹。刘秀大怒道:"这村人如此不懂礼数,有朝一日我当了皇帝,定有好看!”。无奈之下,只能重新启程,不敢耽搁,生怕后面追兵到来。
由于肚内无食,饥寒交迫,人马困顿,在加上是深夜,结果队伍迷路了。转来转去,朦胧中前面出现一条小河,不知水深浅,不敢贸然过河,又不知桥在哪里。一群人正在愁眉不展,无计可施。突然,刘秀的坐骑扑通一声摊在地上,口吐白沫,累死在河边。
后有追兵,前有河水挡道。刘秀仰天长叹:“天不助我也!”。痛哭流涕,拔剑要自刎。手下人苦苦相劝,刘秀才止住悲声。正在危急时刻,忽听不远处,一阵马嘶,深夜里听来异常清晰,走近一看,只见一座小庙,旁边一头石狮子上拴着一匹白马,马身高大,通体雪白,刘秀一见,转悲为喜,解下马缰,翻身上马,也不管水深水浅,一跃下河,夹紧马肚子,游到了对岸。
刚一上岸,只见马身化作一堆淤泥,只剩下一个马头。刘秀暗想:只说你是一匹白龙驹,谁知道你只是一个马头。这就有了现在的两个村名——龙驹、泥马头。
好不容易脱离困境,继续南行。几日来,一路奔波,沿途又不敢张扬,饥餐渴饮,晓行夜宿,不少人病了,刘秀也发起了烧。这样下去如何是好?正在发愁之际,前面出现一面旗子,上面一个大大的“驿”字。官兵的驿站,刘秀眼珠一转,计上心来。
他让手下人乔装打扮一般,脸上抹上一些黄土,来到门前高声叫道:“快开门,我们是王朗的部下,追杀刘秀到此!”。守门的一听赶紧把门打开,放一伙人进去。驿站的头头见来者不善,赶忙吩咐人做几桌子好菜好饭,招待刘秀等人。
大家都饿急了,一个个狼吞虎咽,风卷残云,没一会儿,一桌子饭菜,盆干碗净。还没吃饱,又叫驿卒添了一些。看着一伙人如此吃相,驿站的头目心生疑窦,越看这伙人越不地道。于是大喊一声:“皇帝使者驾到!”。刘秀手下大惊失色,一个个面面相觑。只有刘秀泰然自若:“来得好,一起来吃!”。
好不容易骗过了驿站头目,此地不可就留,刘秀吩咐手下赶紧上路。一个个扬鞭催马,烟尘滚滚,眨眼不见了踪影。正然走着,突然一队王朗的官兵不知从哪杀来,刘秀等人仓促应战,直杀得昏天黑地,鲜血淋漓。刘秀的人马被官军冲散,自己的马也死了,孤身一人落荒而逃,后面官兵一路追杀,一定要置刘秀于死地。
刘秀正慌不择路,远远看见一个老农正在犁地,来到近前,扑通跪倒,祈求老农救命。老农见此人,天庭饱满,地阁方圆,眉宇间透着坚毅,恐不是凡人。于是一个响鞭,打在牛屁股上,只见那牛四蹄蹬开,身子前倾,浑身用力。老农弓背弯腰,使劲把梨头深深按进土里,地里出现一个深深的犁沟,正好能躺下一个人。他让刘秀躺在里面,上面盖上黄土。
追兵到了,不见刘秀踪影,就一个老农在悠闲地犁地,上前盘问,老农随便一指,官兵顺着老农指的方向疾驰而去。刘秀在土里憋得难受,忽然感觉什么东西在鼻孔附近蠕动,瞬间感觉呼吸通畅了许多。听到追兵走了,刘秀赶紧从土里爬出来,顺手把鼻孔上的东西两手一扯,分为两截,狠狠地扔到地上,定睛一瞧,原来是一只蝼蛄。
刘秀猛然想起,是这只蝼蛄在鼻子附近钻了一个洞,让自己得以顺畅呼吸,要不是它,自己可能就被憋死了。于是赶忙从地上捡起段为两半的蝼蛄,用一根细木棍串起来,说也奇怪,那只蝼蛄转眼恢复原样,完好如初。刘秀大难不死,对老农是千恩万谢,日后定会报答。刘秀当了皇帝后,并没有忘记老农,册封老农为“犁地大王”,赏土地一百垧,这是后话。
再说刘秀手下的几员大将邓禹、冯异、王霸等人,奋力杀敌,冲出包围。可不见了刘秀的踪影,身边的士兵也所剩无几。几个人泪如雨下,平时刘秀对自己的手下情同手足,肝胆相照,弟兄们也誓死效忠。现在刘秀不知是死是活,能不伤心吗?无奈几个人抹一把眼泪,一路打听寻找刘秀的下落。
