宛平城和云岗哪个好

核心提示这两个景点都好。宛平城位于卢沟桥东,始建于明崇祯十一年(1638年),是明清两代守卫京师的重要门户,城东西长640米,南北宽320米,设东、西两个城门,总面积约21万平方米。云冈石窟,被誉为中国古代雕刻艺术的宝库,约有200余座中小型洞窟,

这两个景点都好。

宛平城位于卢沟桥东,始建于明崇祯十一年(1638年),是明清两代守卫京师的重要门户,城东西长640米,南北宽320米,设东、西两个城门,总面积约21万平方米。

云冈石窟,被誉为中国古代雕刻艺术的宝库,约有200余座中小型洞窟,造像题材多为释迦多宝或上为弥勒,下为释迦,出现的一种清新典雅“秀骨清像”的艺术形象,成为显著特点。

云冈石窟景区小知识

北京的活动很多,尤其是四五月份,四五月份有清明假期和五一假期。那么这两个假期我们去北京丰台有什么好玩的地方呢?今天,我们就来看看所有值得去的地方吧!

北宫国家森林公园

这个春天,去龚蓓国家森林公园走走,赏花,感受春天的气息。绿树、亭台、溪流、湖泊环绕,这是一个不能错过的国家森林公园。走在花园里,听着鸟鸣,闻着花香,仿佛整个身心都沐浴在世外桃源里。园内的中医展区,让游客在观赏春花的同时,了解更多养生知识。

活动:3月至5月

地址:丰台区长辛店镇大灰厂东路55号

路线:公交:843、574、385路,在龚蓓国家森林公园站下车。

1:自驾:走京石高速到杜家坎出口,走杜家坎环岛路,再经过长辛店灰厂到化工七厂。

2.自驾:走石莲高速公路到芦泾口,出门50米。在桥下掉头,进入主干道,往回开三分钟。在红绿灯处向右转,然后沿着主干道继续行驶。在第二个红绿灯右转,然后往前走两分钟。当你看到一条上山的小路时,你可以直接开到公园门口。

2北京园博园

年春天,北京园博会万物复苏,百花齐放,春意盎然。樱花、丁香、月季花、牡丹、紫薇,五大园林香气四溢,郁金香瀑布、山石叠水,让人流连忘返。在负氧离子高、小气候均衡的园博园,城市趣味跑等大型趣味跑活动将陆续开展,园博园将是欢乐的海洋!

活动:3月至5月

地址:丰台区射击场路15号

驾车路线:地铁:14号线园博园站A出口下车,乘坐55路公交车在3号门下车;

自驾:走西五环到园博园南口,进入园博园南路,过园博园桥,第二个红绿灯右转,向北进入园博园路。请根据标志停车。

北京南宫旅游景区

北京南宫景区为游客准备了丰富多彩的活动。春天,在绿野中的方菲庄园牧场放风筝,在温室公园探索有趣的科学,在可爱的宠物公园与奇妙的动物作伴浸泡在春天的绿植中也是一种特别的乐趣!不辜负春天的美好,来南宫吧。享受南宫的春光美景!

活动:3月至5月

地址:丰台区王佐镇南宫南路1号

驾驶路线:

自驾:京港澳高速19A出口

公交:乘坐321路、458路、459路、951路、983路、24路快线直达,在北京市丰台区南宫迎宾路下车。

北京千灵山公园

北京黔灵山公园有600亩野生桃花。人间三四月,芳草盛开,桃林最重要。漫步山谷,若置身粉红色的云海,虫鸣悦耳,鸟鸣悦耳。山野清新自然。多开心啊!

