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儿落西下》长达700余行,由序、进五香酒、十绣、十写、十劝、十送、十许、十二月等八章组成,故事情节完整、曲折、生动,所用方言土语通俗易懂,比赋传神独特,书面语言不可替代;音乐旋律低沉婉转,如泣如诉,词曲情景相融。《月儿落西下》中男女主人公的情爱悲剧是昔日巴山人尤其是通江县人爱情悲剧的真切写照,女主人公对爱的执着和忠贞,书写了大巴山女性人性中极其光辉的一页。无论是篇幅,还是故事情节、文学价值,与《孔雀东南飞》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
《月球儿落西下》系巴山人主要是通江县境内刀耕火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产生活方式同时产生。在长期艰辛的生产生活中,他们的情感生活一直受到封建礼教正统和世俗偏见的束缚和禁锢。文革前和文革中,被视为酸曲和**歌曲,无人敢传唱和收集。《月儿落西下》是男女主人公倾心相爱而不能的时代悲剧,是巴山风土人情、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独特、丰富的载体。