一行人一路打听,毫无刘秀的消息。这天来到一个小村子,一打听这个村子叫芜蒌亭(现在肃宁、献县、饶阳交界一带),坐落在滹沱河旁边。又累又饿,大将邓禹前去讨饭,好不容易讨来一些麦饭(豆粥),刚要吃,突然,一个中年妇女匆匆跑来,说在滹沱河旁边看见一个陌生人,昏死在过去,浑身是血,手里有兵器,说不定就是他们要找的人。几个人一听,顾不上吃饭,赶忙来到河边一看,果不其然,正是要找的刘秀。
原来刘秀告别老农,临走前,老农告诉他去信都(今衡水冀州),要在芜蒌亭村附近过河,那里水浅,水流不急。刘秀再次感谢老农,挥手道别。一路讨饭,来到芜蒌亭村滹沱河边,因过度疲劳,肚中无食,身上还带着伤病,急火攻心,昏死过去。
一见此景,邓禹几人又是掐人中,又是灌水,慢慢的刘秀苏醒了。刘秀又喜又悲,搂住众人抱头痛哭。看到刘秀身体如此虚弱,邓禹赶忙拿出刚讨的一点点麦饭,让刘秀吃下。这就是后人说的,萧王麦饭的故事。
吃过东西,刘秀有了一些精神。这时一个士兵来报,追兵离此地已经不远,要赶紧过河。可滹沱河水面宽阔,眼下没有船只,河水封冻要等后半夜,时间来不及了。刘秀吩咐王霸看看河水是否封冻。王霸近前观瞧,只见河水滔滔,滚滚东流,何来封冻?但为了安慰大家,王霸回来后诡称河已封冻,大家来到近前一看,河水竟然真的封冻了,王霸心里暗暗称奇:天下竟有这等怪事!
来不及多想,大家抬着刘秀慌忙过河,刚走河中央,只听后面的冰面咔咔作响,轰然坍塌,一行人心惊肉跳,快步来到对岸。回头再看,河水依旧是波涛翻滚,哗哗流淌,冰面全无。这时对面追兵已至,望着滔滔河水,无可奈何。这段历史有文天祥写诗为证:过了长江与大河,
横流数仞绝滹沱。
萧王旧事今何在,
回首中天感慨多。
萧王指刘秀,旧事,就是指刘秀渡滹沱河的事。当时文天祥被押解京城,路遇滹沱河,想起萧王在此之落魄,在看自己,心中感慨油然而生。
闲言少叙。一路上,虽历经磨难,九死一生,但都有惊无险。不知不觉离信都已经不远。这天,来到一个不知名的村子,一行人等口渴难耐,看到一口水井,却没有汲水的工具,大家暗自着急。刘秀走到水井前,见井口呈八角形,井水清澈。刘秀把手中长枪插入井中,口中念叨:“天要助我,就让我扳倒这水井,让众人解渴,好奋勇杀敌,成就我的霸业!”。
说完,只见手中长枪,东摇摇西晃晃,双臂用力,喊一声:“倒!”。那水井真的倒了,井水哗哗流淌,甘冽无比,人喝足了水,浑身精神,马喝足了水,一声长啸,四蹄乱舞,浑身有劲儿。
众人正要赶路,突然,东南方向,烟尘滚滚,遮天蔽日。不好,恐追兵赶到。大家做好了厮杀准备。果然,一队人马来到近前,为首一人,身材魁梧,浓眉环眼,手持亮银枪,威风凛凛,杀气腾腾。
此人翻身下马,作揖行礼道:“信都太守任光前来迎接大将军!”。原来此人正是信都太守任光。他听说刘秀被王朗追杀,于是,亲点两千人马北上,迎接平掳大将军刘秀。刘秀一见,心花怒放,一颗悬着的心终于落地。从此刘秀走国的逃亡经历到此结束。
在信都,邓禹、冯异、王霸等人辅佐刘秀,招兵买马,招贤纳士,又得到药王邳彤、耿纯鼎力相助,与王朗在昆阳决战,大获全胜,又先后消灭诸路绿林军,成就了霸业,当上了东汉开国皇帝,翻开了历史新篇章。这正是:
刘秀走国多蹉跎,
河北名人贤士多。
助力萧王称霸业,
东汉盛世开先河。
刘秀的开国功勋都是谁呢,为什么感觉他们一个都不出名?