活动:3月至5月

地址:丰台区王佐镇西庄店村北

驾车路线:公交:乘坐北京南站321路、339路、458路、李泽桥459路、长春街662路、地铁园博园站897路、东窑983路、地铁八宝山站951路至南宫市场,换乘356路至景区(云岗8:00、10:00、14:00、16:00发车,各

自驾:六环路黔灵山收费站出口西3公里。京港澳高速南宫王佐19A出口,跟着指示牌走,15分钟到景区。

北京青龙湖公园

青龙湖畔,碧波万顷。北京青龙湖公园是离北京最近的“一盆清水”。4月中旬,这里的杏花、桃花、樱花盛开。碧水,只是在乡间休闲,是名副其实的天然氧吧。在绿树成荫的丛林中,搭起帐篷,休息和野餐

乘车路线:公交:乘坐978路(地铁袁波站-拐村公交站)直达公园。乘坐830路(菜户营桥西-拐村公交站)到公园。

自驾:京港澳高速王佐南宫出口,第三个红绿灯左转,直行青龙湖公园。

紫谷伊甸园

现在在京,还能感受到“良田桑景晚,叶萍菜花春”的美景。4月中下旬,到了丰台紫谷的伊甸园,春暖花开,沿着永定河的两岸,沿着古堤的长堤,在油菜花、冰岛虞美人、二月兰的田野里,你舍不得离开,徜徉在清新、洒脱、沁人心脾的芳香和温暖、灿烂、无言的色彩的花海中。

活动:4月至5月

地址:丰台区永定河堤农场路9号

驾驶路线:

1:自驾:西五环南北老庄子出口,沿左堤路向南行驶2.4公里,右转300米。

2:自驾:西五环南口向北高家堡出口,桥下左转上左堤路,向北行驶3.3公里左转300米。

3.自驾:京港澳高速由东向西行驶,从卢沟桥出口下高速,沿辅道左转至法东桥,经过晓月苑小区,在永定河左堤路上南行1.7公里,右转300米。(导航搜索北京卢沟桥农场新桥农业中心)

北京世界公园

在阳光明媚的春天,去北京世界公园散步。今年春天,以“绽放郁金香,快乐踏春”为主题的北京世界公园赏花季暨第二届郁金香童话嘉年华将于4月5日举行。活动还将包括乌干达五彩草裙迎宾鼓励、全球花车游行、全球歌舞万花筒等表演。真可谓是游遍天下的游园之旅。

活动:4月5日-5月6日

地址:丰台区胡阿祥冯宝路158号

驾驶路线:

公交:67、969、840、477、692、480

地铁:9号线转房山线地铁大堡站。

自驾:南四环丰台科丰桥南2公里。

世界花卉大观园

是春暖花开的好时候,还有我不得不去的花海——世界花卉大观园。这里正在进行“新地球花开”系列赏花活动。2008年4月中旬,100多万株近几十个品种的郁金香将一起绽放。园内制作精致的园林场景,让游客在喧嚣的城市生活中,亲近自然,静下心来,静静欣赏美景。

活动:3月至5月

地址:丰台区南四环235号

驾驶路线:

(南四环)646路、377路在世界花卉大观园站下车。

(京开公路方向)712路、754路、410路、423路、366路(支路)、381路、839路、937路、977路、993路在马家楼站下车。

北京汽车博物馆

今年春天,北京汽车博物馆将为大朋友和小朋友们讲述雷锋的故事。车兵雷锋年度活动季紧扣“学雷锋,志愿服务我先”的鲜明主题,倡导“学雷锋、讲雷锋、做雷锋”。同时,国际博物馆日主题展览也在这里举行。

活动:3月至5月

地址: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26号

驾驶路线:

公交:740(内外),特9(内外)

地铁:9号线到易科路站C出口,向东300米。

丰台万丰小吃城

丰台众多美丽的风景,一定要有美食相伴才算完美。丰丸小吃城为来自世界各地的客人准备了独特的老北京小吃。咸、辣、软、糯、香,口味多样,入口醇厚,回味悠长。就像北京的文化,是包容的,是继往开来的。

活动:3月至5月

地址:丰台区丰丸路306号中国丰丸小吃城

行车路线:公交:477路,77路在庄子站,地铁9号线七里庄A出口向北600米。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

今年清明节,我前往宛平古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缅怀先烈,勿忘过去,向老一辈革命家献上一束鲜花,祭奠为民族独立和解放事业英勇牺牲的革命先烈。我小心翼翼地追求未来,珍惜现在

好了,如果你打算清明五一去北京丰台,那就收集这些景点的信息吧。相信你一定能有一个充实的假期旅行!