刘邦和刘秀虽然都是开国之君,但严格来讲,刘邦白手起家,艰难创业,百战余生之后才建立起炎炎大汉;刘秀开始则依靠兄长之力,后又与刘杨结姻,获其十万人马之助,此外还有刘秀当王的舆论光环的加持,再加上本人文武兼备实力强悍,形式与刘邦大有不同。而他手下的谋臣战将也很难和刘邦的一较高下,所以,个人以为,就综合实力而言,刘邦应该优于刘秀。
一:个人实力PK之刘邦VS刘秀
1、刘邦的创业之路(从起兵到统一天下而称帝一共七年)
公元前209年,48岁的刘邦在萧何、曹参、夏侯、婴樊哙等一批老哥们的鼓动之下,纠集三千子弟兵踏上了亡秦的革命道路。同年加入项梁集团,和项羽一起协同作战,因战果显著而受封沛公。
公元前206年,在楚怀王有意偏袒之下,刘邦率军西进亡秦,沿途收揽陈胜和项梁的散兵游勇,同年攻破函谷关,秦王子婴投降。
公元前205年,刘邦被项羽分封到巴蜀汉中之地,经过数月的筹谋,刘邦以韩信为先锋,东出与项羽争天下,多次被项羽围困而陷于险地,之后终于由弱变强,在垓下逼杀项羽,完成一统天下的大业。
公元前202年,刘邦在定陶继位,定都长安,之后逐渐剪除剽悍雄强的楚王韩信、韩王信、燕王臧荼、梁王彭越、淮南王英布等,奠定大汉四百年基业。成为中国封建史上惟一一个建国超过三百年的大一统封建王朝。
2、刘秀的创业之路(从起兵到统一天下称帝一共15年)
公元22年,时年28岁的刘秀在其兄长刘演的带领之下起兵反新,试图恢复汉室江山,第二年,深得民心而又功高盖世的刘演被更始帝杀害,一直享受长兄庇护的刘秀顿时身陷囹圄,危机四伏。于是,生性谨慎的刘秀开始韬光养晦,以改善不利于自己的政治环境。
公元23年,刘秀受命北渡黄河,收复河北等地,鱼入大海的刘秀在邓禹的策划下,确立“延揽英雄,务悦民心,立高祖之业,救万民之命”的政治纲领,开始独立创业。
同年,孤身深入敌军腹地的刘秀凭借汉室宗亲的身份,与真定王刘杨联姻,获其十万大军之助,渐渐在河北站稳脚跟,天下豪杰蜂拥而至。
公元25年,已然“跨州连郡,拥兵百万”的刘秀在河北继位,建国号“汉”,但当时天下依然处于四分五裂之中,此时称帝的刘秀充其量不过是割据政权而已,不过他占据着“正统”的名分,这在讲究“名分”的国人心中有着无与伦比的舆论优势。
公元36年,已经称帝十二年的刘秀终于在群雄逐鹿中脱颖而出,再次平定天下,建立大汉帝国,史称“东汉”。
二:刘邦创业团队VS刘秀创业团队
1、刘邦的创业集团(主要谋臣武将)
刘邦的创业团队堪称史上最奢华阵容,在他帐下,文臣武将人才济济,详情如下:
文臣有:
萧何(镇抚百姓,安定后方,运送粮草,补给前线,使刘邦能安心争夺天下)
张良(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汉帝国的建立居功至伟)
陈平(离间项羽和范增,助刘邦脱白登之围,发动政变,平定诸吕之乱,奠安刘氏天下)
王陵(从龙之臣,刚直不阿,一定程度上威慑了吕氏)
娄敬(劝解刘邦定都关中)、叔孙通(制定礼仪制度)
武将有:
韩信(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汉室江山三分之二是韩信的功劳)