1.云冈石窟旅游注意事项有哪些

云冈石窟位于山西省大同市西郊武周山北崖,石窟依山开凿,东西绵延1000米,现存主要洞窟45个,大小窟龛252个,石雕造像51000余躯,是我国规模最大的古代石窟群之一。

据文献记载,北魏和平年间(公元460年至465年)由一个著名的和尚昙曜主持,在京城(平城,今大同市)西郊武周塞,开凿石窟五所,现存云冈第16窟至20窟,就是当时开凿最早的所谓“昙曜五窟”。其他主要洞窟,也大多完成于北魏太和十八年(公元494年)孝文帝迁都洛阳之前。

从石窟所保存的纪年铭刻和艺术风格上看,这处宏伟的艺术工程基本上都是北魏的遗物,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现存洞窟53个,石雕造像5万 1千余尊。

大佛最高者17米,最小者仅几厘米。 云冈石窟以气势宏伟,内容丰富,雕刻精细著称于世。

古代地理学家郦道元这样描述它:“凿石开山,因岩结构,真容巨壮,世法所稀,山堂水殿,烟寺相望”。这是当时石窟盛景的真实写照。

云冈石窟雕刻在吸收和借鉴印度犍陀罗佛教艺术的同时,有机地融合了中国传统艺术风格,在世界雕塑艺术史上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今天,它已成为中外游人倾慕和向往的旅游胜地。

云冈石窟是中国三大石窟群之一,也是世界闻名的艺术宝库。云冈几十个洞窟中以昙曜五窟开凿最早,气魄最为宏伟。

第五、六窟和五华洞内容丰富多采, 富丽瑰奇,是云冈艺术的精华。 第一、二窟 两窟为双窟,位于云冈石窟东端。

一窟中央雕出两层方形塔柱,后壁立像为弥勒,四壁佛像大多风化剥蚀,南壁窟门两侧雕维摩、文殊,东壁后下部的佛本生故事浮雕保存较完整;二窟中央为一方形三层塔柱,每层四面刻出三间楼阁式佛龛,窟内壁面还雕出五层小塔,是研究北魏建筑的形象资料。第三窟 此窟为云冈石窟中规模最大的洞窟。

前面断壁高约25米,传为昙曜译经楼,窟分前后室,前室上部中间凿出一个弥勒窟室,左右凿出一对三层方塔。后室南面西侧雕刻有面貌圆润、肌肉丰满、花冠精细、衣纹流畅的三尊造像,本尊坐佛高约10米,两菩萨立像各高6.2米。

从这三像的风格和雕刻手法看,可能是初唐(公元七世纪)时雕刻的。第四窟 窟的中央雕一长方形立柱,南北两面各雕六佛像,东西各雕三佛像。

南壁窟门上方有北魏正光纪年(公元520一525年)铭记,这是云冈石窟现存最晚的铭记。第五窟 位于云冈石窟中部,与六窟为一组双窟。

窟分前后室,后室北壁主像为三世佛,中央坐像高17米,是云冈石窟最大的佛像。窟的四壁满雕佛龛、佛像。

拱门两侧,刻有二佛对坐在菩提树已顶部浮雕飞天,线条优美。两窟窟前有五间四层楼阁,现存建筑为清初顺治八年(公元1651年)重建。

第六窟 窟平面近方形,中央是一个连接窟顶的两层方形塔柱,高约15米。塔柱下面叫层大龛,南面雕坐佛像,西面雕倚坐佛像,北面雕释迎多宝对坐像,东面雕交脚弥勒像。

塔柱四面大龛两侧和窟东、南、两三壁以及明窗两侧,雕出33幅描写释迦牟尼从诞生到成道的佛传故事浮雕。此窟规模宏伟,雕饰富丽,技法精炼,是云冈石窟中最有代表性的一个。

第七、八窟 两窟为一组双窟,两窟窟前有三层木构窟檐。七窟分前后室,后室北壁主像是三世佛,东、西、南三壁布置了本生故事浮雕和表现佛传故事的佛龛。

窟顶平棋飞天和南壁门拱上部的六个供养天人,雕刻十分精美;八窟四壁雕像风化严重。门拱西侧刻有五头六臂乘孔雀的鸠摩罗天,东侧刻有摩琉首罗天,雕刻技巧与造型都较成熟、这种题材,在云冈心窟是罕见的特例。

第九、十窟 两窟为一组双窟,九窟分前后室,前室南壁凿成八角列柱。后室窟门上凿明窗。

前室东西壁雕出三间仿木构建筑的佛龛,壁面满刻佛像、飞天。后室北壁主像是释迦佛;十窟也分前后中,后室门拱内外两面有精雕的图案花纹,结构严谨,富于变化。

第十一至十三窟 三窟为组石窟。十一窟正中凿出方柱,四面各雕上下龛。

东壁上部有北魏太和七年(公元483年)造像题记,是研究云冈石窟开凿历史的重要资料;十二窟前室正面凿成三间仿木构建筑的窟檐。东西壁也雕出三间仿木构建筑的佛龛,窟顶雕有伎乐天,手持排萧、琶邑、笛、鼓等乐器;十三窟南壁上层的七佛立像和东壁下层的供养天人,是这个窟中的精品。

第十六窟 第十六至二十窟,是云冈石窟最早开业凿的五个洞窟,通称“昙曜五窟。”十六窟为平面呈椭圆形。

正中主像释迦像,高13.5米,立于莲花座上,周壁雕有千佛和佛龛。第十七窟 主像是三世佛,正中为交弥勒坐像,高15.6米。

东、西两壁各雕龛,东为坐像,西为立像。明窗东侧的北魏太和十三年(公元489年)佛龛,是以后补刻的。

第十八窟 主像是三世佛,正中的身披千佛袈裟的释迦佛,高15.5米。东壁上部的弟子群,雕刻技法十分熟练,堪称杰作。

第十九窟 主像是三世像,窟中的释迦坐像,高16.8米,是云冈石窟中的第二大像。窟外东西凿出两个耳洞,各雕一身8米的坐像。

第二十窟 窟前带大约在辽代以前已崩塌,造像完全露天。立像是三大佛,正中的释迦坐像,高13.7米,这个像面部丰满,两肩宽厚,造型雄伟,气魄浑厚,为云冈石窟雕刻艺术的代表作。

2.云岗石窟的景点有什么

云冈石窟位于中国北部山西省大同市西郊17公里处的武周山南麓,石窟依山开凿,东西绵延1公里。

现存主要洞窟45个,大小窟龛252个,石雕造像51000余躯,为我国规模最大的古代石窟群之一,与敦煌莫高窟、洛阳龙门石窟和天水麦积山石窟并称为中国四大石窟艺术宝库。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12月14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07年5月8日被国家旅游局评为首批国家5A级旅游景区。

石窟始凿于北魏兴安二年(公元453年),大部分完成于北魏迁都洛阳之前(公元494年),造像工程则一直延续到正光年间(公元520~525年)。窟中菩萨、力士、飞天形象生动活泼,塔柱上的雕刻精致细腻,上承秦汉(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现实主义艺术的精华,下开隋唐(公元581~907年)浪漫主义色彩之先河,与甘肃敦煌莫高窟、河南龙门石窟并称“中国三大石窟群”。

云冈石窟形象地记录了来自欧洲东南部巴尔干半岛的马其顿——希腊的古典石刻艺术、印度及中亚佛教艺术向中国佛教艺术发展的历史轨迹,反映出佛教造像在中国逐渐世俗化、民族化的过程。多种佛教艺术造像风格在云冈石窟实现了前所未有的融会贯通,由此而形成的“云冈模式”成为中国佛教艺术发展的转折点。