彭越(与刘邦遥相呼应,袭扰项羽后方,以致项羽腹背受敌,疲于应付。之后又参加该下之战,逼杀项羽)
英布(原为项羽宠将,作战凶猛,悍不畏死,楚军头号打手,后被策反,以致项羽痛失臂膀,参加垓下之战,围猎项羽于乌江之畔)
曹参(刘邦的贫贱之交,作战凶悍,身披七十余创,被评委开国武将第一功臣)
周勃(刘邦的贫贱之交,质朴寡言,刘邦死后,平定“诸吕之乱”再定刘氏江山)
此外还有灌婴、樊哙、夏侯婴等人。
每个朝代建立,都少不了一些群臣武将的共同努力,并且开国功臣也大多都被大家所熟知,如秦朝的李斯、王翦等,西汉的汉初三杰,唐朝的凌烟阁二十四功臣,隋朝的杨素、贺若弼等人,宋朝的石守信、高怀德等,明朝的徐达、常遇春等人,可是要说东汉的开国功臣想必很少有人知道了吧,甚至对东汉这个朝代的认知都非常少,这又是为什么呢?
刘秀作为东汉的建立者,要说身边没有人帮助那是不可能的,并且聚集在他身边人还是非常多的,在一路的征战中,其中以二十八人最为突出,后被称为“云台二十八将”,分别对应了天上的“二十八星宿”。要说这名字起得也是挺霸气的,战争也没少打,功劳也没少立,可就是很少有人知道,实在是让人心疼啊。
刘秀汉作为高祖刘邦九世孙,汉景帝之子长沙定王刘发后裔,面对自家祖上政权被推翻的尴尬局面,为了重铸祖上的荣耀,便随兄刘演起兵反抗王莽建立的新朝。王莽新政被推翻后,刘秀的长兄刘演被新立的皇帝更始帝杀害,吓得刘秀急忙向更始帝示弱以表忠心,更始帝看他还算谦卑,便绕过了他,可是刘秀还是每天都担心更始帝下旨杀他,直到后来有机会去河北安抚各路兵马,才改变了现状。
到了河北后,刘秀的兵马日益壮大,最终决定自立为帝,出兵讨伐更始帝政权,又经过多年征战才统一了政权。由此可见刘秀统一政权是经历了很多战争的,而有战争就少不了将士在战场的浴血奋杀,那就一定会有优秀的将士出现,云台二十八将就是刘秀在一路的征战中发掘的人才,其中二十八将中的冯异、岑彭、耿弇、吴汉、邓禹更是文武兼备的大将,放在任何一个朝代,可能都要比现在名气大得多。?
很重要的的一方面是光武帝刘秀太过优秀,太过完美,以至于部下的光芒都被他掩盖了。虽然手底下能人很多,也立下不少立功,犹以冯异、岑彭、邓禹最为突出,可是和刘秀一比却都差了不少,毕竟刘秀曾战昆阳,巡河北,平江南,定巴蜀,运筹帷幄,出将入相,实在是太优秀了,功劳太大了,以至于一说东汉大家就只知道刘秀了。云台二十八将名气低还有很重要的的一个原因是缺乏东汉时期的演义小说,以至于现在很少有东汉时期的影视作品,要知道大多数人还是通过一些演义小说和影视作品来了解历史的,毕竟研究正史的人还是太少了。
开国功臣云台二十八将中所立功劳大小也是有很大差别其中前十名分别是:角木蛟邓禹、亢金龙吴汉、氐土貉贾复、房日兔耿弇、心月狐寇恂、尾火虎岑彭、箕水豹冯异、斗木獬朱祐、牛金牛祭遵、女土蝠景丹。不管他们出不出名,但他们对历史做的贡献是不可磨没的,是值得人们铭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