敦煌莫高窟、龙门石窟中的北魏时期造像均不同程度地受到云冈石窟的影响。 云冈石窟是石窟艺术“中国化”(汉化)的开始。

据文献记载,北魏和平年间(公元460年至471年)由著名和尚昙曜主持,在京城西郊武州塞,开凿石窟五所,现编号第十六窟至第二十窟,就是当时开凿最早的所谓“昙曜五窟”。其他主要洞窟,也大多完成于北魏太和十八年(公元494年)孝文帝迁都洛阳之前,距今已有一千五百年的历史。

云冈石窟历史久远,规模宏大,内容丰富,雕刻精细,被誉为中国美术史上的奇迹。石窟群中,有神态各异、栩栩如生的各种人物形象,如佛、菩萨、弟子和护法诸天等;有风格古朴,形制多样的仿木构建筑物;有主题突出,刀法娴熟的佛传浮雕;有构图繁富,优美精致的装饰纹样;还有我国古代乐器雕刻如箜篌、排箫、筚篥和琵琶等,丰富多彩,琳琅满目。

在雕造技艺上,继承和发展了我国秦汉时代雕刻艺术的优秀传统,又吸取和融合了印度犍陀罗艺术的有益成份,创造出具有独特风格的艺术品,在我国雕塑史上留下了重要的一页。云冈石窟不但是今天了解和研究我国古代历史、雕刻、建筑、音乐以及宗教信仰等方面的重要形象资料,也是追溯古代中西文化交流和人民友好往来的实物佐证。

一千五百年来,云冈石窟由于受到风化、水蚀和地震的影响,毁损较为严重,解放前还遭到人为破坏,据不完全统计,被盗往海外的佛头、佛像竟达一千四百多个,斧凿遗痕,至今犹在。建国以来,在党和 *** 的关怀下对云冈石窟进行了多次大规模的维修工程,使古老的艺术宝库得到了妥善的保护并出现更美的光彩。

早期石窟:即今第16~20窟,亦称为昙曜五窟。根据《魏书·释老志》(卷114)记载:“和平初,师贤卒。

昙曜代之,更名沙门统。初,昙曜于复法之明年,自中山被命赴京,值帝出,见于路,御马前衔曜衣,时人以为马识善人,帝后奉以师礼。

昙曜白帝,於京城西武州塞,凿山石壁,开窟五所,镌建佛像各一,高者七十尺,次六十尺,雕饰奇伟,冠于一世。”文中记述的开窟五所,就是当时著名的高僧昙曜就选择了钟灵毓秀的武州山,开凿了雄伟壮观的昙曜五窟,揭开了云冈石窟开凿的序幕。

第16~20窟即帝王象征的昙曜五窟。平面为马蹄形,穹隆顶,外壁满雕千佛。

主要造像为三世佛(过去、现在、未来),佛像高大,面相丰圆,高鼻深目,双肩齐挺,显示出一种劲健、浑厚、质朴的造像作风。其雕刻技艺继承并发展了汉代的优秀传统,吸收并融合了古印度犍陀罗、秣菟罗艺术的精华,创造出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

云冈石窟佛教艺术按石窟形制、造像内容和样式的发展,可分为早期、中期、晚期三个阶段。中期石窟:是云冈石窟雕凿的鼎盛阶段,主要有第1、2窟,第5、6窟,第7、8窟,第9、10窟,第11、12、13窟以及未完工的第3窟。

这一时期(471-494年),是北魏迁洛以前的孝文时期,是北魏最稳定、最兴盛的时期,云冈石窟是集中了全国的优秀人才,以其国力为保证,进而雕凿出更为繁华精美的云冈石窟大窟大像。到孝文帝迁都前,皇家经营的所有大窟大像均已完成,历时40余年。

中期洞窟平面多呈方形或长方形,有的洞窟雕中心塔柱,或具前后室,壁面布局上下重层,左右分段,窟顶多有平棊藻井。造像题材内容多样化,突出了释迦、弥勒佛的地位,流行释迦、多宝二佛并坐像,出现了护法天神、伎乐天、供养人行列以及佛本行、本生、因缘和维摩诘故事等。

佛像面相丰圆适中,特别是褒衣博带式的佛像盛行,出现了许多新的题材和造像组合,侧重于护法形象和各种装饰。中期石窟也是积极于改革创新的时期,掀起了佛教石窟艺术中国化的过程。

这多种因素的综合,也就产生了所谓富丽堂皇的太和风格,主要特点是汉化趋势发展迅速,石窟艺术中国化在这一时期起步并完成,这个时期即云冈中期石窟。

3.云冈石窟旅游需要注意什么

云冈石窟位于山西省大同市西郊武周山北崖,石窟依山开凿,东西绵延1000米,现存主要洞窟45个,大小窟龛252个,石雕造像51000余躯,是我国规模最大的古代石窟群之一。

据文献记载,北魏和平年间(公元460年至465年)由一个著名的和尚昙曜主持,在京城(平城,今大同市)西郊武周塞,开凿石窟五所,现存云冈第16窟至20窟,就是当时开凿最早的所谓“昙曜五窟”。其他主要洞窟,也大多完成于北魏太和十八年(公元494年)孝文帝迁都洛阳之前。

从石窟所保存的纪年铭刻和艺术风格上看,这处宏伟的艺术工程基本上都是北魏的遗物,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现存洞窟53个,石雕造像5万 1千余尊。

大佛最高者17米,最小者仅几厘米。 云冈石窟以气势宏伟,内容丰富,雕刻精细著称于世。

古代地理学家郦道元这样描述它:“凿石开山,因岩结构,真容巨壮,世法所稀,山堂水殿,烟寺相望”。这是当时石窟盛景的真实写照。

云冈石窟雕刻在吸收和借鉴印度犍陀罗佛教艺术的同时,有机地融合了中国传统艺术风格,在世界雕塑艺术史上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今天,它已成为中外游人倾慕和向往的旅游胜地。

云冈石窟是中国三大石窟群之一,也是世界闻名的艺术宝库。云冈几十个洞窟中以昙曜五窟开凿最早,气魄最为宏伟。

第五、六窟和五华洞内容丰富多采, 富丽瑰奇,是云冈艺术的精华。 第一、二窟两窟为双窟,位于云冈石窟东端。

一窟中央雕出两层方形塔柱,后壁立像为弥勒,四壁佛像大多风化剥蚀,南壁窟门两侧雕维摩、文殊,东壁后下部的佛本生故事浮雕保存较完整;二窟中央为一方形三层塔柱,每层四面刻出三间楼阁式佛龛,窟内壁面还雕出五层小塔,是研究北魏建筑的形象资料。第三窟此窟为云冈石窟中规模最大的洞窟。

前面断壁高约25米,传为昙曜译经楼,窟分前后室,前室上部中间凿出一个弥勒窟室,左右凿出一对三层方塔。后室南面西侧雕刻有面貌圆润、肌肉丰满、花冠精细、衣纹流畅的三尊造像,本尊坐佛高约10米,两菩萨立像各高6.2米。

从这三像的风格和雕刻手法看,可能是初唐(公元七世纪)时雕刻的。第四窟窟的中央雕一长方形立柱,南北两面各雕六佛像,东西各雕三佛像。

南壁窟门上方有北魏正光纪年(公元520一525年)铭记,这是云冈石窟现存最晚的铭记。第五窟位于云冈石窟中部,与六窟为一组双窟。

窟分前后室,后室北壁主像为三世佛,中央坐像高17米,是云冈石窟最大的佛像。窟的四壁满雕佛龛、佛像。

拱门两侧,刻有二佛对坐在菩提树已顶部浮雕飞天,线条优美。两窟窟前有五间四层楼阁,现存建筑为清初顺治八年(公元1651年)重建。

第六窟窟平面近方形,中央是一个连接窟顶的两层方形塔柱,高约15米。塔柱下面叫层大龛,南面雕坐佛像,西面雕倚坐佛像,北面雕释迎多宝对坐像,东面雕交脚弥勒像。

塔柱四面大龛两侧和窟东、南、两三壁以及明窗两侧,雕出33幅描写释迦牟尼从诞生到成道的佛传故事浮雕。此窟规模宏伟,雕饰富丽,技法精炼,是云冈石窟中最有代表性的一个。

第七、八窟两窟为一组双窟,两窟窟前有三层木构窟檐。七窟分前后室,后室北壁主像是三世佛,东、西、南三壁布置了本生故事浮雕和表现佛传故事的佛龛。

窟顶平棋飞天和南壁门拱上部的六个供养天人,雕刻十分精美;八窟四壁雕像风化严重。门拱西侧刻有五头六臂乘孔雀的鸠摩罗天,东侧刻有摩琉首罗天,雕刻技巧与造型都较成熟、这种题材,在云冈心窟是罕见的特例。

第九、十窟两窟为一组双窟,九窟分前后室,前室南壁凿成八角列柱。后室窟门上凿明窗。

前室东西壁雕出三间仿木构建筑的佛龛,壁面满刻佛像、飞天。后室北壁主像是释迦佛;十窟也分前后中,后室门拱内外两面有精雕的图案花纹,结构严谨,富于变化。

第十一至十三窟三窟为组石窟。十一窟正中凿出方柱,四面各雕上下龛。

东壁上部有北魏太和七年(公元483年)造像题记,是研究云冈石窟开凿历史的重要资料;十二窟前室正面凿成三间仿木构建筑的窟檐。东西壁也雕出三间仿木构建筑的佛龛,窟顶雕有伎乐天,手持排萧、琶邑、笛、鼓等乐器;十三窟南壁上层的七佛立像和东壁下层的供养天人,是这个窟中的精品。

第十六窟第十六至二十窟,是云冈石窟最早开业凿的五个洞窟,通称“昙曜五窟。”十六窟为平面呈椭圆形。

正中主像释迦像,高13.5米,立于莲花座上,周壁雕有千佛和佛龛。第十七窟主像是三世佛,正中为交弥勒坐像,高15.6米。

东、西两壁各雕龛,东为坐像,西为立像。明窗东侧的北魏太和十三年(公元489年)佛龛,是以后补刻的。

第十八窟主像是三世佛,正中的身披千佛袈裟的释迦佛,高15.5米。东壁上部的弟子群,雕刻技法十分熟练,堪称杰作。

第十九窟主像是三世像,窟中的释迦坐像,高16.8米,是云冈石窟中的第二大像。窟外东西凿出两个耳洞,各雕一身8米的坐像。

第二十窟窟前带大约在辽代以前已崩塌,造像完全露天。立像是三大佛,正中的释迦坐像,高13.7米,这个像面部丰满,两肩宽厚,造型雄伟,气魄浑厚,为云冈石窟雕刻艺术的代表作。

4.云冈石窟介绍(简单一些)

云冈石窟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山西省大同市的云冈石窟,有窟龛252个,造像51000余尊,代表了公元5世纪至6世纪时中国杰出的佛教石窟艺术。

其中的昙曜五窟,布局设计严谨统一,是中国佛教艺术第一个巅峰时期的经典杰作。 云冈石窟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始建于公元460年,由当时的佛教高僧昙曜奉旨开凿。

现存的云岗石窟群,是1961年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整个石窟分为东、中、西三部分,石窟内的佛龛,象蜂窝密布,大、中、小窟疏密有致地嵌贴在云冈半腰。

东部的石窟多以造塔为主,故又称塔洞;中部石窟每个都分前后两室,主佛居中,洞壁及洞顶布满浮雕;西部石窟以中小窟和补刻的小龛为最多,修建的时代略晚,大多是北魏迁都洛阳后的作品。整座石窟气魄宏大,外观庄严,雕工细腻,主题突出。

石窟雕塑的各种宗教人物形象神态各异。在雕造技法上,继承和发展了我国秦汉时期艺术的优良传统,又吸收了犍陀罗艺术的有益成分,创建出云冈独特的艺术风格,对研究雕刻、建筑、音乐、宗教都是极为珍贵的宝贵资料。

石窟依山而凿,东西绵延约一公里,共有大小石窟53个,佛雕51000多尊,是我国最大的石窟之一,与敦煌莫高窟、洛阳龙门石窟并称为中国三大石窟艺术宝库。

5.找些云冈石窟的资料

世界文化遗产 - 云冈石窟

云冈石窟是我国三大石窟艺术宝库之一,创建于公元五世纪中叶的北魏王朝定都平城时期,至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石窟依山开凿,东西绵延一公里,现存主要洞窟53个,大小造像51000余尊。最大佛像高17米,最小的仅2厘米,均神态各异,栩栩如生。是我国现存时间最早、规模最大的古代石窟群之一。1961年国务院公布云冈石窟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世界遗产委员会第25次会议正式通过云冈石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评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云冈石窟文物研究所是大同市 *** 设置的负责云冈石窟保护管理的专门机构。建所以来,在保护、研究、管理、旅游开发方面作出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该所以保护为主,坚持旅游资源的合理利用;以规划为前提,制定了科学的发展蓝图;以研究为基础,不断加大宣传力度;受到了上级领导的充分肯定和社会各界的好评。曾多次荣获国家、省、市嘉奖。

6.云冈石窟介绍(简单一些)

云冈石窟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山西省大同市的云冈石窟,有窟龛252个,造像51000余尊,代表了公元5世纪至6世纪时中国杰出的佛教石窟艺术。其中的昙曜五窟,布局设计严谨统一,是中国佛教艺术第一个巅峰时期的经典杰作。

云冈石窟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始建于公元460年,由当时的佛教高僧昙曜奉旨开凿。现存的云岗石窟群,是1961年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整个石窟分为东、中、西三部分,石窟内的佛龛,象蜂窝密布,大、中、小窟疏密有致地嵌贴在云冈半腰。东部的石窟多以造塔为主,故又称塔洞;中部石窟每个都分前后两室,主佛居中,洞壁及洞顶布满浮雕;西部石窟以中小窟和补刻的小龛为最多,修建的时代略晚,大多是北魏迁都洛阳后的作品。整座石窟气魄宏大,外观庄严,雕工细腻,主题突出。石窟雕塑的各种宗教人物形象神态各异。在雕造技法上,继承和发展了我国秦汉时期艺术的优良传统,又吸收了犍陀罗艺术的有益成分,创建出云冈独特的艺术风格,对研究雕刻、建筑、音乐、宗教都是极为珍贵的宝贵资料。

石窟依山而凿,东西绵延约一公里,共有大小石窟53个,佛雕51000多尊,是我国最大的石窟之一,与敦煌莫高窟、洛阳龙门石窟并称为中国三大石窟艺术宝库。

7.找些云冈石窟的资料

世界文化遗产 - 云冈石窟 云冈石窟是我国三大石窟艺术宝库之一,创建于公元五世纪中叶的北魏王朝定都平城时期,至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

石窟依山开凿,东西绵延一公里,现存主要洞窟53个,大小造像51000余尊。最大佛像高17米,最小的仅2厘米,均神态各异,栩栩如生。

是我国现存时间最早、规模最大的古代石窟群之一。1961年国务院公布云冈石窟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1年世界遗产委员会第25次会议正式通过云冈石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评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云冈石窟文物研究所是大同市 *** 设置的负责云冈石窟保护管理的专门机构。建所以来,在保护、研究、管理、旅游开发方面作出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该所以保护为主,坚持旅游资源的合理利用;以规划为前提,制定了科学的发展蓝图;以研究为基础,不断加大宣传力度;受到了上级领导的充分肯定和社会各界的好评。曾多次荣获国家、省、市嘉奖。

 
友情链接
鄂ICP备19019357号-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